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了凡四訓》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以個人經歷現身說法訓示子孫的家訓,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組成。 《了凡四訓》的重點是“改過”“積善”,對后世影響深遠,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后,推崇備至,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 在書中,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兒子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這本書,值得所有想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研讀、體悟。 一、《了凡四訓》的根本:命運可以改變 1、袁了凡,一個改變了自己命運的奇人 袁了凡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袁了凡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 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袁了凡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來,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說:“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 云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隨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這正如《了凡四訓》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那么如何去做,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2、八字真言:命由我立,福由我求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們的命運不是上天注定的,它始終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才是命運的主人,命運是可以創造和改變的。造命的是天,而立命的是我。只要努力多做善事,廣積陰德,就能求福造人。 袁了凡的經歷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一點,因此我們要建立改變命運的信心。人若能為“厚”,即待人厚道,處處為他人著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個人若為“薄”,即對人刻薄,心胸狹窄,起心動念都為自己的利益,必將遭致災禍,即使眼前有福報,福也會折損消亡。 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不斷積累自己的錯誤,這些錯誤形成一個“勢”或者說“氣場”,這些惡“勢”不斷蠶食人的好運。但事實上人們都明白自己的錯誤,但卻沒有勇氣、沒有決心去改正,這也正是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放縱自己的原因,他們無力控制自己錯誤的習慣。 佛教認為,宇宙中萬事萬物的生起,都是業力感召而成。因此,眾生的生死輪回、善惡報應都是由自己的業力所感召。我國古代也早就有“相由心生,相隨心改”的說法。因此,要一心一意培養善良之心,多行善事,這種光明正大的心念就會主導人的身心,邪惡的念頭就無法乘虛而入了。 最好做到剛一萌生邪念就有所覺察,剛一覺察就立刻撲滅,這樣就不會犯下過錯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應該退而求其次,在想清楚道理之后對錯誤加以改正,同時要經常反省自己。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在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心發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由之而起的,也是一個光明正大的前程。這就是改變命運的真諦。 二、《了凡四訓》五大智慧 綜上:品讀《了凡四訓》,定能走出生活與情感中的種種陰霾,并能發無上慈悲心,成為生活中的強者,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成為一個通情達理的智者。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