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龍眼茶加龍眼核》 1. 如果沒有加上龍眼核的話龍眼茶的功效會差多少 回:會差很多等於沒什麼效果 2. 龍眼核是指龍眼的子 3. 龍眼核要去哪裡買去菜市場大賣場水果行 4. 龍眼茶每天需要喝幾次這沒有限制你可以把他當做水來喝 回:半夜跟早上不要喝就好了沒有分幾時喝比較好 5. 龍眼茶可以把近視完完全全的治好嗎這就不一定了 回:要看個人體職質適不適合喝龍眼茶 6. 龍眼茶要喝多久才會把近視治好這就沒辦法回答了 回:如果你生病了去看醫生你問醫生我的病吃藥要多 回:久才會好醫生也沒辦法回答你即使回答你也不一定會準 7. 龍眼茶適用飲水機的水泡就可以了還是要用水壺主過呢 回:龍眼茶要用煮的不能用泡的 二、《聽說喝龍眼茶,對改善近視有助益?》
煮法:以上三味適量,加水煮成茶,龍眼核不必打碎。 服法:就當一般茶來喝就好,每天喝,至少連喝兩個月。 沒效可放棄不再喝,有效而還不滿意,則應續喝。 療效:一切跟眼睛的水晶體不正常有關的眼睛問題, 包括近視,遠視,散光等等。 重點:一定要用龍眼核,只用龍眼肉,則效果折半。 建議:請飯後喝,效果最佳。因為病在頭部, 而飯後喝會使藥性發揮在頭部較多, 也就是此方的目的。 緣起:此方的提供者是一名執業中的中醫 師兼 教授,他的爸爸也是中醫 師。有一天,他到佛堂這裡來和大家一起泡茶聊天時,聊到了這 一道藥方。他的外甥曾經近視一千度,他就叫他煮用以上這道藥 方每天喝,八個月後外甥的近視降到只有兩百度。所以這是一有 經親身體驗而成功過的藥方。 <成份解說> 龍眼肉:龍眼肉和眼睛水晶體都有同樣的兩個特性 一、都是透明的 二、都具有可塑性(此點乾的桂圓更明顯) 這兩種特性都不容易在其他的水果中發現到,唯一比較接近的 是葡萄,但還是沒有龍眼肉那麼強。 龍眼肉就好像一塊具有彈性的隱性眼鏡,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 龍眼肉是眼睛水晶體的半成品,只要身體吸收到龍眼肉,身體 就可以對其作某種程度的加工,再用此加工後的材料來維修受 損的水晶體。 龍眼核:在此方中,龍眼核和龍眼肉同樣重要,至於為 何該 醫師沒有解 說。可能是龍眼核具有生產龍眼肉的DNA吧。既然他外甥的這 一個案中有用到龍眼核,而且是那麼有效,所以我們還是加入 龍眼核好了,免得效果打折,再者除非您是買桂圓,否則您買 乾龍眼一定都有核的,沒有理由故意丟掉核不用。 枸杞:本方的主藥是龍眼,不是枸杞,枸杞是用來制衡龍眼的燥熱, 只使用龍眼則可能會對那些體質原本就是燥熱性的人產生火上 加油的影響,為安全起見,還是加入枸杞比較好。 有人說枸杞是溫的,何以能制衡龍眼? 那不對,是後人把藥性亂改,搞歪真理了。 我們來看看神農本草經怎麼說: 枸杞苦寒,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久服堅筋骨,輕 身不老。神農本草經明明就說枸杞是寒的,而熱中和消渴都是 熱癥,而且枸杞是冬天開花結子的,即使是在雪地上也可以生 長,枸杞是寒的,絕對可信。而枸杞的外表紅色,具有〝點燈 〞的效果,可讓人的眼睛明亮。 醫師回答 中醫內科 陳志芳 醫師
脾肝腎虛者有一定之功效,但若謂“千度進視服之能降成二百度”則未 免誇張其效。患者若有火氣,如口乾舌燥、心煩氣躁、胸滿脅脹、睡臥 不安或屎硬尿褐者,宜忌之,因三者皆屬溫藥。服食本方,若出現上述 之癥者應停止。 《內經》云:“目者,心之使也“,眼睛是心的使從與代表。 心氣心血充足,則眼睛明亮;心氣心血不足,則眼睛昏矇。 《東垣試效方》說:“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脈之宗也。 