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異類——英雄?魔鬼?伍子胥(10) 戰爭時間:公元前506年11月18日 戰爭地點:柏舉,楚地,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中段南麓的革命老區湖北麻城,兩千多年后,在這里發生了震驚中外的麻城暴動,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至此發源。 吳軍選手:統帥吳王闔閭副帥伍子胥參謀長孫武隨軍將領專毅(專諸之子)先鋒夫概(闔閭胞弟)督糧官公子山(闔閭次子)后軍蔡侯、唐侯 吳軍總兵力:吳軍三萬,蔡唐聯軍約三萬,總計六萬,號稱十萬。 楚軍選手:統帥令尹囊瓦,副帥左司馬沈尹戌,隨軍將領武城黑,先鋒史皇,后軍薳射。 楚軍總兵力:二十余萬 戰爭意義:伍子胥的復仇之戰,“南蠻”與更“南蠻”的大決戰,步兵與車兵的大角逐,春秋時代楚國霸業的終結 戰爭結果:以少勝多吳國大勝 吳軍方面決策層的能力,大家都很熟悉了,至于楚軍方面的幾個頭頭,除了囊瓦是個只會要錢的草包外,武城黑和史皇兩個也都是正宗的活寶,這里面也就副帥沈尹戌有點能力,這幾年來楚國對吳少數的幾場勝利,都是他的杰作。而對于目前的戰局,沈尹戌對囊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吳軍雖然進兵神速,但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戰線太過深入,給養難繼,萬一后路被截,必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他建議由囊瓦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正面設防,牽制吳軍不得西渡。而他本人則率部分兵力北上息邑方城(今河南方城),召集那里的楚軍(息邑是楚國北部軍事重鎮,布有重兵),迂回到吳軍的側背,用火焚毀其留在淮汭的戰船,再用木石阻塞吳軍已然躍過的北方大隧、直轅、冥阨三關,從而切斷吳軍的歸路和給養線,讓這支吳軍變成孤立無援的死軍,然后再與囊瓦主力實施前后夾擊,一舉將其殲滅。 圖:楚軍副帥沈尹戌,也是成語“葉公好龍”中葉公的父親 囊瓦聽完了沈尹戌的分析,大喜道:“司馬高見,吾不及也!” 就這樣,沈尹戌帶著自己的部隊,按原定計劃北上了,可是沒等他走遠,囊瓦老夫子又變卦了,這一切都源自武城黑和史皇這兩個活寶的餿主意。 武城黑說:“吳人舍舟從陸,違其所長,孤軍深入且不識地理,不如速擊之,以獨享大功!” 如果說活寶一號武城黑只是有點自信過頭了的話,活寶二號史皇就完全是個搬弄是非的小人心態了,他說:“楚人愛令尹者少,愛司馬者多。若司馬引兵焚吳舟,塞隘道,則破吳之功,彼為第一也。令尹官高名重,豈能以第一功讓于司馬乎?不如從武城將軍之計,渡江決一勝負為上。” 囊瓦一聽,心思便開始活動了:沒錯啊,我身為楚國執政,怎么能被下屬搶了風頭呢?這以后叫我還怎么在楚國混哪!我能把頭功讓給他老沈嗎,我不能。 于是,在自信心與虛榮心高度膨脹的刺激下,囊瓦做了他一生中最失敗的一個決定:命令楚軍主力全部渡過漢水,向吳軍發起總攻,要趕在沈尹戌完成迂回包抄行動前,一口吃掉吳軍,獨自享受成功后的鮮花與掌聲。 可是囊瓦想得太美了,等待在漢水對岸的,并不是什么鮮花和掌聲,而是伍子胥與孫武送給他的一頓棍棒大餐。 伍子胥與孫武的計策很簡單,你囊瓦不是急于求勝嗎,那我就往后撤,退至大別山和小別山的群山峻嶺之中,利用丘陵、山地的有利地形,發揮吳軍步兵多、機動靈活的特點,抑制楚軍兵車多、利于平原作戰的特長,在運動戰中逐漸消耗楚軍的兵力和士氣,然后尋找機會,一舉擊敗不可一世的楚軍。 囊瓦這個草包一見吳軍后撤,大喜過望,還以為吳國人怕了自己,遂命令三軍全面出擊,在后直追。