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講了齊、晉兩國,這兩個諸侯國可以說是根正苗紅,一個是姜太公(周武王親家)被封的地方,一個是周武王因桐葉封弟這樣一句玩笑話而分封給弟弟的國家。 而楚國呢? 楚國國姓為“羋”,熊氏。大名鼎鼎的羋月、屈原、白起就是楚國人。 羋姓出自黃帝第八代子孫季連,季連是上古時期的羋熊族部落首領,當時各部落流行姓氏圖騰,季連領導的部落以鳳凰作為姓氏圖騰,因此部落得羋(mǐ)姓,熊氏。所以,季連是羋姓的得姓始祖,楚國君主把季連尊為始祖。(現在人經常用“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來形容湖北人聰明,不造跟楚人部落姓氏圖騰鳳凰是否有關系) 楚國國姓:羋 楚人(羋熊部落)最初的根據地在河南新鄭,到了夏朝,由于中原各部落之間不斷沖突,楚人被迫從黃河中原地帶南遷到荒蕪和沒有開化的長江邊上(湖北荊山一代,后被封為楚國),跟當地的蠻俗文化融合(當時南方還是蠻荒之地,沒被開發,被認為是野蠻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后來的中原華夏族視之為“楚蠻”、“蠻荊”,楚人亦毫不隱晦地自稱為“蠻夷”。(所以,蠻夷、楚蠻、荊楚指的就是楚國。) 商周時期杰出的政治家鬻熊 商朝末年,羋熊族部落首領鬻熊(念Yù Xióng)投奔周文王,這時他已經90歲了,成為周文王的火師(祭祀時持火之人),據《史記》記載:“鬻熊子事文王”,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鬻熊如同兒子般侍奉文王。可見楚國的始祖,可見楚國君主的祖先鬻熊對周文王的恭敬程度。 到了周成王(周文王孫子、周武王兒子)時,成王感念前代功臣鬻熊的功勞,于是封鬻熊的曾孫熊繹(念yì)為子爵(周朝最低的一種爵位),在荊山一代(今湖北西部)建立了荊國(最初的楚國),建都于丹陽(楚國最早的國都,今湖北秭歸,也有說今枝江等其他地方,楚文王牽至郢都(今湖北荊州)),楚始建國。所以,現在的湖北又被稱為荊楚大地。 丹陽--郢都 PS:用現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創業初期,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楚人在立國之初是相當貧窮的,有個著名的典故——鄀(ruò)國盜牛(又稱:楚人偷牛),講的楚國遷到封地丹陽后,建立了祭祀祖先的宗祠,可是沒有用來祭祀的貢品,不得已到附近的小國家鄀(ruò)國去偷盜一條還沒長角的小牛,又怕鄀國人找上門來,所以連夜宰殺了祭祀祖先,直到今天,楚人祭祀都還在夜里進行。這足以見得楚國建國之初的貧困狀況。 鄀國盜牛 在這之后,楚國國君熊繹帶領國人開始了“篳路藍縷”(念bìlùlánlǚ)的艱苦創業。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意思是楚國人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因此,我們常常用篳路藍縷成語來形容創業的艱苦。 篳路藍縷 楚國后來不斷擴張,到了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陜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國土面積達15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萬,成為當時最大的諸侯國。 戰國時期楚國疆域圖 PS:創業成功后,努力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九袋師爺(ID:historyfollowme) 大視角解讀歷史,用心講好每一個故事 搜索“九袋師爺”或“historyfollowme”即可關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