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西青區楊柳青古鎮文昌閣以東,隔運河不遠處的欣楊路北,有一座古塔矗立在小院中央,這便是楊柳青普亮寶塔。據塔銘載,普亮寶塔建于清嘉慶歲次癸亥年,即公元1803,是為紀念當地一位得法道士所建。 道士普亮,俗名于成功,出道前在家排名行五,所以得法后又被尊稱于五爺。普亮寶塔是于五爺八十歲去世后,當地百姓感其樂善好施,治病救人之舉,在其墳塋之上建立的,由于其道號普亮而得塔名。從以上造塔緣由上講,這是一座嚴格意義上的道塔。 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理由是造塔為佛家傳統,且普亮寶塔塔銘上稱于五爺之逝為‘圓寂’,也為佛家習慣,斷定于五爺或許與佛教也有淵源,甚至還有認為于五爺是‘在理教徒’者。其實在翌新看來,之所以為于五爺造得普亮寶塔,與當地民眾樸素的信仰有關,無論佛儒道,只要對其有恩助,就會焚香敬拜。即已把于五爺神化,采用何種紀念方式都不足為奇。何況如今塔院大門上,依然是一邊書‘道德’,一邊書‘慈悲’。就連于五爺之畫像,一番道士裝束,盤坐八卦圖之上,上面不照樣有佛光普照彩簾嗎,實在說明不了什么,于五爺照樣還是普亮道士。 如今的普亮寶塔被修葺一新,為一座七級實心磚塔,通高12.5米,采用的是覆缽結合樓閣式造塔模式,這是元代以后較為常見的。塔建于青磚砌筑八邊形塔基之上,一層為覆缽型但上置八邊形青筒瓦出檐,上部六層則為磚砌八邊形塔身,八邊形青瓦檐口,上部青筒瓦八脊封頂,置寶珠塔剎。塔身一層朝南設券門,券門上方書‘普亮寶塔’塔銘,并注明建塔時間和普亮道士去世時間,其余各層則向南設磚雕假門虛掩裝飾。 整塔結構精巧,造型挺拔,外觀簡潔,樸實無華,具有一定的設計特點,不失民間造塔之力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