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苓桂術甘湯的功效與作用,苓桂術甘湯的禁忌,臨床醫案 | 道醫網

     中醫緣的圖書館 2017-02-14

    【原文】
    1. 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67)
    2.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金匱要略》第十二篇)
    3.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金匱要略》第十二篇)

    【組成】
    茯苓12g 桂枝10g 白術6g 炙甘草6g

    【煎服】
    水浸20分,煎30分,約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功效主治】
    陽氣損傷,心下停飲。癥見心下逆滿,胸脅憋悶,心悸,咳嗽,短氣,頭重眩暈,脈沉緊者。

    【加減運用】
    1. 脾虛者,加人參
    2. 痰多者,加陳皮半夏
    3.短氣不得平臥者,加干姜細辛五味子
    4. 眩暈甚者,加澤瀉
    5. 驚悸者,加龍骨牡蠣

    【禁忌】
    口苦、喜冷者,忌之。

    【類方】
    1. 真武湯:同為溫化痰飲,治療水腫、小便不利之方。不同者,真武湯證屬腎陽虛水邪泛濫,臨床可見肢冷畏寒,心下悸,身瞤動;苓桂術甘湯證為脾陽虛水停心下,表現有心下逆滿,惡心嘔吐,起則頭眩,胸脅支滿。
    2. 苓桂味甘湯:同可治水飲上沖。不同者,苓桂味甘湯證沖逆較急,癥見氣從少腹上沖胸咽,面熱如醉,甚者上至巔頂。方中桂枝增一兩,并加五味子收斂,可知沖逆之甚之急。
    3.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為治寒濕附腰,癥見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之方,二方三藥相同,僅桂枝干姜之異,旨在燠土勝濕也。
    4.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各二兩,炙甘草一兩,生姜三兩)同可治胃內停水之厥、心下悸、心下脹滿、嘔吐清水。然從藥量可知,其陽虛、水飲程度皆較之為輕。
    5.苓桂甘棗湯:為下焦宿水、上凌于心之治方。癥見臍下動悸,欲作奔脈。方中茯苓、桂枝用量分別比苓桂術甘湯多四兩、一兩,可見水飲與沖逆程度均較之為甚。

    【臨床運用】
    1.治胸滿支飲上沖、目眩及瞼浮腫者。(《眼科錦囊》)
    2.胃水常引發目疾、赤痛而多眵淚,本方加車前子奇效。(《傷寒論今釋》)
    3.神經性心臟病、慢性肋膜炎之積水、氣逆、小便不利、神經性高血壓、頭暈目眩、眼結膜炎、慢性濕性胃卡它、輕微腳氣等。(《古方臨床之運用》)
    4.冠心病。癥見心胸痛,心悸短氣,夜間氣上沖咽,水滑舌,脈沉弦結。(《劉渡舟驗案精選》)
    5.消渴。伴小便清長,苔白膩,脈濡數。(《吉林中醫藥》1992;1:28)
    6. 便秘。伴氣上沖,眩暈,浮腫,小便不利,舌胖淡,苔水滑。(《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77;1:22)
    7. 合四物湯治新產后感寒咳嗽。其舌胖白潤,脈細數而滑。(《治驗回憶錄》)
    8. 喘息。伴氣上沖逆,咽喉窒塞,畏寒,痰如浮沫,二便艱澀,面赤足冷。(《謝映廬醫案》)

    【淺議】
    此溫化痰飲、補心脾、降沖逆之方。臨床使用以心下逆滿,氣上沖逆,胸脅支滿,眩暈,心悸,小便不利,舌質淡潤,脈象沉弦為目標。

    《醫宗必讀·痰飲》云:“水精四布,五經并行,何痰之有?唯脾土虛濕,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膈,淤而成痰。”痰、飲、水、濕,同源而異流,皆屬脾土虛弱、水液代謝失調之果。因停聚部位不同,體質強弱不同而表現各異。針對水飲得陽則化,得溫則行之特點,溫藥和之為其治療大法。仲圣用本方救治吐、下后,心脾陽氣被伐之證。蓋心陽虛則坐鎮無權,不能行陽令致寒水上逆;脾陽虛則土不制水而聚積中焦。究之臨床,不必限于誤治,凡陽氣虛弱,水飲為患,臨床表現面色黃暗或黧黑,心下逆滿,氣上沖胸,頭悶眩暈,胸腹脹滿,腹中漉漉,心悸短氣,喘息咳嗽,痰多清稀,晨起瞼腫,小便不利,小便清白,大便溏薄,口中和,舌胖大,舌質淡嫩,水滑苔,脈沉弦或沉遲,診腹軟弱,胃脘脹滿,有振水音,或虛里動氣者,皆可用本方治療。方中茯苓益脾養心,能補能滲,桂枝溫陽化氣,平沖降逆,白術健脾燥濕,培土制水,甘草補中健脾,伍桂枝(即桂枝甘草湯)為心陽受損之救誤方。四藥合用,溫陽化氣、健脾利水,為治痰飲水濕之卓效方。

