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十甲子合用的認識: 六子甲子納音,是用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配合而成的,特別在四柱學中,用途較大,還有專用六十甲子納音測定人生的命運,天干代表著時間能量,地支代表著空間能量。天干與地支的合用,也就是說時間能量與空間能量的合用,由于自然界人類及萬事萬物的靈魂都是時空能量的合成體。由以上分析可以推導:人不是猿猴變的,人就是人,猿猴就是猿猴,如果說人是猿猴變的,那么猿猴又從何處而來,我們再次可以做一次大膽的設想,地球最后一次裂變時,地球上的萬物、人類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都被火山爆裂后的溫度給燙死了。萬物至此后,從沒絕中由大地適合的溫度,適合的濕度,適合的養分中誕生出每一種菌類的菌蟲。每一個菌蟲都隨著時間的變化、空間的變化,自我繁殖,自我蛻變,變成了現在的人,動物,飛禽,水生物,各種植物等。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天干、地支是能量之代號,是場能之化身,是原始能之靈魂,由此知道,天干、地支含有數量、含有陰陽、含有五行,含有時間,含有空間,含有方位,含有能量,含有各種元素,含有各種幾何形狀,含有各種線段形狀,含有各種相生關系,含有各種相克關系等等。 天干是時間的化身,它是動態的,是有規律性的,它的運動規律不是直線,不是弧線,不是環線,而是周而復始的螺旋運動線,所以說,我們對天干的認識還不夠,對時間能量的認識還不足。天干時間又分為人為時間和公理時間,所謂的人為時間是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用天干做時間的代號,所謂公理時間,是宇宙間固有的時間。(公理時間的神奇用處在以后的高級班面授中詳細解讀) 二,六十甲子納音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蠟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火,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拓本,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說明:所謂的六十甲子就是將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合 用,由于天干與地支的數量不同,只有取天干與地支兩者之間的60為最小公倍數。至于納音是將天干的能量與地支的能量合而后所誕生的第二種能量,這種能量的體內同樣含有陰陽、含有五行、含有相生、含有相克、含有相比、含有時間,含有空間,含有方位、含有數量、含有各種元素,含有各種幾何形狀,含有各種線段形狀等等。所以說,納音既代表時間,又代表空間能量,以及人與萬物之能量。通過分析,我們知道盲人用納音五行算命,就是找到了人之命運能量與時間能量、與空間能量、與物像能量、與顏色能量、與形狀能量、與臟腑能量,否則盲人怎么能知其你穿什么衣服,長什么形象,住什么空間方位,什么時間升官、什么時間發財,什么時間得病,什么時間結婚、什么時間戀愛、什么時間生子、什么時間有官司、什么樣的人騙你,什么樣的人害你等。 二、干支與歷法的關系: 自人類由時間記載以來,人類最早用了日影計時法、滴水計時法、干支計時法,農歷(夏歷)計時法,公歷計時法。 其一,日影計時法,是人類對時間初初認識時,人的影子、物的影子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長短之分,所以有智慧的人開始用日影計時。 其二,古人為了將時間清晰化,細則化,設定了滴水計時法,將滴的水記錄下來,將水的浮力,在水面上放上一個標尺,知其水與時間的關系。 其三,干支計時,是古人發現了天干是太陽黑子變化的周期規律,地支是木星變化的周期規律,然后將天支能量與地支能量合而后稱之為干支能量計時法,實際上是天干是一個有規律性計時單位,地支是一個有規律性的計時單位。人們根據若干次的驗證,又發現了天干能量的規律與地支能量的規律合而已后的干支規律,這種規律是在演說、天之象、地之象、物之象與人之象之尺i計時來位間固有的時間。(公理時間在以后的面授中詳細解讀)。的吉兇禍福周期規律,人的疾病,人的興旺、動物的興衰,植物的豐收與非豐收的關系等。 其四,陰歷是以月亮圓缺一次定為一個月。共二十九天。為了計算方便,大月定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取十二個月計算,大月與小月交替排列,潤年384天,不潤年是354日。也有閏年和不閏年的差別。