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說唐僧可憐,可唐僧自己似乎不這么認為,他一直認為取經路上的艱難都是理所當然的。只有克服困難,才能修成正果,取得真經。 唐僧的徒弟們呢?他們不這么認為。唐僧幾次被抓,孫悟空和豬八戒都曾感嘆師父命運悲慘。 唐僧可憐不假,可人家不喜歡跟其他人說自己的可憐。這一點,還真讓人敬佩。“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唐長老好樣的。 不過呢,這人真是經不起表揚,堅持了很久的唐僧,還是與其他人說起了自己的可憐,并且與他人比起了可憐。 唐僧師徒離了滅法國,來到了隱霧山,此處有一不知好歹的“南山大王”艾葉花皮豹子精。豹子精法力平常,但聽取屬下建議,用“分瓣梅花計”拿了唐僧。說起這“分瓣梅花計”,也是厲害,它是“調虎離山計”的增強版。 調虎離山計是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分瓣梅花計是同時多次使用“調虎離山計”,分散團體成員各自的吸引力,逐一將他們引開,然后攻擊主要目標。 就這樣,孫悟空師兄弟中計,唐僧剛脫滅僧之危,再入妖怪洞穴。 以前被拿,有豬八戒或者沙悟凈陪他,這次唐僧孤身一人落難。還好,吳承恩先生給他安排了一個凡人。原著道:“我被潑魔捉來,此處受災,何日相會?痛殺我也!正自兩淚交流,只見對面樹上有人叫道:長老,你也進來了!長老正了性道:你是何人?那人道:我是本山中的樵子,被那山主前日拿來,綁在此間,今已三日,算計要吃我哩。” 不錯,落難之時,還有個伴。一般情況下,唐僧和樵夫會相互詢問來自哪里,因何被拿等等,或者聊一下怎樣脫難。可二人偏不,非要比一下可憐。 原著道:“長老滴淚道:樵夫啊,你死只是一身,無甚掛礙,我卻死得不甚干凈……長老道:我本是東土往西天取經去的,奉唐朝太宗皇帝御旨拜活佛,取真經,要超度那幽冥無主的孤魂……樵子聞言,眼中墮淚道:長老,你死也只如此,我死又更傷情。我自幼失父,與母鰥居,更無家業,止靠著打柴為生。老母今年八十三歲,只我一人奉養。倘若身喪,誰與他埋尸送老?苦哉苦哉!痛殺我也!長老聞言,放聲大哭道:可憐,可憐!山人尚有思親意,空教貧僧會念經!事君事親,皆同一理。你為親恩,我為君恩。” 看到了吧,比可憐。比來比去,誰最可憐呢?我認為樵夫最可憐。樵夫上有八旬老母,至今未成家,也無好工作。老母若是去世,樵夫估計要成光棍了。至于唐僧,他還真不可憐,他有四個神仙徒弟保護,雖然落難,但很快就會被救出。 此位樵夫是《西游記》中第二位上有老母,且非常孝順的人。最早的一位是孫悟空還是猴子的時候去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遇到的那位樵夫。當然,那位樵夫很可能是神仙,也有可能是須菩提祖師自己。 這位樵夫會是神仙嗎?我看像。樵夫被綁到此,已經三日,他自己還說妖怪算計著要吃他。這就可疑了,妖怪吃人,還需要算計嗎?不需要。所以說,這位凡人定不平凡。 他會是誰呢?兩個可能,要么是觀音菩薩自己,要么是善財童子。此二位先在唐僧師徒來到滅法國之前出現,菩薩既然出現,就會清楚有妖怪在。唐僧師徒在滅法國小懲滅法國國王的時間差不多三日。所以說,被拿了三日的樵夫,定是觀音菩薩與善財童子中的某一位。具體是誰,我更傾向于善財童子。 萌書生解讀《西游記》第二版開更。全新角度,獨特觀點。看全書,請及時關注。 微信公眾號:萌書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