    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為脾胃虛寒,水飲上逆之癥,具有時發時止,靜臥時輕,起立則重,入夜較劇,遇寒
    益甚之特點。并有納呆,飯后脘脹、疼痛,惡心,嘔吐痰涎,腸鳴泄瀉,胸悶憋脹,動則短氣心悸,背寒如掌大,舌質淡嫩,舌苔水滑,脈偏弦,或沉弦等癥狀。喻昌曰:“波撼岳陽樓。”余和之曰:“水漫金山寺。”皆水飲之形容。沖甚者可加龍骨、牡蠣,陳修園云:“痰,水也。隨火而上升,龍屬陽而潛于海,能引逆上之火,泛濫之水下歸其宅,若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故不論胃源性眩暈,抑或耳源性眩暈,抑或椎底動脈供血不足之眩暈,用之皆宜。

    氣上沖逆,證如奔豚,臨床常見三種證型:一系水飲,多從心下、或臍下上沖至咽、至頭,兼見眩暈嘔吐、小便不利,診腹見脘腹脹滿,如囊裹水,或擊之有振水音者,苓桂術甘湯證也。二乃肝火,因情志不遂,肝氣郁結,郁久化火沖逆,多由臍左上沖,伴有胸脅苦滿,心煩易怒,腹肌攣急,口苦,脈弦等郁火癥狀者,奔豚湯證也。三為腎虛,臍下上逆,伴有腎虛證狀,如腰脊酸痛,眩暈耳鳴,腹肌柔軟,喜按壓,多發于臨晨或饑餓之際者,此腎氣丸證也。

    水氣止后,善后之治甚為重要。因心脾腎不足,水氣仍可復聚、再興。張景岳云:“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補天能手。”故需服理中丸、腎氣丸一月左右,同時宜少肥甘,節晚餐,忌寒涼等飲食調理。

    【苓桂術甘湯醫案】

    1. 奔豚

    盧某,女,65歲。自小每覺腹中仿佛有豚奔撞,鄉人呼之腎氣也。云母所遺傳,其母一生多腎氣。著冷、饑餓皆可誘發,溫熨、按摩,癥可緩止。沖逆則胸背滿痛,頭悶眩暈,心悸汗出,納呆嘔惡。作胃鏡檢査:淺表性胃炎。曾疑冠心病,多次心電圖檢查,呈正常狀。上月單位組織體檢,適逢奔豚發作,心電圖提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立秋后,沖逆時輕時重,從未休停。心下嘈雜,茶飯無心,大便二三日一行,質軟不暢。背畏寒,夜尤甚。口干,不欲飲。望其面色萎黃失澤,形體瘦弱,舌淡紅,苔白膩。診得脈沉弦,心下水聲漉漉,有壓痛,痛位移動,臍上、當臍、臍下悸動筑筑。

    觀其脈癥,心下留飲也。病久不瘥,中陽虛弱,水飲留聚,犯胃則心下逆滿,惡心嘈雜;凌心則氣上沖胸,心悸汗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上擾清空,則頭悶眩暈。背寒如掌大,子夜尤劇,皆陰盛陽虛、水飲泛濫之象也。治當溫陽化飲,健脾降逆,擬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湯:

    茯苓30g 桂枝30g 白術30g 炙甘草6g 半夏10g 生姜10g 五劑

    二診:沖逆大減,知饑思食,頭悶心悸幾失。再作心電圖,未見ST段下移及T波低平。仍背寒,大便不暢。腹診震水音消失,舌脈同前。留飲已去,奔豚小伏,擬桂枝加桂湯加味:

    桂枝30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附子30g 薤白15g 白術30g 人參10g 三劑

