瀘高分?!皭叟c責任”少年禮儀式折射學校先進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怎么做才最有效?11月29日,瀘高合江分校初中部在召開家長會前,舉行了“愛與責任”少年禮儀式。隆重的儀式,折射出學校做“讓學生身體力行的德育工作”的理念,也體現該校“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 一段成長 親子攜手同跨“少年門” 11月29日下午兩點,瀘高分校初中部全體學生共1800多人及家長手牽手,整齊列隊在操場上,舉行“愛與責任”少年禮儀式。操場一側,樹立起三道“少年門”。門上“覽群書思己任鐵杵磨針只求前程似錦,念親情感師恩懸梁刺股但愿無愧我心”等勵志對聯,營造起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的氛圍。 瀘高合江分校校長徐寧在致辭中說,感恩是一個人基本文明素養的體現。只有知恩、感恩,才會懂得珍惜,才會意識到自己肩負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才會勇敢地擔起這份責任,用實際行動施恩、報恩。我們舉辦這個活動,就是為了讓感恩行動通過學校、深入家庭。為此,我們邀請百忙中的家長,陪伴、引領孩子,見證孩子人生最最美好、神圣的時刻,用他們的期待和向往、堅毅和執著、拼搏和誓言,昂然邁進少年的大門,邁向他們璀璨的人生。 家長和教師代表分別上臺發表感恩之言。在老師的帶領下,師生一起背誦“少年中國說”,整齊洪亮的聲音,充滿激情的語調,展現出一股陽光、進取的精神力量。在徐校長的帶領下,全校師生和家長們精神飽滿地唱起“真心英雄”,歌聲激蕩在校園的上空,久久不曾散去。 最后,家長和孩子們手牽著手,一同跨過“少年門”,寓意孩子們告別童年,邁向少年時代…… 一次分享 “母女互換”引家長興趣 “以往的家長會,都是老師上臺講講孩子在校表現、學習情況,家長只是被動地聽一聽。為此,我就想改變這樣的做法,帶給師生和家長不一樣的感覺。我做了十多年德育工作,深深體會到,要讓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學生心靈,還是身體力行最有效?!毙煨iL說。 做身體力行的品德教育,徐寧是倡導者,也是實踐者。就在一周前的11月21日,瀘高分校小學部的家長會上,徐寧和家長們分享了自己的一個教育小體驗。今年端午節,徐校長讀大四的女兒放假回家,跟媽媽說自己要最后過一次“六一兒童節”。于是母女倆去游樂場快樂玩耍了一天。6月2日,徐寧告訴女兒,“今天來個母女互換,我當女兒提要求,你當媽媽照顧我一天。”女兒開始覺得很有趣,可隨后就感到責任的壓力。徐寧不斷提出“無理要求”,一會要女兒陪自己玩耍,一會要吃雪糕、削水果、開空調、講故事,甚至教自己“做作業”,搞得女兒都不“耐煩”了:明天找老師去,你這個“小孩”太難帶了,趕快去睡覺! 徐寧充滿趣味的分享,讓家長會變得生動活潑,爸爸媽媽們笑聲不斷,也紛紛表示這種家庭教育方法好,值得嘗試。 一種體驗 師生同寫“感恩家書” “教會學生做人是教育的首要責任,瀘高分校努力做好學生品德教育。關愛青少年身心發展,學校、家庭、社會是三位一體缺一不可的?!毙鞂幷f,針對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學校此次“少年禮”儀式邀請爸爸媽媽們盡量到場陪同孩子,作為“冬天里送給孩子一份最溫暖的禮物”。 結合今年感恩德育主題,本學期瀘高分校策劃了三次大型感恩活動。除了“少年禮”儀式,學校還開展“心語書懷,傳承美德”主題活動。暑假里,師生同寫“感恩家書”,9月開學后,學校統一印制信封、設置郵箱,召集全體師生隆重舉行“感恩家書放飛儀式”。數千封傳遞愛與感恩之情的信郵遞到學生家長、老師家長和配偶手中,很快學校便收到大量回復。有的家長說,此生第一次收到孩子的信,感動流淚。隨后,學校又評選出40封“最美家書”,并制成展板放在校園一側,營造感恩氛圍。 “很多師生的信都讓人印象深刻,真實情感感人肺腑,”徐校長介紹,有老師寫給妻子的詩“我想有一天,我六七十,我們雙手相握”,寫給父母的“很想就這樣一直寫下去,在父親的陪伴下再成長一次”,有學生寫給爸爸媽媽的“也許前方的道路坎坷不定,但有你們的支持,我會勇敢去闖”…… 一個決心 做有溫度和深度的教育 作為本期的第三個大型德育活動,下一步,瀘高分校準備開展“最美家長”評選,并做好社區親子實踐活動。徐寧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把家長們帶動起來,把愛和感恩的種子播撒到社區,使家庭和社會成為學校最有力的“同盟軍”。 據了解,瀘高分校以“仁愛教育、禮智校園”為核心的辦學思想,提出“啟智先明禮、成才先做人”的校訓,形成“厚德博學”的校風?!拔乙恢痹谒伎?,作為一所硬件條件算不上最優越的民辦學校,我們怎樣才能吸引家長放心把自己最寶貝的孩子送到瀘高分校來,”徐寧認為,營造感恩奮進的氛圍、風清氣正的校風、形成一股獨有的瀘高分校精神,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拔腋嬖V家長們,瀘高分校帶給你的不一定是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但我們努力培養陽光向上、綜合素質強的孩子,相信這樣的孩子將來最具競爭力、最會生活,也最有幸福感。” 一名考上北大的學生在寄給瀘高分校恩師的一張明信片上這樣寫到:“回想起瀘高分校,校園每個角落都是有溫度的土壤”……做有溫度、有深度,促進孩子一生幸福的教育,或許這就是徐校長所說的瀘高分校精神的影響力所在。 記者 史冊 攝影報道 |
|
來自: wwm5837 > 《辦學理念與名校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