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風景如畫的古運河畔,融展覽館、影視館、全景畫館于一體,整個建筑氣勢雄偉,莊嚴肅穆。參觀第一展廳:光輝的預幕戰開始,第二展廳:輝煌的臺兒莊殲滅戰,第三展廳:臺兒莊大捷的巨大影響,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大型全景畫館。
臺兒莊大捷,又稱臺兒莊戰役、臺兒莊會戰和血戰臺兒莊。1938年3月至4月中旬在山東省南邊臺兒莊與意圖由山東分兩路進攻徐州的日軍師團精銳進行的戰役,日軍第5師團板垣征四郎主攻臨沂,第10師團磯谷廉介主攻滕縣、臨城、臺兒莊

這場戰役是抗日戰爭中徐州會戰的一部分。此次大捷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消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同時,也有數萬華夏英雄兒女為國捐軀。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田鎮南、康法如、 關麟征、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名將火線指揮

電影《血戰臺兒莊》全面地反映了中國軍隊的全面抗戰。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及戰場舊址可供參觀、憑吊。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余人,斃傷日軍約2萬余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臺兒莊大捷,又稱臺兒莊戰役、魯南會戰或血戰臺兒莊。臺兒莊戰役的起止時間有幾種說法,一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戰役由滕縣戰斗、臨沂附近戰斗、臺兒莊戰斗和日軍的潰退,中國軍隊的追擊作戰等部分組成。
臺兒莊會戰是在抗戰初期日軍大舉進攻和中國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動下發生的。當時,日軍攻陷了南京,急欲打通津浦線,奪取徐州,然后循隴海線西進,取道鄭州南下,占領中國抗戰的中心城市——武漢。為了阻止日軍的進攻,中國軍事當局調集了七八萬軍隊,于1937年10月12日任命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節徐州,指揮津浦線的防御戰。
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改變了國際視聽,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后,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田鎮南、關麟征、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將領指揮。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赴前線,臺兒莊是山東省嶧縣的一個小鎮(今屬棗莊市),位于津浦線臺棗(莊)支線及臺濰(坊)公路的交會點,扼運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門戶,在軍事上有著重要的地位。1938年3-4月,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在這里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會戰,擊敗了日軍兩個精銳師團,取得了震驚世界的輝煌勝利。因為這次會戰的地點在臺兒莊,故稱為臺兒莊會戰。
臺兒莊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重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在歷時近半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6萬人,傷亡、失蹤7500人,殲滅日軍1萬余人。它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兇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必勝信心。(引自人民網:《抗戰經典戰例:臺兒莊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