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行人主營業務及其變化情況 公司主要為電子、生物醫藥及食品飲料等行業的先進制造業企業提供高純工藝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業務包括高純工藝系統與高純工藝設備的設計、加工制造、安裝以及配套工程、檢測、廠務托管、標定和維護保養等增值服務。該領域產業技術涉及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化學、電化學等多種基礎科學和化工、機械、材料、表面處理等多種工程學科,屬于多學科交叉行業。 公司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泛半導體產業(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光伏、LED等)、光纖、生物制藥和食品飲料行業等需要對生產的工藝流程進行制程污染控制的先進制造業。高純工藝系統是保證和提高這些行業產品良率的必要條件,是這些行業生產工藝流程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公司提供的主要產品為高純工藝系統和高純工藝設備,以定制化設計、制造、安裝為主要生產模式,包括公司開發生產的高純工藝系統的專用設備和設計加工的輸送分配管道等。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公司高純工藝系統銷售收入分別為16,223.95萬元、17,908.57萬元、15,739.10萬元、5,905.28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0.22%、88.74%、75.85%、54.48%;高純工藝設備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865.96萬元、1,216.63萬元、3,021.42萬元、4,068.6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4.17%、6.03%、14.56%、37.53%,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高純工藝設備銷售占比的增加反映了公司由工程到工廠的升級過程。同時公司還提供以高純工藝系統為核心的檢測、維護保養等增值服務,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除高純工藝系統和高純工藝設備之外的其他收入的金額分別為1,133.50萬元、1,056.28萬元、1,990.16 萬元、866.2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值分別為5.60%、5.23%、9.59%、7.99%。 二、發行人所屬行業基本情況 (一)行業概述 隨著泛半導體(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光伏、LED等)、光纖、生物醫藥及食品飲料等現代制造業的發展,高純工藝系統行業應運而生。高純工藝系統與廠務動力系統以及尾氣廢液處理系統共同構成了工業企業的廠務系統,為工業企業的核心工藝設備運轉提供支持。 與鋼鐵、機械等傳統制造業不同,泛半導體等現代制造業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朝精密化、微型化方向發展。從第一個晶體管到45納米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制程中的精細加工、精細控制成為生產工藝的關鍵環節。 在幾乎所有和"精細"相關的技術中,雜質對制程的結果都會產生不利甚至極為有害的影響:在極低溫度(-270℃)下,微量的氧和水會變成堅硬無比的固體,成為透平機的天敵;少量的病菌會對手術產生致命的影響;微量的特種元素會改變鋼鐵的性能;空氣中懸浮的顆粒會影響精密加工儀器(陀螺儀)的性能;百萬分之一以下的氧水含量會使大量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報廢。生產工藝對物料、介質的純度要求首先催生了不純物控制技術的發展,隨后以該技術為核心逐步演化成一個完整的實物產品--高純工藝系統,實現整個生產過程的不純物控制。自20世紀70年代起,高純工藝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從光伏、半導體等行業中分離出來,開始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行業發展,并因其在多種不同行業的應用,形成多學科交叉的顯著特點,技術知識涵蓋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化學、電化學等多種基礎科學和化工、機械、材料、表面處理等多種工程學科。 化成一個完整的實物產品--高純工藝系統,實現整個生產過程的不純物控制。自20世紀70年代起,高純工藝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從光伏、半導體等行業中分離出來,開始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行業發展,并因其在多種不同行業的應用,形成多學科交叉的顯著特點,技術知識涵蓋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化學、電化學等多種基礎科學和化工、機械、材料、表面處理等多種工程學科。 衡量高純工藝系統的核心指標為不純度控制級數。最初高純工藝系統實現的純度控制為ppm(百萬分之一)級。隨著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生產工藝對純度的要求逐步提高,純度控制從ppm逐步發展到ppb(十億分之一)及以下。目前,ppb以下級控制技術即量子級不純物控制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半導體集成電路、LED、光伏、生物制藥、醫療、超低溫(超導)等行業,以及精密加工與測試、特殊工況(核反應堆,高純高溫高壓高腐蝕)作業中。 在行業發展上,以不純物控制為核心,行業的發展目標從被動滿足客戶的工藝要求逐步演變成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在源頭上,高純工藝系統行業可以為客戶提供高純工藝介質;在系統建成后,可以將定期檢測服務衍生至7x24小時的不間斷監控、系統運行托管,還可以通過分析數據幫助客戶改進生產工藝。