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音療法是把音樂與中醫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進行結合,運用五音療法來調節身心,治療情志疾病。臨床發現,中醫五音療法既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又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五音療法的臨床運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依據五行相生的五音療法 根據五音配五臟的思想,中醫有“順其臟腑施樂法”。怒傷肝,可用角調式音樂補之;喜傷心,可用徵調式音樂補之;思傷脾,可用宮調試音樂補之;憂傷肺,可用商調式音樂補之;恐傷腎所致失眠,可用羽調式音樂補之;過多的負面情緒容易傷神,時間長久則傷心亦傷身,這是就可以選用歡愉的音樂來舒緩情緒,調理身心。下面例舉一些辯證選曲的方法。
(二)依據五志相勝原理的五音療法 根據中醫基礎理論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通過相應的調式音樂可以起到對病情的防治作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具體方法如下: 肝屬木,怒為肝之志,過怒會傷肝,所以選用悲切之商調式音樂,來治療因怒極而致神情亢奮,狂躁之病癥,對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有調節作用。 心屬火,喜為心之志,暴喜就會傷心,所以選用恐懼之羽調式音樂,來治療因過喜而致心氣渙散,神不守舍之病癥,主要調節循環系統,對神經系統與精神系統疾病也有調節作用。 脾屬土,思為脾之志,思慮太過,則氣結于脾,可用鮮明、舒暢、激亢之角式音樂,來治療思慮過度而神情低沉之疾病,對神經系統、精神調節有一定的作用。 肺屬金,憂為肺之志,思慮太過,則氣結于脾,應選用熱烈、歡快之徵式音樂,來治療因悲哀過度而致精神萎靡不振,時時哀嘆飲泣之疾病,可調節呼吸,進而影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腎屬水,恐為腎之志,恐懼過甚則傷腎,可選用敦厚、莊重之宮調試音樂,來治療因極度恐懼而致情緒不寧,甚至神志錯亂之疾病,主要對泌尿與生殖系統有調節作用。 (三)五音療法用于修身養性 對于性情暴躁、爭強好勝之人。這種人極其容易浮躁,在五行之中屬于“火”,應該用“水”來滅。所以應該多聽聽羽調式的音樂,如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漢宮秋月》《二泉映月》等,能緩和、制約、克制其急躁情緒。 對于多思多慮,多愁善感的人。這種人情緒壓抑,在五行之中屬于“土”,用屬于“木”的角調式樂曲即可。如《春之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江南絲竹樂》等,這些曲目生機勃勃,風格悠揚沉靜,能抒發情感,進而從痛苦中解脫。 對于悲觀厭世,多絕望之人,因其遇到挫折或精神創傷,對生活失去信心,其悲哀情緒較重,屬五行中“金”的特點,以“火克金”,必須以歡快、明朗的徵調式樂曲,如《溜冰圓舞曲》《閑聊波爾卡》《輕騎兵進行曲》等交響樂及《春節序曲》《喜洋洋》等中國的吹打樂,其旋律活潑、愉快,能降低悲觀情緒影響,進而點燃對生活新的希望。 對于平時易生氣動怒之人,怒憤氣大,屬于五行中“木”,以“佐金平木”多聽聽商調式樂曲,如《威風堂堂》《江南好》《春風得意》等曲目,能使肺的肅將制約肝火的上亢,以達到疏肝理氣的功效。 對于平時老唉聲嘆氣、悲泣的人,五行中屬“水”,應給予引導排遣,聽點宮調試樂曲以土制水,如《月光奏鳴曲》《月兒高》等,這些曲目沉靜悠揚,能疏泄心頭郁悶,擺脫悲痛,振奮精神。 對于久哭不止、極度悲傷的人,多聽徵式音樂,如《步步高》《狂歡》等音樂,能夠補心平肺,擺脫悲痛。對于遭遇挫折打擊、極度壓抑痛苦之人,可以肝木制約脾土的極度壓抑,多聽角調式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