故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脾運健旺,化源充 足,目得清陽之氣的溫養而視物清明;若脾虛不能運化水穀精微,則目 失其養而昏暗不明。本方龍眼肉因能補心脾,故有明目之功。 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 之精而藏之”、“夫精明者,所以視物,別黑白, 審長短;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 枸杞子滋補肝腎,故能明目增視。至於枸杞子之性味,應是甘平或甘溫 ,絕非苦寒;本省習稱枸杞子為“甘杞”,可見其味道是甜的。 清代《冷盧醫話》的作者陸以湉說:“枸杞子,諸家本草有謂其甘平者 ,有謂其苦寒者,有謂其微寒者,有謂其甘微寒者,均未嘗扶發其理。 ……余壯歲服藥,每用枸杞子必齒痛,中年後服之甚安;又嘗驗之肝病 有火者,服枸杞子往往增劇,謂非性溫之徵耶?”;且俗話說:“出門 千里,不食枸杞子”,以其能助火興陽(引起性衝動)。所以枸杞子之 性味為甘溫無疑! 龍眼核之性味功效與荔枝核同,臨床常以龍眼核代荔枝核。荔枝核,味 甘微苦性溫,歸肝腎經,功能行氣散結、袪寒止痛;主要用治寒疝腹痛 、睪丸腫痛。本方用龍眼核治目昏,抑取其補肝腎之力罷了。 龍眼核通常以外用為主,如龍眼核研末外用有止血作用。 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三、網路上打上龍眼核搜尋後可得以下訊息: 龍眼核Longyanhe [異名] 圓眼核、桂圓核仁《綱目拾遺)。 [來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種子。 [採收加工] 果實成熟後,剝除果皮、假種皮,留取種仁,鮮用或曬乾備用。 [藥性] 味苦、澀,性平。 1.《廣西本草選編》:“味澀,性平。” 2.《全國中草藥匯編}:“微苦、澀,平。” [功能與主治] 行氣散結,止血,燥濕。主治疝氣,瘰癘,創傷出血,腋臭,疥癬,濕瘡。 1.《滇南本草圖說》:“核為末,治癭疾可散。” 2.《醫學入門?本草》:“核燒煙熏鼻,治流涕不止。” 3.《綱目》:“主治狐臭。” 4.《得配本草》:“研末,敷金瘡出血。” 5.《本草再新》:“治瘰癘,消腫排膿拔毒。並治目疾。” 6.《嶺南采藥錄》:“可擦狐臭,熏腦漏,療疝氣,敷瘡癬。” 7.《全國中草藥匯編》:“止血,止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存性研末撒;或調敷。內服:煎 湯,3-9g ;或研末。 [附方] 1.治疝氣偏墜,小腸氣痛 荔枝核(炒)、龍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為細末。空心服一錢,用升麻一錢,水酒煮,送下。(《綱目拾遺》引《經驗廣集》) 2.治刀傷出血 龍眼核炒,搗,磨細敷之。(《綱目拾遺》引殷仁趾傳方) 3.治一切瘡疥 龍眼核煅存性,麻油調敷。(《綱目拾遺》引高只元《傳世方》) 4.治癬 龍眼核,去外黑殼,用內核,米醋磨搽。(《醫方集解)) 5.治腋氣 龍眼核六枚,胡椒十四粒。共研勻,頻擦之。(《四科簡效方》) 6.治腿面臁瘡 桂圓核或荔枝核,去淨核外之皮,研細用麻油調敷。(《吉人集驗方)) 7.治手足指癢爛 桂圓核燒灰摻之。(《綱目拾遺》引《藥鏡》) 8.治小便不通 龍眼核,去外黑皮,打碎,水煎服。如通後欲脫者,以圓肉湯飲之。(《綱目拾遺》) 9.治心氣怔忡,譫語神昏 桂圓核一斤,去黑皮,用長流水煮極爛,加大黑棗一斤,去核打爛如泥,丸如梧子大。每晨淡鹽湯下三錢。(《吉人集驗方》) 10.治腦漏 用廣東圓眼核,入銅爐內燒煙起;將筒熏入患鼻孔內,數次即愈。(《綱目拾遺》引黃氏《醫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