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世襲家族 首任節度使田承嗣原為史朝義舊將。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投降唐朝,唐朝為了籠絡河北安史舊部,任命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防御使(同年六月改為魏博節度使),駐魏州(今河北大名)。這一帶的藩鎮割據從他開始。 唐代宗大歷十四年(779年),田承嗣去世。田承嗣臨終時,讓侄子田悅襲任節度使。他又開了藩鎮世襲先例。 魏博節度使共有田、何、韓、樂、羅五姓家族世襲。 田氏 田氏自承嗣至懷諫,4世,凡49年。 田承嗣,唐代宗大歷七年(773年)為節度使。大歷十三年(779年)九月,卒,時年75。 田悅,承嗣侄,受承嗣遺命繼位。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被堂弟田緒擊殺。 田緒,承嗣六子,殺堂兄繼位。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四月,暴卒,時年33。 田季安,緒子,繼父位,年15。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卒,時年32。 田懷諫,季安子,繼父位。年幼,政不在己,為田弘正得政。 元和七年(812年),田季安暴死,其妻召集諸將冊立其幼子田懷諫。田懷諫11歲,大權落入家僮蔣士則之手,蔣士則處事不公,引起三軍憤怒,擁立田承嗣的堂侄田興為留后。 田弘正歸順朝廷,放棄割據,為唐憲宗平定淄青、成德、淮西立下大功,是元和中興的關鍵人物。 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調為成德軍節度使,李愬為魏博節度使。 唐穆宗長慶元年七月(821年),田弘正被成德軍都知兵馬使王廷湊殺害,終年58歲。家屬、將吏300余口一同遇害。 魏博節度使李愬聽說后,正準備出兵討伐王廷湊,不料疾病發作,不能處理軍務。唐穆宗以田弘正之子田布為魏博節度使討伐王廷湊,同時命令橫海軍、昭義軍、河東軍、義武軍協同作戰。田布的牙將史憲誠鼓動軍士騷動,逼死田布,自稱留后。朝廷無奈,授之節度使。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調史憲誠為河中節度使,史憲誠急于離任,準備將府庫中的錢糧全部帶走,軍心大怒。士兵夜闖軍府斬殺史憲誠,擁立牙內都知兵馬使何進滔留后,朝廷以何進滔為魏博節度使。 何氏 何氏自進滔至全暤,凡3世,42年。 何進滔,靈武人。憲誠死,眾人推為留后。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死,贈太傅,謚曰定。 何重順,進滔子。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死,贈太師。 何全暤,重順子,咸通八年(867年)拜節度使。咸通十一年(870年)軍中叛亂,死。 何進滔殺死史憲誠,開始何氏割據。任內民心安定,大得民情。開成五年(840年),卒于任上。 何進滔死,子何弘敬襲父位為魏博節度使。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何弘敬去世,士兵推舉其子何全皞接任。何全皞年輕,處罰很嚴,尤其喜歡判死刑,經常因為小錯誤而鞭笞下屬。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士兵嘩變,何全皞被殺死。士兵推舉將領韓君雄繼任。統治魏鎮長達42年之久的何氏從此被韓君雄取代。 韓氏 韓氏二世,共12年。 韓允中,原名君雄,咸通十一年(870年)為留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十一月卒,年61,贈太尉。 韓簡,允中子,襲留后。唐僖宗中和元年十一月(881年)兵敗身死,彥禎代之。 韓君雄后被賜名韓允中,于874年去世后,其子韓簡繼任。881年,韓簡攻打河陽節度使諸葛爽失敗,被部下所殺。部將樂彥禎趁韓簡戰敗,搶先占領了魏州,取代韓簡。 樂氏 樂氏,7年。 樂彥禎,繼韓簡位,中和二年(882年)為留后。被部下逼迫出家。 樂從訓,彥禎子,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兵敗,死。 趙文弁,樂彥禎死,眾將推舉之為留后。旋為眾人殺死。 中和四年(884年),前宰相王鐸出任義昌節度使,途徑魏博,樂彥禎的兒子樂從訓伏殺了王鐸與300名幕僚,奪取了他的侍妾和財物。樂彥禎報告朝廷,稱王鐸被盜匪所殺。魏博百姓素知王鐸名望,因此痛恨樂從訓。這時,樂從訓又聚集500名士兵作為心腹,稱之為“子將”,進一步引起魏博牙軍的怨恨。888年,樂從訓察覺后,感到不安,逃離魏州。樂彥禎因害怕牙軍兵變,而出家為僧。 魏博牙兵支持都將趙文弁為留后。樂從訓得知父親被迫隱退,率軍3萬進軍魏州。趙文弁拒絕和樂從訓交戰。魏博士兵因為不知趙文弁意欲何為而殺了他,另推將領羅弘信為節度使。 羅氏 羅弘信,字德孚,魏州貴鄉人。文德元年繼趙文弁為留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九月卒,年63。 羅紹威,弘信子,襲父位為留后,降于朱溫(后梁)。 光化元年(898年)九月,羅弘信去世,魏博軍推其子節度副使羅紹威為留后,得到唐昭宗認可并任命為節度使。 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牙軍李公佺作亂。 天佑三年(906年)羅紹威派親信楊利言向宣武節度使朱溫求救。羅紹威在朱溫的援助下,誅殺魏博牙兵。 根除了延續200年的牙兵之患。這使整個魏博的軍隊都恐懼起來,六州皆反。歷時半年,叛亂才得以平息。 雖然羅紹威借助朱溫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但魏博從此元氣大傷,逐漸衰弱,只得依附朱溫。逐漸淪為小藩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