行業價值鏈的擴展為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應用領域上,高純工藝系統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不純物控制技術最初應用在半導體行業。隨著半導體制程工藝的廣泛應用,現代制造業形成了一個泛半導體產業,即皆以半導體制程為產品的制造流程,其中的制程包括如摻雜、光刻、刻蝕、CVD成膜等均需使用相當多的高純度氣體和高純度化學品,從而產生對高純工藝系統的大量需求。隨著不純物控制技術的日益成熟,高純工藝系統在生物制藥等行業也大量運用。 (二)高純工藝系統在主要下游行業中的應用 高純工藝系統目前主要用于泛半導體產業(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光伏、LED等等)和光纖、生物制藥及食品飲料行業,通過控制高純工藝介質(氣體、化學品、水)的純度,以實現其制程精度要求,保障并提升產品良率,下游先進制造行業的高純工藝系統直接影響了工藝設備的運行及投產后的成品率。 1、泛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工藝流程與高純工藝系統的運用 泛半導體行業集成電路制造的核心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摻雜、光刻、刻蝕和CVD成膜工藝環節。 2、高純工藝系統在光纖行業生產工藝流程中的應用 光纖產業鏈分為光纖預制棒制造、光纖拉絲和成纜三個環節,其中光纖預制棒制造是光纖制造技術的核心,其利潤占整個光纖產業鏈利潤總額的70%。光纖技術的每次進步都離不開光纖預制棒制造技術的相應發展。 在光纖預制棒制造工藝中,高純工藝系統能將高純工藝介質(高純特氣、高純大宗氣體、高純化學品、高純水等)和金屬鹵化物提純原料輸送到光纖預制棒制造過程中的芯棒制造、芯棒表面處理、外包層制造等核心工藝環節,從而精確控制光纖預制棒制造過程中的純度,達到工藝精度要求并確保產品良率。 3、高純工藝系統在生物制藥行業生產工藝流程中的應用 醫藥行業中所使用的高純工藝系統主要為制藥用水系統和物料工藝配液系統等工藝系統。在制藥行業中純化水、注射用水都是制藥生產極其重要的原料,而生產流程中的核心工藝和反應步驟都發生在物料工藝配液系統中,所以制藥用水系統和物料工藝配液系統對于制藥企業來說尤為關鍵。 通過微生物控制、粒子控制、細菌內毒素控制,高純工藝系統能確保醫藥企業整個生產工藝流程全程無菌,滿足質量管理要求,確保產品質量。此外高純工藝系統在食品飲料行業中的應用與醫藥行業中的應用需求類似,所需達到的技術要點相似。 (三)行業的市場需求情況及變動趨勢 目前,高純工藝系統行業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泛半導體產業的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光伏、LED行業以及光纖、生物制藥、食品飲料等行業。高純工藝系統是相關制造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8%,相關制造業企業的產能擴張與技術改造需求是本行業需求的主要源泉。基于我國制造工藝與配套產業的不斷完善帶來的市場需求,泛半導體(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光伏、LED等)等制造業的產能重心將逐步向我國轉移;在醫藥行業領域,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醫藥衛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1年衛生部頒布了GMP新標準,給予現有制藥企業不超過5年過渡期,明顯拉動了制藥企業對廠房設備等改造及新建的投資需求;隨著技術創新的加快及資本大量涌入,產品生命周期和企業技改周期都將明顯縮短,新技術新產品的迅速涌現與普及將催生大量的生產設施新建與改造投資需求。 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基礎能力為重點","促進制造業朝高端、智能、綠色、服務方向發展"。高純工藝系統行業的下游各行業均以精密、高效作為重要發展目標,符合國內制造業產業升級的方向,受國家產業政策積極扶持。 因高純工藝市場與固定資產投資存在緊密關系,社會建筑安裝工程規模和設備購置固定資產投資與高純工藝市場的規模直接相關。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4 年至2015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長迅速,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0.77%。高速增長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推動著中國建筑安裝的迅速增長,2004 年至2015年,中國建筑安裝業總產值年復合增長率達23.95%,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復合增長率高出約9.81%。2004 年至2015年,設備購置固定資產投資年復合增長率達22.10%,2015年,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55.16萬億元。 高純工藝系統行業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泛半導體產業的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光伏、LED行業以及光纖、生物制藥、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需求,因此選取報告期內公司業務涉及到的下游行業且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先進制造業,以其市場需求情況及其變動趨勢來說明高純工藝系統市場需求及變動趨勢情況。 現選取高純工藝系統行業涉及到的主要下游行業且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先進制造業的市場需求情況及其變動趨勢來說明高純工藝系統市場的整體需求及變化趨勢。 1、半導體(集成電路IC)產業 半導體產業產品更新與需求形成互動,推動半導體產業持續增長。