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微信 xingdongdeyang6666 快來勾搭 來源/清華南都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span>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過了除夕夜,新的一年就將到來,我們俗稱“過年”。關于過年的來由,是因為古時候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惡獸,名字叫“年”,經常到附近的村落抓來人當做自己的食物,給村子帶來了不小的災難,人人談“年”色變。 后來,人們慢慢摸準了年出沒的規律,并且發現年最怕很響的聲音。于是在年將要到來的那天晚上,全村子的人都守在家里,關緊門戶,不去睡覺,等待年的到來,俗稱“熬年”。當年來到村子,全村的人不約而同會打開家門,拿出鞭炮,敲鑼打鼓,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聲陣陣,年被嚇跑,從此再不改侵襲村落。人們歡天喜地慶祝,把這叫做過年。另有將這惡獸叫做“夕”的說法,所以過年也叫除夕。 除夕那天,會有許多習俗,比方貼春聯,吃團圓飯,守歲等,這些全國各地都是一樣的。但不同地域又有其特定的習俗,展現了當地的特色,有些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北京除夕夜子時是一定要放鞭炮吃餃子的。 并且除夕一天中不同時段都有特定的事情要做,很忙的喲~~ 辰時—巳時(07-11時):貼春聯、門神、“?!弊?,掃除迎新; 未時(13-15時):準備年夜飯和餃子; 掌燈時分(18時左右):闔家團聚吃年夜飯; 戌時—亥時(19-23時):圍爐守歲; 子時(23-01時):放鞭炮,吃餃子。 天津除夕夜要貼吊錢兒 過年我們貼窗花,而天津卻是貼吊錢兒,除夕夜那天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吊錢兒,大街小巷一排排紅色吊錢兒隨風擺動很是好看。所謂吊錢兒,就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寓意“招財進寶”“連年有余”“馬上封侯”等,吊錢兒必須貼在門窗外面的玻璃或者橫欄上,隨著風一起飄動,將一年的好運氣吹進家里。吊錢兒要一直貼到大年初五才能摘除或者損壞,這是為了不讓到手的好運氣偷偷溜走。 東北除夕夜要吃餃子,點長壽燈 在東北,年三十晚上和北京一樣是要吃餃子的,東北人會在少數幾只餃子里放上硬幣、水果糖、花生等,吃到這幾只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就會有好運氣。由于東北冬天氣溫很低,他們也會將一些水果放在外面冰凍,除夕夜拿進來解凍后使用,如凍秋梨和凍柿子,冰凍后的梨汁液充足,團圓飯后吃上幾口,渾身舒爽。 此外,在東北,除夕夜是要點長壽燈的,即家里的燈要徹夜通明,而從大年三十持續到正月十五,每家每戶都要在門口掛上大紅燈籠,且徹夜通明,表示香火不斷,延年益壽的好兆頭。 江西除夕夜要吃魚和雞蛋 團圓飯,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一頓菜肴。各家各戶的團圓飯自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江西,每家每戶的餐桌上一定是要有魚和雞蛋的,寓意年年有余圓圓滿滿。除此之外,在除夕一大早,家家戶戶都會在正門口擺上食物“送佛”,食物要有“六葷”,而中飯過后,仍要在門口“祭祖”。團圓飯過后,大家才開始洗澡,出去一年的塵土,然后守歲。 山東的團圓飯是要在年三十中午吃的 在山東魯北,團圓飯是在大年三十中午吃的,而子夜零點則和北京一樣,要吃餃子。 湖南除夕夜要“朝財進寶” 湖南過年要提前做好金元寶的模型,在除夕夜12點到來之際將金元寶放在門外,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要招財進寶,且財會很早就到來。而湖南人的團圓飯則一定會有雞、肉、魚,并在上面撒滿辣椒粉,寓意連年有余,五谷豐登。的確好有湖南人的特色! 陜北年三十要打醋炭 所謂“打醋壇”,就是在鐵勺上方一塊燒紅的煤炭,拿到房間的各個角落,把醋澆在上面,可以殺菌消毒,也有驅邪的意味。陜北在做團圓飯時,會將饅頭蒸成兔子的樣子,家里的人都要吃一只小兔子,寓意“跑得更快”,此外,還要再鍋里面放上食物,俗稱“照鍋”,寓意一年不愁吃喝。 蘇州除夕夜要等待寒山寺的鐘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边@首詩大家一定不陌生,詩中形容的畫面惹人遐思,寒山寺的鐘聲也讓很多人感到向往。寒山寺無論春夏秋冬,都會擊鐘以分歲,每日子時都會從寒山寺傳出洪亮的鐘聲,被稱作“分夜鐘”。而除夕夜這一天,廣播中也會同時將寒山寺的鐘聲傳播給大家。因此,蘇州人守歲,一定要等待從寒山寺傳來的鐘聲,家家戶戶齊齊燃起爆竹,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此外,蘇州人的團圓飯里會放入熟荸薺,將其從飯中挖出來吃掉,就叫“掘元寶”,泡茶時放兩只青橄欖,就叫“元寶茶”,寓意招財進寶,恭喜發財。 上海除夕夜要合家歡樂 上海的團圓飯一般要吃很長的時間,一家老小齊坐,邊吃邊聊,一直延續到子時,被稱作“合家歡”,這也是忙碌的大家難得的一次休閑齊聚,盡享天倫之樂吧!
四川除夕夜要吃火鍋 四川人喜歡吃火鍋是出了名的,即便是團圓飯,很多四川人也選擇吃火鍋,寓意紅紅火火。 寧夏除夕夜要吃包牙簽的餃子 我們愛在餃子里包硬幣、糖果、果仁等,但寧夏卻喜歡在餃子里包牙簽。當然不是一整根牙簽全部放在里面,他們是把牙簽掰到近兩厘米的長度,埋進餡兒里包好,因為“柴”同“財”諧音,因此吃到牙簽餃子的人來年一定會發大財。 豫南除夕夜子時要吃魚 同上海一樣,豫南除夕夜的團圓飯也要吃很長時間,一般持續到子時,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每家每戶會再加一道菜,那就是魚,寓意年年有余。 臺灣除夕要辭年和“圍爐” 臺灣除夕也是有很多規矩的,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辭年儀式。臺灣很多家都會在客廳供奉觀音,除夕這天,上午要先在客廳換上新的版畫和聯軸,下午進行辭年儀式,和我們的祭祖差不多,即在供桌上供奉五牲給諸神,然后全家祭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禮,感謝祖先和神明這一年來的保佑,并祈求來年的好福氣。此外,在神桌上還要供奉“春飯”,所謂春飯,也叫過年飯,就是在飯上面插上紅紙做的花,給神佛過年食用。最后要燒金紙放鞭炮,辭年儀式才算結束。 臺灣除夕夜的團圓飯要“圍爐”,圍爐其實就是吃火鍋,大家圍坐在圓桌周圍,寓意紅紅火火。 除夕! 你在哪里? 你所在的地方除夕有什么習俗呢? 留言告訴我們吧! -來源- 清華南都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 行動的羊 微信ID xingdongdeyang6666 送我們一縷陽光 迎接新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