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的個人想法,其實我是不建議好幾代人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的。也許平時沒矛盾的時候會熱熱鬧鬧的,但是一旦矛盾發(fā)生就會有所芥蒂,及時解開還好,如不及時解開,會一直放在心上。也許不住在一起,平時日常往來的話,沒有那么多瑣事,關(guān)系會比現(xiàn)在親的多,但是長時間住一起,就會產(chǎn)生各種矛盾。 這也跟這一家人所有人呢的性格有關(guān)系吧。我就人是一家人,三代同住在一起,但是關(guān)系很好,幾乎沒有大矛盾,這里面最關(guān)鍵的地方就是有兩個好的兒媳婦,互相從不爭寵不計較。還需要有聰明的公公婆婆和丈夫,才能一家和睦。 而根據(jù)提主的描述,可看出你們一大家人關(guān)系并沒有那么和諧,如果有說不開的矛盾,那建議早點出去租房子住,以防有一天矛盾變大,收都收不住的。 婚后十年才在縣城買了房,連裝修四十萬,婆婆出了八萬,我的名字,我老公不在家,我婆婆幫忙接送孩子,只管做飯洗碗,其它的都是我做,倒也明確,還算和諧,但自從跟我們同住一單元的小姑子說不交暖氣費了,一家四口來我家住,我不同意開始矛盾就多了,后來在我的堅持下他們一家沒來住,但最近她初中的女兒放假,小姑子讓她女兒住進來,我說一兩天可以,長住不行,本來跟婆婆處著就小心翼翼,再加上事兒多的外人。累死累活一天回去看別人的臉色,不干,我給小姑子的老公打電話,我問他能自己的日子自己過不,他說親戚就得互相幫助,靠,幫助也有底線,我的底線就是別和我們一起攪和著過日子。婆婆說房子姓王,以后我父母來一次她罵一次。我說我出去租房,你讓你女兒來住吧。婆婆帶著我兒子回村里了。我過了年去買個小房子,遠離這些用親情綁架我的生活的人。 結(jié)婚十年,孩子八歲,現(xiàn)在還住一起。老公是獨子,以前總覺得老一輩就想和我們住一起,婆婆也從沒想過分開住,為了不讓老人不高興,婚后第二年有錢買房了,也不敢買在同一城市,怕老人多想,投資性買到了省會的小戶型。婚后第八年,實在覺得住一起太不方便,又買了一套房,先斬后奏咬牙和老人說了要搬出去住。婆婆反彈了好長時間才慢慢接受這個事實,現(xiàn)在房子在裝修,我總得終于有自己的一個家了。 其實住一起老人幫了很多忙!但是因為育兒習(xí)慣生活習(xí)慣的不同,鬧了不少的矛盾。其實挺傷感情的。想著過兩年在近一點地方給公公婆婆買一套房子,這樣不住一起還能照顧得到,最好了。 不在一起住沒辦法呀。兩個孩子大的八歲小的一歲,我們夫妻平時上班,孩子上學(xué)接送早中晚飯,到老二上大學(xué)還有至少十八年。公婆退休,在生活上我們必須依賴他們(臉丟丟的說,經(jīng)濟上也很依賴)。以前買的房子125平,老二出生后發(fā)現(xiàn)家里轉(zhuǎn)不開了,臥室也不夠用,今年努努力換了套167平的。其實合適不合適要看自己情況。有的公婆不愿意介入你的生活那是不合適。有的媳婦覺得婆媳關(guān)系難處那也不合適。只有大家都覺得合適那才是真合適。 當然不好了,我結(jié)婚前說好是分開住的,但是婚后不提這事了,他奶奶生病了也搬過來了,你們不能想象公公一整體都在客廳,困了睡沙發(fā)醒了看電視樣子,還把腳放在茶幾上。他們房間有電視的。大早起六點多他就起來到沙發(fā)睡覺,我根本不好意思出屋!還有一個房子空著,一個親戚說租不到房子要住那里,他們同意了,這不意味著以后都要住一起了嗎!那會我還懷孕這,以后就是四代人住一起了!我實在忍不了了!就暴發(fā)了,親戚不叫住,公婆搬去了。 