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晚年幸福才是真正的完整的幸福,要實現晚年的幸福生活就必須在年輕的時候存下足夠多的錢。 60歲以后,就基本上不能通過工作來賺錢了,晚年的生活費用主要來自年輕時的積累。 每個年輕人,都應該問問自己: 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 一個人應該在35歲左右開始為自己存儲養老金。35歲之前的財富積累主要用于結婚、生子、買房和買車;在35歲之后,隨著事業的穩定發展,收入逐步增加,用于積累的財富也隨之增長,積累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自己養老,次要目的是為了子女的教育費用。 60歲時,應該存儲好未來至少20年的生活費用。 30年后,遇見富足的自己 ▲ ▲ ▲ 復利的力量 ▲ ▲ ▲ 假設你在30歲時有一萬本金,你將這一萬本金進行投資,假設以現在的P2P網貸的年收益率為10%,利用復利的力量,30年后會變成了17.4萬,足足是原來的17.4倍。 是不是不忍心再亂花錢了? 你每省下100塊,利用10%復利的力量,30年后就變成1700塊了,好神奇!看到復利的力量了吧?是不是心潮澎湃,想要馬上存錢? 思維模式的轉變 ——從儲蓄時代到投資時代 從個人收入的角度看,相當一部分人都改變了過去低收入的狀態,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比起資金的募集,如何更有效地通過運作讓資金增值將會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儲蓄的時代正在逐漸轉化為投資的時代。 3 實現無憂人生的五步驟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凈資產情況。 可能你現在有房有車,一副成功人士的姿態,但如果你是貸款買的房和車,那房和車就不算你的凈資產,房和車總價值減去負債之后剩下的那部分價值才是屬于你的凈資產。 其次要搞清自己每月的收支情況。 量入為出,是致富的不二法門,不要再采用“收入-支出=存款”的做法了,要更正為“收入-存款=支出”,要盡可能把你收入的50%存起來,實在做不到,30%,20%,甚至10%也可以,一定要存下收入的一部分。 投資自己——最妥當的投資方式。 年輕的時候我們覺得五六十歲已經逼近人生的終點了,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物質條件的逐步改善,以后的人均壽命會越來越長。 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可以耕耘一生的工作。這個可能比較難,因為有很多工種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時代淘汰。 所以,保持學習的習慣,與時俱進就顯得特別重要。 潛能致富——副業與創業。前面我們提到要找到可以耕耘一生的工作,但假設你現在的工作并不符合這個條件,那么你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愛好和關注領域,嘗試發展一份副業或創業。 我們應該做的: 請務必盡早去實踐。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均壽命的增長,應對退休生活問題的難度會逐漸增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及早為未來做準備,如果感覺時間稍晚,可以通過提高收益率來增加晚年資金,這種做法會有一定的風險,但不必為此過于擔心,因為在你還有收入或是還年輕時,承擔一些風險對你來說是件有益的事。 你要確保自己絕不會做以下這件蠢事:安慰自己“船到橋頭自然直”或是“把握當下就夠了”,然后故意忽略自己對退休生活的不安。 那么,就讓我們從現在起,下定決心,付諸行動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