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骨質疏松,大家并不陌生。那么,究竟什么是骨質疏松呢?通俗地說,骨質疏松癥就是骨的衰老,即一個人隨著年齡的遞增或因某種疾病使原來很堅固結實的骨骼,出現許多細微小孔,變得很疏松。其實質是骨骼中的礦物質(主要是鈣)和骨基質的含量等比例的減少。 哪些人容易得骨質疏松呢?一般來說缺乏鍛煉、高齡、缺乏陽光照射、體內激素紊亂(如絕經過早)、有某些不良習慣(如酗酒、嗜煙)、服用某些藥物、營養不良(如食物中鈣攝入不足)或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比較容易患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癥的早期,多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故醫學上又稱為“無痛性骨丟失”。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逐漸出現頸痛、背痛、全身多處骨骼疼痛,且容易疲勞;有些人晚上還會出現靜止性骨痛、小腿抽筋等而影響睡眠。這些頑固性骨痛,病人常自稱為“筋骨痛”,其實這就是骨質疏松癥的常見癥狀。 骨質疏松癥的病人,除頑固性骨痛外,到了嚴重階段還會出現駝背和身高明顯變矮的現象。這時當受到輕微外傷后即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癥最大的危害就是造成老年人的骨折。常見的骨折部位有三處:髖部骨折、脊柱骨折和腕部骨折。其中最嚴重的是老年人的髖部骨折,尤其是股骨頸骨折,這是一個典型的骨質疏松引起的老年性骨折。老年人骨折后,由于長期臥床,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褥瘡、尿路感染等,甚至可導致老年人死亡。 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指婦女絕經后的骨質疏松癥和老年人的骨質疏松癥。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指繼發于某些疾病和某些不良習慣等引起的骨質疏松癥。 骨骼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它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一方面舊的骨質在不斷地破壞;另一方面新的骨質在不斷地形成,正常情況下它們之間保持著動態的平衡。當由于某種因素使骨破壞超過骨形成時,骨質就會不斷地丟失,進而形成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的形成有三種可能性:其一,骨破壞增加,骨形成減少;其二,骨破壞增加,骨形成正常;其三,骨破壞正常,骨形成減少。這就揭示在治療時應根據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療藥物,以達到改善癥狀,提高骨密度和減少骨折發生的目的。 目前治療骨質疏松的常用藥物有三類,一類為主要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如氟化物和合成激素等;第二類為主要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如降鈣素、雌激素、二磷酸鹽等;第三類為促進骨礦化的藥物:如鈣制劑和維生素D等。 預防骨質疏松非常重要: 一、飲食的調理 通過飲食來調節體內鈣的平衡,這是最好的補鈣方法。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每天需要補充鈣1500毫克。含鈣高的食物有牛奶、魚蝦、河蚌、螺螄,其中,尤以蝦皮的含鈣量最豐富。除此之外,芝麻、豆制品、紫菜、海帶含鈣量也相當豐富,還有新鮮蔬菜含鈣量也很高,并且還有大量的葉綠素、纖維素,可以增加人體的抵抗力。如果一個老年人,每天吃兩瓶牛奶(約含500毫克鈣),飲食中再多吃些富有鈣質的食物如魚、蝦、蔬菜、豆制品等(約含400毫克鈣)即已經接近了一天鈣的需要量。其次,請改掉酗酒和吸煙的不良習慣以杜絕鈣流失的因素。另外,減少糖和鹽的攝入量,不僅有利于心腦血管的健康,也有利于骨質疏松的預防。建議每天鹽的攝入量在6克以內。糖與骨質疏松的關系很密切,因為糖是典型的酸性食物,酸性食物進入體內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和鈣元素,易導致骨質疏松,所以糖攝入應控制。 二、堅持鍛煉 堅持體育鍛煉,適當參加體力勞動,也是預防骨衰老的很好方法。所以老年人離退休后,不要熱衷于看電視和牌桌娛樂,要多參加室外活動,如打太極拳、羽毛球等,以增強體力,防止骨質疏松。此外,多接觸陽光的照射,可以促進皮膚對維生素D的合成和體內鈣的吸收。至于那些已患有骨質疏松的病人,最好髖部能帶上護墊,家中地板不能太滑,以免摔倒引起骨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