現(xiàn)在公婆那邊要拆遷了,中間一段時間又要住一起,我是不行,我和老公說了,他們搬過來咱立刻租房子去!一天也不想再住一起了 最近電視上常出現(xiàn)一個安養(yǎng)院的廣告,影片中介紹了院內(nèi)草木扶疏的公園、設(shè)備齊全的交誼廳、干凈明亮的餐廳、典雅的單人套房、夫妻套房還有和藹可親、笑容可掬的工作人員,整體給人一種好似度假村般的舒適;當下暗自決定,待兩個女兒長大成人,為人父母責(zé)任已了時,也要來這種專為銀發(fā)族設(shè)計的地方頤養(yǎng)天年。 這天和女兒一起看電視時,恰好正在播出這個安養(yǎng)院的廣告,我不經(jīng)意地問:“將來爸媽老了,你們有誰要和我們一起住啊?”小女兒毫不考慮指著電視說:“你們搬到那里住就好了嘛!”雖然她可算是說中我的心思,但從女兒口中說出卻讓我有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抱著一絲希望問較懂事的13歲大女兒:“你會不會想跟爸媽一起住啊?”大女兒略加思索了一下:“嗯……到時候看你們的表現(xiàn)再決定好了。”這下我可按捺不住怒火從沙發(fā)上跳起來:“我們有沒有看你們的表現(xiàn)怎樣?再決定要不要養(yǎng)你們?你居然要看我們的表現(xiàn)來決定要不要和我們住在一起,太令我傷心了。 ”女兒一臉無辜地解釋:“當然啦!如果你一天到晚嘮叨又管東管西,跟你住沒自由啊!”小女兒居然還很犧牲似地安慰我:“媽!別生氣!如果你跟我很配合的話,我會考慮跟你住。” 兩個女兒自小受的是西方教育,難免有著西方思想,成年后巴不得早日脫離父母的控制,能夠真正自由自在地過日子。而我是思想已定型才來到了西方社會,明知三代同堂的愿景幾乎是很難達成的夢想,但仍不愿聽到由孩子的口中說出不樂意和父母同住的事實,可見在心態(tài)上自己無法入鄉(xiāng)隨俗,懷抱的可還是不折不扣的“中國父母心”。 隔鄰的史塔克老夫婦與女兒、女婿、兩個七八歲的孫子住在一幢大房子,我們剛搬來,有一次禮貌地寒暄時,我由衷說他們和女兒一家同住真好,沒想到老先生不悅回答:“沒辦法!因為她們經(jīng)濟有困難,只好搬回來住。”害我一時間接不上話來。 日子久了,慢慢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品質(zhì)。老夫婦穿著講究,各開一部好車;年輕的那對夫妻衣著隨便,開的是勉強還發(fā)得動的老爺車。唯一的共同點是,大概一兩年他們就會換車,不過老的是越換越高檔,年輕的換來換去都是車況極差的二手車。有回老先生不小心撞凹了他還很新的四輪傳動休旅車(老先生常駕車拖著他的漂亮游艇出海),過幾天,他老人家換了一輛嶄新的車,我邊夸新車邊問舊車呢?他說賣了。私底下,我還不解地跟先生說:“如果是我們?nèi)A人,一定舍不得自己女兒開這么舊的車,會把撞壞的車修一修送女兒,對不對?”一向疼女兒不遺余力的他回答:“如果是我,我肯定自己開舊車,新車給我女兒開。” 一年夏天,老先生在偌大的后院中間種了一排樹,把草地一分為二,樹的一邊有著美麗的花圃,還放著烤肉機、餐桌椅,另一邊則空蕩蕩的看上去很不協(xié)調(diào);我想了半天,始終不懂為什么要把看起來一整片漂亮的草地分成兩半?趁著老先生在整理花圃時,我隔著籬笆問他,他叫我到他家院子,站在那排樹中間,煞有介事告訴我:“我和我太太坐在這一邊烤肉,孫子們在另一邊玩才不會打擾到我們。”若換成在我們家,爺爺、奶奶一定喜歡邊吃烤肉邊看孫兒一旁玩耍,這不叫打擾,這叫做享受天倫之樂,不是嗎? 話說洋女友瓊絲和羅伯特結(jié)婚時,新郎住在美國另一州寡居的母親,因故無法出席婚禮。