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發的煩惱 古人將頭發喻為“三千煩惱絲”。但對不少人來說,若沒了這三千絲,“風吹低頭見頭皮”,那才是真正的煩惱。 年紀越大,頭上銀絲越多,更有不少人正值壯年就生華發。此時有木有,瘦志未酬身先老,可憐白發生的感覺? 二、脫發也分虛實 虛證常常虛在肝腎,而實證常常是膽肺胃不降,痰濁上泛,痰濕不降。痰濕千萬不能隨便補,一補堵得更厲害。 (一)虛癥的脫發 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的脫發是虛癥,此時頭發常呈現干枯焦黃狀,就好像久旱不得雨的莊稼。“腎藏精、肝藏血”。發為血之余,發為腎之華,肝腎不足是引脫發的主要原因。 毛發的營養來源于氣血,而其生機則根于腎。精血互生。不要認為女人就不會腎虛,腎精不足,不能化生血;肝氣虛弱導致肝血不足。血不能濡養毛發,故而就會脫發或者白發。 “氣行則血行”,氣能生血。血虛久了就會引起氣虛,全身的血液循環就疲軟,無力將營養物質輸送到人體直立的最高處“頭頂”,就會脫發。 (二)實癥的脫發 那就是痰濕不降,其根源就在飲食。 痰濕不降、濕熱熏蒸引起的脂溢性脫發,就好像沼澤地里難以長草木一樣。 大家可以觀察,很多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是最容易禿頂的,這種人多是痰濕體質,面部油膩,該型患者平素嗜食甘肥厚味,頭發油膩光亮,脫發多,新發生長緩慢,伴口臭,大便粘滯不爽;中年禿頂大叔都是這么來的。 頭發脫落了,不知是為何。 只知補腎精,不知去痰濕。 滋膩礙胃藥,反助頭油脂。 不如降痰法,卻把脫發治。 想要拔根子,還須淡飲食。 若是肝腎虛,辨證把艾灸。 思慮熬夜少,脫發不難治。 白發的產生和脫發大同小異: 都是肝腎虧虛,導致氣血生化無源,不能滋養毛發。 三、治療脫發、白發的艾灸辯證法 說了這么多,但治脫發白發,關鍵還是要回到補腎上來。脫發不提倡內服藥的治療方。因為腎虛本身就是緩慢造成的過程。服藥來調理艱難又漫長,而且如今藥物質量參差不齊,還會加重肝腎虧虛。 這時候艾灸是相對保險且治療效果更好的方法。 艾灸本身就是固本扶陽培元,不少灸友反映,原本只是想用艾灸治腎虛,沒想灸了幾個月后,頭發居然還多了不少。肝腎補好,氣血自然充足。 (一)虛癥的灸法 對于肝腎虧虛首先就是補腎調肝,但這里要明白,只有“腎陰虛”才會導致脫發。所以如果你腰膝酸痛,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津,男子兼見遺精,女子經少或經閉等就可能是腎陰虛了。 有的人擔心腎陰虛不適合艾灸,但艾灸提高人體的元陰元陽,都治療諸虛百損,所以艾灸是可以的。 補腎陰虛艾灸方法:足三里,腎俞穴,命門穴,艾灸上火的話加太溪穴、涌泉穴。 肝虛艾灸方法:肝俞穴、章門穴、太沖穴、太溪穴、三陰交穴。 另外,保持身體的精血要懂得開源節流。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房勞過度,暗耗精血。這樣補進來的都不夠用,所以要注意平素的養生。 命門穴: 涌泉穴: (二)實證的灸法 對于痰濕內盛的脂溢性脫發,化痰濕健脾胃是根本。 痰濕艾灸穴位:脾腧穴、中脘穴、陰陵泉、血海、豐隆穴。 除了艾灸外,痰濕體質的人千萬別亂補,要清淡飲食,最好少吃黏膩之物,比如雞蛋、糯米、肥肉、魚等,少生痰濕就會少打呼嚕,面目少油垢,頭上少脫發。 Tips 1、可以經常用生姜汁在脫發的地方涂抹。一些軟膏對脫發有一定的作用,但毒副作用相對較大,并不適合脫發患者的長期用藥 2、不用塑料梳子和頭刷。因尼龍梳子和頭刷易產生靜電,會給頭發和頭皮帶來不良刺激,最理想的是選用黃楊木梳和豬鬃頭刷。 3.不用脫脂性強或堿性洗發劑,易使頭發干燥頭皮壞死,應選用對頭皮和頭發無刺激性的無酸性天然洗發劑,或根據自己的發質選用。 如果您有更多灸療方面疑問,或者想第一時間了解我們的灸療資訊, 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艾灸匠心居(或者直接搜索aijiu5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