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畫譜是相對于單一品種的專題性畫譜而言,集不同的國畫品種如山水、花鳥、人物以及題詩和解說內容于一本,圖文并茂。早期的畫譜編排比較單調,系統性也差,到清代《芥子園畫傳》問世,畫學譜式才正式形成并趨于完善,成為初學中國畫的啟蒙教程。
1.顧氏畫譜
《顧氏畫譜》為明代顧炳編輯,所收錄作品是顧氏摹仿歷代名畫家的繪畫作品而成,因此書名為《顧氏畫譜》,又稱《歷代名公畫譜》。
畫譜以時代為序,輯錄了從東晉的顧愷之迄明代唐寅等人,共計一百零六位名家的優秀作品,這些名畫,因年代久遠,幾經滄桑,有的已經散失,幸好有了顧炳精心編繪,集當時古今名畫于一冊,我們如今還能得以“逡巡于方冊”,賞鑒和臨摹。
傳送門,點擊欣賞:
顧氏畫譜(1) 顧氏畫譜(2) 顧氏畫譜(3) 顧氏畫譜(4)
2.唐六如畫譜
《唐六如畫譜》又名《唐解元仿古今畫譜》。傳為唐寅摹畫,實出曹羲(有光)、陳裸、宋旭等人手筆。 計四十八圖, 山水、人物、花鳥、走獸都有。從這本畫譜中,可吸收技法與布局上的精于巧思,以及熟練豐富的用筆變化。
傳送門,點擊欣賞:《唐解元仿古今畫譜》(上)(下)
3.十竹齋書畫譜
《十竹齋畫譜》八卷,明胡正言輯選,明高陽、凌云翰、吳士冠、魏之璜、魏之克、胡宗智、高友及行一和尚等同校。胡正言、汪楷等刻。《十竹齋畫譜》屬于畫冊性質,兼有收錄名畫講授畫法供人們鑒賞和臨摹的功能。分為《書畫譜》《墨華譜》《果譜》《翎毛譜》《蘭譜》《竹譜》《梅譜》《石譜》等八大類,收入胡正言本人的繪畫作品和復制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每譜中大約有20幅左右的畫,每幅都配有書法極佳的題詞和詩,總共180幅畫和140件書法作品。
傳送門,點擊欣賞:《書畫譜》 《墨華譜》 《梅譜》 《果譜》 《石譜》 《翎毛譜》 《竹譜》 《蘭譜》
4.芥子園畫傳
《芥子園畫譜》,又稱《芥子園畫傳》,中國畫技法圖譜,誕生于清代。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曾在南京營造別墅“芥子園”,并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編繪畫譜,故成書出版之時,即以此園名之。
近代畫壇認為,學習傳統繪畫必須要從《芥子園畫譜》入手,就如同學詩一定要熟讀《唐詩三百首》一樣。這是一部初學傳統繪畫技法的教科書,從這里入畫門,可以學習用筆、寫形、構圖等基本技法,可以體會到古人作畫技法的優秀傳統。
傳送門,點擊欣賞:吳蓬臨《芥子園畫譜》圖片目錄鏈接
5.三希堂畫寶
《三希堂畫寶》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由九思齋主編選的一本反映中國古代傳統繪畫藝術的資料書,全書分為山水、人物、仕女、翎毛花卉、草蟲花卉、石譜、梅譜、蘭譜、竹譜、菊譜等幾大部分。作品精選了古代人物繪畫的精品,逐一論述示范,再配以其源流、基本技巧說明,展示了古代繪畫的全貌。
傳送門,點擊欣賞:
三希堂梅譜(1) (2)(3)
三希堂菊譜(上)(中)(下)
三希堂蘭譜
6.古今名人畫稿
《今名人畫稿》比《三希堂畫寶》簡易,只選取名家作品的畫稿,無文字注解。全書三集,收錄宋、元、明、清各代名家名作,包括山水、人物、花鳥、走獸、蘭竹等不同的畫種,多為平實秀整之作,便于學畫者入手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