其五,因陰歷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故四季的變化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準確地反映季節的更替。古人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參考了公歷,發明了陰陽合歷,也就是現在的夏歷,增加了閏月,五年兩個閏月,照此計算,夏歷每年的平均天數幾乎是365天。補時間) 三、夏歷閏月與節氣: 1、每年有十二月、每月有一個節、十二月與十二氣融為一體。 正月立春節 二月驚蟄節 三月清明節 四月立夏節 五月芒種節 六月小暑節 七月立秋節 八月白露節 九月寒露節 十月立冬節 十一月大雪節 十二月小寒節 2、每年有十二月、每月有一個氣、十二月與十二氣融為一體。 正月雨水是中氣,二月春分是中氣。三月谷雨是中氣,四月小滿是中氣。 五月夏至是中氣,六月大暑是中氣。七月處暑是中氣,八月秋分是中氣。 九月霜降是中氣,十月小雪是中氣。十一月冬至是中氣,十二月大寒是中氣。 說明:如果本月無中氣,沒有中氣的月就是閏月,通過閏月才能將節氣時間的誤差調整到最佳點上。 四、天干、地支與時間: 古人把天干與地支合起來用以計年、月、日、時、分、秒。因天干第一位是甲,地支第一位是子,天干與地支的第一位合而后,稱之為甲子。 說明:由于十二地支的空間方位與月份時間不變。天干十數,地支十二數,所以每五旬為一周,共六十甲子年、六十甲子月,六十甲子日、六十甲子時,六十甲子分、六十甲子秒等為一個甲子周期計時單位。 五、年上干生月干法: 1、年干生月干口訣 甲己之年丙寅首,乙庚之歲戊寅頭,丙辛之上庚寅起, 丁壬壬寅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見,甲寅之上好開頭。 2、年干生月干口訣舉例 甲己之年丙寅首:凡見年干甲者、年干己者,即甲己年的正月定是丙寅月,二月定是丁卯,三月定是戊辰,四月定是己巳、五月定是庚午、六月定是辛未、七月定是壬申、八月定是癸酉、九月定是甲戌、十月定是乙亥、十一月定是丙子、十二月定是丁丑。 乙庚之歲戊寅頭:凡見年干乙者、年干庚者,即乙庚年的正月定是戊寅月,二月定是己卯,三月定是庚辰,四月定是辛巳、五月定是壬午、六月定是癸未、七月定是甲申、八月定是乙酉、九月定是丙戌、十月定是丁亥、十一月定是戊子、十二月定是己丑。 丙辛之上庚寅起:凡見年干丙者、年干辛者,即丙辛年的正月定是庚寅月,二月定是辛卯,三月定是壬辰,四月定是癸巳、五月定是甲午、六月定是乙未、七月定是丙申、八月定是丁酉、九月定是戊戌、十月定是己亥、十一月定是庚子、十二月定是辛丑。 丁壬壬寅順行流:凡見年干丁者、年干壬者,即甲己年的正月定是壬寅月,二月定是癸卯,三月定是甲辰,四月定是乙巳、五月定是丙午、六月定是丁未、七月定是戊申、八月定是己酉、九月定是庚戌、十月定是辛亥、十一月定是壬子、十二月定是癸丑。 更有戊癸何方見:凡見年干戊者、年干癸者,即戊癸年的正月定是甲寅月,二月定是乙卯,三月定是丙辰,四月定是丁巳、五月定是戊午、六月定是己未、七月定是庚申、八月定是辛酉、九月定是壬戌、十月定是個癸亥、十一月定是甲子、十二月定是乙丑。 六、日干上生時干法: 1、日干生時干口訣: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 丁壬庚子居,戊癸起壬子,時干從子起。 2、日干生時干口訣舉例 甲己還生甲:凡見日干甲者、日干己者、即甲己之日的正子時定是甲子時,乙丑時,丙寅時、丁卯時、戊辰時、己巳時、庚午時,辛未時、壬申時、癸酉時、甲戌時、乙亥時。 乙庚丙作初:凡見日干乙者、日干庚者、即乙庚之日的正子時定是丙子時,丁丑時,戊寅時、己卯時、庚辰時、辛巳時、壬午時,癸未時、甲申時、乙酉時、丙戌時、丁亥時。 丙辛生戊子:凡見日干丙者、日干辛者,即丙辛之日的正子時定是戊子時,己丑時,庚寅時、辛卯時、壬辰時、癸巳時、甲午時,乙未時、丙申時、丁酉時、戊戌時、己亥時。 丁壬庚子居:凡見日干丁者、日干壬者,即丁壬之日的正子時定是庚子時,辛丑時,壬寅時、癸卯時、甲辰時、乙巳時、丙午時,丁未時、戊申時、己酉時、庚戌時、辛亥時。 戊癸起壬子:凡見日干戊者、日干癸者,即戊癸之日的正子時定是壬子時,癸丑時,甲寅時、乙卯時、丙辰時、丁巳時、戊午時,己未時、庚申時、辛酉時、壬戌時、癸亥時。 七、十二地支所藏天干: 1、地支藏干:子內含癸水、丑內含辛金、己土;寅內含甲木、丙火、戊土;卯內含乙木;辰內含乙木、戊土、癸水;巳內含庚金,丙火,戊土;午內含丁火;未內含乙木、己土、丁火;申內含戊土、庚金、壬水;酉內含辛金;戌內含辛金、丁火、戊土;亥內含甲木、壬水、戊土。凡見以上入課,可根據季節不同論斷。 2、說明:如課內火旺,事成于火年、月、日、時。如火特旺,應泄于火,否則火旺傷身。求財則財傷身,求官則官傷身,只有泄其火氣,有兇變吉。如課內的用爻休囚死,必須補救,求望才能成,干事才能順,如同類,主有人爭奪及排擠,斗打官司、兇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