兩年后,瓊絲的婆婆要來探望他們,順便看看剛出生的小孫女。我開玩笑地跟瓊絲說:“跟婆婆第一次見面緊不緊張?打掃好給婆婆住的房間沒?”她白了我一眼:“婆婆來為什么要住我們家?羅伯特已經(jīng)幫她訂好家里附近的飯店了。”我還搞不清狀況問:“雖然你們招待她住飯店,但她會不會覺得住在家里比較方便呢?”“我們可不希望她打擾我們的生活,而且我們并沒有預(yù)算要招待她住飯店,她自己會付住飯店的費用。”瓊絲理直氣壯地給了我答案。 我想:或許我也該學(xué)學(xué)西方的父母,不把年老時的幸福寄托在孩子們身上,才不會對下一代有著太高的期待;不把所有的金錢、精力用在孩子們的成長上,預(yù)先做好老年時的生涯規(guī)劃,好好地照顧自己。不論在經(jīng)濟上、心理上都能獨立、自主。若孩子們長大成年時,仍愿承歡膝下和兩老三代同堂,那就當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吧! 三代同堂甚至四代五代同堂是一個國家比較落后的生產(chǎn)力比較低下,生活水平較低的通行現(xiàn)象。因為有事可以互相照應(yīng)和幫忙。而隨著經(jīng)濟發(fā)達和社會的進步,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和全方位化,而生活水平從求溫飽到富足化到高端化,五代同堂單一生活方式已不可能適合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背景的需求。共住一室對隱私的尊重,對私人的空間,對強調(diào)個性化的今天變得很不適應(yīng)。小家庭化必然成為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必然趨勢。 我家四代同堂,覺得很不好。先說孩子的太爺爺,跟小孩一樣,寶寶明明在看動畫片,看得好好的,到他看新聞的時候了,直接換掉。小孩跟我哭鬧,我哭笑不得。小事一樁,哈哈?。 跟公婆的矛盾就多了,涉及自己的就不說了,就育兒理念就相差很大,他們覺得孩子就應(yīng)該隨便讓他玩,不論臟與不臟,他們覺得小孩臟兮兮的是應(yīng)該的,太臟的地方我不然小孩去玩耍,他們覺得我不應(yīng)該。早上吃稀飯,給小孩弄米湯,一勺下去,最多三四粒米粥,我說太稀了,幾泡尿就沒了,(關(guān)鍵我們午飯基本在13:30左右才吃,),他們說米湯有營養(yǎng),喂孩子的時候一直鼓勵小孩讓喝米湯,不讓他們喂吧又要說我不讓什么的,讓他們喂吧,孩子很快就餓,然后要吃零食。 我說咸蘿卜最好不要讓小孩吃,小孩要吃也要控制,少給吃點。他們說自己淹的沒關(guān)系的,看我不在就直接把咸蘿卜放小孩跟前,讓他隨便吃。我看到了直接端開了,跟小孩說媽媽不好什么的。 中午我讓小孩睡一會覺,他們又說,小孩每天給他(她)睡覺干嘛!要給她(他)多跑跑。 晚上吃完晚飯,我給小孩洗好腳,然后洗襪子什么的,他們在那讓小孩跳舞,開音樂一直鼓勵小孩跳,說吃完飯要活動活動,無語,吃完飯也不能劇烈活動吧(小孩跳舞基本是蹦來蹦去的),好了,我洗好襪子小孩一身汗?,他們洗洗睡了,我又要弄小孩,不是擦就是換內(nèi)衣。主要這樣容易受涼,說了幾次,不管用,只管他們自己開心。 也就過年在家待十幾天,我都快崩潰了,要是長期住一起,不抑郁才怪。他們天天弄得自己好像育兒專專家似得,每次逗完小孩還是丟給我,真不知道孫子是什么,真成孫子了,為了你們開心把孫子當孫子耍。 不建議長期住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