伍子胥與孫武見楚軍已然中計,遂命先鋒夫概(吳王闔閭之弟)率領他的秘密武器“木棒軍”,給囊瓦一點厲害看看。 “木棒軍”,名字好似不雅,卻是吳軍中王牌主力。這些人都是伍子胥在三萬故蘇子弟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三百名大力士,他們天生神力,在高強度的訓練下練成了身披重甲還能揮動五米長、碗口粗木棒的能力,殺傷力極為驚人。 三百名大力士是百里挑一,他們的頭頭夫概更是萬夫莫當的猛將,在吳國,論武功,論沖鋒陷陣,他夫概說自己第二,吳國沒有人敢說自己第一,就算是白發魔男伍子胥,恐怕也要低頭認輸、自愧不如。他帶著這群“斯巴達三百勇士”,沖進史皇的先頭部隊之中,一遇楚兵,就沒頭沒腦的打將過去,楚國的戰車兵雖然裝備精良,素質一流,但哪里曾見過如此陣勢,被吳兵亂打一陣,史皇大敗而走。 囊瓦雖然敗了頭陣,但仍自信滿滿,史皇的先頭部隊并不是楚軍的主力,局部的失利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它吳軍不過才三萬人,就算加上唐蔡的一群垃圾,滿打滿算不過六萬,而自己的兵力則數倍于敵人,只要全線壓上跟它硬碰硬,沒有道理會輸的。 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尋找吳軍主力,畢全功于一役,干掉它的指揮系統,那就一切ok了。 囊瓦錯了,他錯就錯在沒有意識到吳軍的強大與闔閭的必勝決心,他滿以為這次吳軍還是和以前一樣打完了就跑,跟他玩游擊戰,沒撈著什么便宜就會退回吳國去。他覺得只要給對方一點厲害看看,把他們打跑,就可以像平常一樣舒舒服服回家睡覺了,大王還賞賜幾千兩黃金、幾座府第、幾個美女.……所以他只想著快快地找到敵人,解決他們,從而忽視了吳軍的真正意圖: 闔閭和伍子胥是拼了老命來的,不打到郢都,他們絕對不會回去。 接下來囊瓦的大軍又和吳軍在大別山至小別山之間打了兩仗,都沒有占著什么便宜,還損失了幾千兵馬,囊瓦泄氣了,他覺得自己就像動畫片《貓和老鼠》里面的那只傻貓,沒抓著老鼠的一根腿毛,還被對方捉弄的狼狽不堪,再這樣下去主人非要把自己掃地出門不可。于是他拉著自己的小兄弟史皇,郁悶地說:“伍子胥用兵,果有機變,不如棄寨逃歸,請兵復戰。” 史皇雖是個活寶,卻也算是一條漢子,他對囊瓦的膽小行為很是不屑,說:“令尹率大兵拒吳,若棄寨逃歸,吳兵一渡漢江,長驅入郢,令尹之罪何逃?且我軍不過損兵數千,奮力一戰,事仍大有可為。” 其實史皇也錯了,楚軍的戰斗減員雖然不大,但這些天來他們一場勝仗都沒打,士氣低落到了極點,他們開始懷疑,這個貌似信心滿滿卻無能之極的老大,到底能不能給他們帶來一場勝利。 對于戰爭而言,士氣的損傷往往比戰斗的減員還要可怕,可惜,徒有勇氣的史皇不懂得這一點,而大草包囊瓦就更不明白這個道理了,他聽了史皇的一番話后,其可笑的自信心又莫名其妙的膨脹起來:沒錯,我囊瓦坐擁二十萬賭本,現在只不過輸了幾千塊錢,怎么能就這么泄氣不玩兒了呢?有賭不算輸,不行,我要接著賭,我要翻本,把輸掉的錢全部贏回來! 正在囊瓦低頭意淫不止的時候,前方傳來了兩個好消息,讓他一下子歡跳了起來: 1.楚昭王得知前方戰事不利,又給他派了一萬援兵來,雖然主帥是一向跟他不和的薳射,但賭本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對他而言不能不說是一件大好事。 2.吳軍主力突然停止了后撤,在柏舉擺下了陣勢,似乎要跟自己梭哈了。 太好了,老鼠終于不跑了,這真是自己翻本的大好機會,兄弟們,磨好你們的尖爪利牙,準備好好的大塊朵頤吧! 伍子胥與孫武為何突然不再跟囊瓦玩這場貓抓老鼠的好戲了呢?因為他們知道,幾天來這只蠢貓已經被自己完全給拖垮啦,現在不玩死它,更待何時? 就讓你們這些傻貓瞧瞧史前巨鼠的威力吧! 在公元前506年11月18日這個寒冷的清晨,柏舉山區大霧彌漫,吳楚兩軍面對面的擺開了陣勢,微曦的晨光中,飄揚的旌旗和閃亮的盔甲一眼望不到盡頭,幾十萬人的戰場上竟然一片寂然,只有偶爾幾聲馬嘶打破清晨的寧靜,肅殺的氣氛壓的所有人喘不過氣來,這場糾結了好久的貓鼠決斗終于就要鳴鑼開戰了! 