    2. 痰飲咳喘

    邱某,女,83歲。咳嗽喘息50余年,長期服哮喘寧(三無產品),不可少缺。久之,體胖、血壓升高等激素反應癥狀相繼而至。后停此藥,請余調治,幾年中咳喘甚微。近感冒,夙疾復起,于2007年4月17日診之。咳嗽喘息,痰多白沫,吐唾不爽,不得平臥。不發熱,不鼻塞,涕多清稀。惡寒,背冷如掌大。胃時痛,腹中氣上沖逆,納少,口干苦,思飲、不思冷,消化遲鈍。小便頻數,或咳則遺尿,大便五日未行。望其面色微暗、浮腫,舌淡紅,苔薄膩。診得脈浮略數、偶結,腹膨隆、松軟無壓痛,腿脛水腫、壓之成凹。

    脈證觀之,此外有表寒、內有痰飲之小青龍湯證也。口苦思飲、脈數,為飲化熱。治當解表化飲,兼清邪熱,仿小青龍
    石膏湯,黃芩易石膏,以其口苦也。

    麻黃6g 桂枝4.5g 白芍4.5g 干姜6g 細辛6g 五味子6g 半夏10g 甘草4.5g 黃芩4.5g 二劑

    二診:汗未出而惡寒止,咳嗽、面腫減,痰仍多,倚息不得臥,腹中氣逆,背仍寒,舌淡紅,苔白膩,脈弦結。表證已解,所見咳喘、氣逆、背寒皆痰飲為患也。痰飲者,“脾虛中陽不運,水停為飲”也,雖云脾虛,然不可專補,當溫藥和之、化氣行水。擬:

    茯苓15 g桂枝15g 白術10g 炙甘草6g 杏仁10g 干姜10g 細辛10g 五味子10g 三劑

    三診:喘咳大減,痰亦少,可平臥。胃納不馨,食后噯逆多,大便日一行,便后腹中空虛不適,進食少許始安。此痰飲雖化,猶未盡也,中虛待補證象已露。擬:

    上方加人參10g 五劑

    四診:咳喘偶作,納化好轉。足微腫,背仍寒,舌苔仍白膩,脈弦結。年老氣衰,中陽一時難復也。擬:

    茯苓15g 桂枝10g 白術30g 人參10g 附子10g 炙甘草10g 十劑

    3.眩暈

    段某,女,39歲,市石英廠干部,1986年4月22日初診。素體壯鮮病,前日下班歸來,猝然眩暈不支,呈陣發性發作,發時惡心嘔吐,吐出物為清水,為痰涎。身畏寒,手足冷,飲食不思,腸鳴漉漉,大便正常,小便不利。望其面腴體胖,精神萎靡,舌淡紅,苔薄白。切得脈象沉細,右手弦。腹診無壓痛。

    脈證分析:患者腰不痛,耳不鳴,知非肝腎虛損;頭不痛,心不煩,亦非肝陽上亢。考《金匱要略·痰飲》篇云:“脈偏弦者,飲也。”《普濟方》亦云:“頭眩欲吐,心中溫溫,胸中不利,但覺旋轉,由此痰飲。”所論與本案嘔吐痰涎,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及小便不利,右手弦脈,正相符契,屬痰飲無疑。治當健脾化飲,溫藥和之。擬苓桂術甘湯合澤瀉湯加味:

    茯苓30g 桂枝10g 白術15g 炙草6g 澤瀉15g 半夏15g 二劑

    二診:眩暈減輕,仍畏寒肢冷,頭腦沉悶,舌淡紅,苔白微膩,脈來沉弦。藥已中的,原方更增溫化之品,以求速愈。

    茯苓30g 桂枝10g 白術15g 炙草6g 半夏15g 澤瀉15g 附子10g 三劑

    三診:眩暈再未發作,嘔吐亦隨之消失,胃納增,腸鳴止。唯微畏寒,手足不溫,原方更服三劑。并囑飲食調理,保健脾胃,以絕痰飲之源。

    ——本文摘自《經方躬行錄》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另类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 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欧美性群另类交| 人妻少妇邻居少妇好多水在线|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精品中文人妻中文字幕|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午夜在线观看成人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不AV麻豆|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二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超碰无码最新上传|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欧美全黄成人片|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不卡|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区|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国产亚洲AV电影院之毛片|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软件下载|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 91精品国产午夜福利| 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日产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一个人免费视频WWW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偷拍|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婷| 又粗又硬又黄a级毛片|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爱情岛亚洲AV永久入口首页|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