未來幾年半導體行業將面臨更大的技術挑戰,同時蘊含巨大的市場需求,預計半導體產業的銷售總額將保持逐年上升的趨勢。 國際半導體行業主要由美國、日本、歐洲、韓國引領,現階段在電子制造業轉移和成本差異等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亞太地區轉移趨勢明顯,基本路線為美、歐、日向韓國、中國臺灣及大陸地區轉移。隨著行業的發展,產業鏈上IC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各環節的技術難度不斷加大,進入門檻不斷提升,產業鏈呈現專業化分工趨勢。 隨著國家戰略的重視和技術的積累,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快速發展,并呈現更加專業化、均衡化的發展勢頭。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3,609.80億元,同比增長19.7%。同時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個產業銷售額分別是1,325億、900.8億和1,348億。設計和制造環節增速快于封裝行業,占比進一步上升,產業結構更趨于平衡。 2、光伏產業 據預測,太陽能光伏發電在21世紀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因此太陽能光伏產業具有較好發展前景,其在能源領域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中國已是全球太陽能電池的最大生產國,但國內光伏行業存在核心技術薄弱、原料與市場"兩頭在外"等問題,低層次重復建設嚴重,企業定價權與抗風險能力較差。2011年以來,受到個別國家對于光伏發電補貼政策調整以及歐洲國家債務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光伏行業遭受了一定的沖擊,產品價格的下降使國內部分企業虧損嚴重,行業發展遭遇"寒冬"。但是,太陽能"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其長期發展趨勢并未改變。 國家能源局《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多個政策規劃指標:在規模上要求:"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年度總投資額約2,000億元。太陽能熱利用集熱面積保有量達到8億平方米,年度總投資額約1,000億元。"另外,國家能源局對光伏產業的國產化率要求:"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和輔助材料國產化率達到90%,掌握光伏并網、儲能設備生產及系統集成關鍵技術,逐步實現光伏生產裝備國產化、智能化和全產工藝一體化,高效設備具備產業化能力。"目前,我國已推行"太陽能屋頂計劃",并從財政和建設領域上進行政策扶持,國內多個省市根據"十三五"規劃也相繼出臺了光伏行業補貼政策,推動國內太陽能市場需求。2016年,國家能源局、發改委、工信部先后發文,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為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固定資產投資額有望回升,并保持一定增長。 3、LED行業 LED行業從產業結構來看,上游為外延及芯片生長制造、中游為芯片封裝,下游為LED應用;從產品應用來看,主要分為LED顯示、LED背光、LED照明等方面;從全球區域分布來看,全球LED供應占有率較高的是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比重占全世界前三,分別為24.2%,23.6%和18.8%。2014年來,全球LED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市場滲透率大幅提高。據Strategies Unlimited權威咨詢機構統計,2015年全球LED市場規模達到196億美元,同比增長35.17%。 隨著中國LED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LED市場快速擴大,總體規模和市場滲透率大幅增加。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LED產業規模達到3606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上游芯片產值為142億元,同比增長35.24%,中游封裝產值為484億元,規模增長趨穩,同比增長20%,下游應用市場規模增長明顯,為2,493億元,同比增長21%。 《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技術支柱產業";同時,"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水平,發展智慧城市"。節能環保和智慧城市的提出對LED照明和LED顯示屏和背光產業提供了更加好的發展契機,支持了LED產業的高速發展。由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LED產業的發展,近幾年LED投資規模總體較大。受未來節能減排的政策利好帶動,LED產業投資總體保持旺盛態勢。 4、液晶面板(LCD)制造業 液晶面板主要應用領域是智能電視顯示屏和平板電腦顯示屏。全球液晶面板制造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美國四個主要生產基地,中國大陸地區正在成為全球第4個液晶面板制造中心。到2020年,液晶面板仍將是主流的顯示技術。 據賽迪智庫《智能電視產業發展白皮書(2015版)》數據,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近幾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市場份額增加,從產能擴展、出貨增加以及出口提升等三大部分可體現出中國市場地位提升的趨勢。 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吸引了全球的LCD投資資金。2009年,中國液晶面板產業規模達到2,020萬片,同比增長35.6%。