這時吳國最兇猛的一只老鼠夫概找到鼠王闔閭,說:“楚帥囊瓦貪而不仁,素失人心,且楚軍連敗,士卒皆無斗志,我軍若先發制人,主動出擊,可必全勝。” 闔閭沉吟道:“不可!楚雖連敗,然其兵力數倍于我,且今日大霧彌漫,此非決戰之時也。” 夫概無奈,只好退了出來,但他左思右想,覺得不應放棄這個勝敵的良機,于是決定豁出去,將自己五千部曲扯上,朝楚二十萬大軍直接攻了過去。 區區五千兵就敢沖敵二十萬,夫概果然不愧為吳軍第一猛將兄! 和夫概上次用的三百重甲木棒軍不同,夫概的這五千精兵,都是一色的輕甲劍兵,他們所使用武器的俱是吳王闔閭費盡心血打造的“扁諸”利劍,其削金如泥、吹風斷發,最適合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簡直將步戰的精髓,發揮到了極致。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支軍隊的戰斗力往往取決于它主帥的性格,囊瓦貪生怕死,帶出的兵自然都是些窩囊廢;夫概勇猛無敵,帶出的兵自然都捍不畏死,一個個似虎入群羊,左右沖殺,如入無人之境。 而囊瓦萬萬沒有想到吳軍這么快就發起了沖鋒,再加上大霧彌漫,一時間也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少兵馬,一下子慌了。適逢清晨,很多楚軍還沒來得及吃飯,就匆匆的投入了戰斗,好死不死又遇上了這一群不怕死的瘋子,結果很快就亂了陣腳,潰不成軍。 夫概就像一個頂尖籃球后衛,一點兒假動作不做,光速突破籃下,直接在內線扣籃得分了。 這真是一場變態的戰爭,兵力的多寡在這個時候似乎起不了任何作用,在夫概這個狂人如驚濤駭浪般的攻擊下,囊瓦的指揮系統轟然崩潰,他引以為傲的“裝甲車”部隊,在柏舉這塊典型的丘陵地帶根本發揮不了任何優勢,甚至沒來得及沖鋒就被吳國的步兵團團圍住,無數手握長戈的楚車兵還沒弄清怎么回事兒就被莫名其妙的砍掉了腦袋,飛濺的鮮血飄揚在漫天的濃霧之中,將柏舉的天空染成了艷麗的緋紅色。 伍子胥默默的欣賞著夫概這個暴力美學大師所表演的精彩杰作,臉龐卻出乎尋常的平靜。 ——楚軍完了! 他深吸一口氣,輕輕揮舞了一下手中的令旗,頓時,雷鳴般的鼓聲響起,三萬吳軍齊聲吶喊,對楚軍發起了最后的總攻。 吳軍主力全部壓上來了,他們的臉龐清晰可見,每個人的眼神,就像三天沒吃飯的餓鬼盯著一盤燒豬。 二十萬楚軍頓時變成了一堆被獵人圍捕的野豬,為了避免再變成“燒豬”,他們紛紛丟盔棄甲,亡命奔逃,只留下堆積如山的尸體和漂浮在漫溢血海之中的武器輜重,稍稍延遲了吳軍沖鋒的腳步。 沒有想到,一次無組織無紀律的軍事行動竟然收得如此奇效,誰能想到,吳人不按牌理出牌,敢用五千兵去沖擊楚二十萬大軍?囊瓦的輸就輸在膽小,賭博千萬不能怕輸,一怕輸就完了,而夫概的膽子就很大,大的讓人跌破眼睛。 因為剽悍的人生,從來不需要解釋。 伍子胥萬萬沒有想到,勝利居然來得如此迅速,不到一個早晨,楚二十萬大軍分崩離析,大將史皇和武城黑戰死,主帥囊瓦棄軍而逃,亡命鄭國,從此楚國的死活,與他再無半點關系。 唉,囊瓦這個小人,真是比費無忌還要不堪,費無忌人品不行,至少還有些小聰明,而這個囊瓦,不但貪財、自私、沒主見,而且狹隘、無能、貪生怕死,人類所擁有的劣根性幾乎全給他占光了,楚國用這么一個誤國誤民的小人當令尹,別說二十萬楚軍,就算再多個幾倍,恐怕也難以逃脫敗亡的結局。 想來伍子胥應該覺得挺沒勁的,楚國除了兵多,一無是處,打贏了都沒啥成就感。 接下來的幾仗就更沒意思了,無非就是追在楚國的潰軍后面一頓亂揍。包括柏舉之戰在內,一共是打了五仗,吳軍五戰五勝,一路狂追數百里,一直打到了郢都城下。 這會兒還有啥好說的,攻城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