在液晶模組方面,從90年代末期開始,國外廠商便將液晶模組制造轉移到中國。在國外大廠紛紛建立模組制造工廠的同時,國內電視企業也開始向上游產業鏈延伸,中國企業積極投資,布局高世代LCD面板線的生產。自2009年以來,我國圍繞玻璃基板、高世代液晶面板線、模組與整機一體化以及相關產業配套的總投資規劃超過2000億元,我國正在加速對先進生產線的投資力度。截止到2016年7月,已有8條8.5代及以上的高世代LCD面板線在中國投產,中國成為投資全球高世代線產線建設最為活躍的國家,為全球新型液晶顯示設備和原材料提供了主要市場。隨著智能終端產業快速發展,在多條產線建設和龐大下游市場的多重作用下,中國大陸地區對全球顯示面板產業發展的影響力還將不斷加大,中國新型顯示產業整體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5、光纖 光纖產業受骨干網光纖化和互聯網泡沫驅動于2000年左右形成了第一波光纖光纜的需求高漲。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后,全球光纖需求從2001年的1.1億芯公里下降到2003年的5,500萬芯公里,隨后開始漫長的復蘇之旅。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相繼開始了FTTx的建設,推動了光纖市場的初步復蘇。據英國大宗商品研究集團于2015年統計,2014年全球光纜需求量為3.12億芯公里,預計2015年全球光纖需求量為3.64億芯公里。光纖制造商在2016年將針對光纖需求的預期增長,繼續投資或擴大新的光纖制造設施。 在3G、FTTx、"三網融合"等因素的持續推動下,我國光纖光纜市場需求十分旺盛。2009年隨著我國3G牌照的正式發放,該年度運營商對通信設備的投入大幅增長使得我國光纖光纜市場較上年增長了80%以上;2015年,我國光纖需求量大幅提高,主要是因為該年4G網絡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各處基礎設施快速完善。根據CRU的統計數據,2015年中國市場光纜需求增長42.55%,預計2016年中國光纖生產量和光纖預制棒生產量將繼續增長,仍將是全球光纖市場的主要推動力。 在國家對通信行業的政策支持下,我國光纖通信制造行業的投資保持快速增長,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2012到2014年,全國光纖制造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長27.4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13.6%。此外,光纖光纜制造業隨著下游行業通信及信息產業等重要投資領域的發展,其投資額在未來幾年將逐漸遞增。 生物醫藥行業是高技術含量的朝陽產業,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巨大。2005-2012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銷售收入呈穩定增長態勢,2012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853億元,占醫藥制造工業總產值的10.20%,比上一年高近1個百分點;2014年增速為17.97%。預計未來幾年內,生物醫藥制造行業年平均增長率為15%左右。 三、發行人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 1、發行人的市場占有率及未來變化趨勢 公司所處行業在我國系新興行業,國內尚未成立統一的行業協會,市場上可獲得的行業公開數據不充分,對行業內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等數據缺乏權威的第三方統計資料。 2、本公司目前在國內A股市場未有可比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與發行人在主營業務、主要產品及應用領域方面存在較大差別,無可比性。因此,發行人目前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中未有可比上市公司。 四、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 2016.06.30 2015.12.31 2014.12.31 2013.12.31 資產負債率(母公司) 50.13% 51.37% 46.79% 50.22% 流動比率 2.34 2.18 2.18 2.13 速動比率 1.87 1.73 1.66 1.54 每股凈資產(元) 1.74 1.59 1.48 1.33 項目 2016年1-6月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存貨周轉次數(次/年) 0.95 1.70 1.48 1.69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次/年) 0.43 0.95 1.03 1.26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萬元) 3,636.54 3,691.96 3,783.65 3,666.29 利息保障倍數(倍) 7.65 3.36 5.72 12.91 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0.12 0.01 0.29 0.03 (元) 每股凈現金流(元) 0.02 0.00 -0.14 0.11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除外) 0.07% 0.09% 0.15% 0.10% 占凈資產的比例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9.19% 7.40% 12.06% 12.68%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5.13% 6.57% 10.41% 10.6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5 0.11 0.17 0.16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0.15 0.11 0.17 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