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這部劇,老實講,條姐并不是很想跟你們分享,尤其在情人節這天。 因為,它太赤裸了,赤裸到讓我惶恐。 每個離鄉背井在大城市闖蕩的女青年,包括男青年,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一部分。 豆瓣網友@Birbirbirdie: 啊,意外地讓漂在北上廣的我們有共鳴。
豆瓣網友@凌奧幸: 情不自禁代入當年18歲的自己。
名為《東京女子圖鑒》的這部日本網劇,每集只有20分鐘,走馬觀花,拍了一個小鎮姑娘從少女到中年的故事。 豆瓣評分8.5。
劇中的城市,是東京,也是北上廣;是銷金窟,也是銷魂地。 小鎮姑娘阿綾,夢想是成為“被羨慕的人”。
她有一個生在東京長在東京的母親——母親年輕時拋棄繁華大都市,跑到小鎮成為腌菜的小鎮婦女,這樣“毫無野心”的行為,阿綾從小就十分不解。 不理解母親,也不理解同學,不理解家鄉的一切。
可她想抓住的東西是什么呢? 是生活方式雜志。是雜志上光彩照人的女人。是彩頁上,作為生活方式出現的那個東京。
用王小波的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那年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愛,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
于是,她在地方大學畢業后,選擇了獨自一人闖蕩東京。 我想,所有飄在北上廣深的青年男女看到這里都會被觸動吧。 有一種說法,是說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活在自己眼光里的人,活在愛人眼光里的人,活在他人眼光里的人。 “想要被別人羨慕”的阿綾是第三種。 但又有什么問題呢?她只是想往上攀爬、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已啊。 剛到東京的時候,像所有的北漂一樣,她手頭拮據,基本上一無所有,只能住在一個叫三茶的老平民社區。
三茶是個好地方,到處都是賣美味小吃的小店,居民安居樂業,十分幸福。 她覺得這里“恰到好處的時尚,恰到好處的俗氣, 就像現在的我。” 阿綾在這里認識了她在東京的第一任男友直樹。
剛認識直樹的時候,她想,這是一個像三茶一樣的男人,是最理想的男人。
但是,她很快就想要更好的了。 同事這么描述職場女性:“職場女性有兩種:一種是覺得自己賺錢不多,還不如打扮得漂漂亮亮把所有空閑時間都用來聯誼,早點把自己嫁掉;一種是平時對外表要求不高的職場精英。” 阿綾不想成為其中一種,她兩種都想成為。 欲望對阿綾來說,不只是思維習慣,更是人格的重要構成部分。 職場上,她已經晉升成為了品牌經理。住所和男友,也必須往上提高一個層次才是。
新男友是大商業公司的精英。土生土長的東京人,家里有豪宅,屬于阿綾這樣的普通人努力奮斗30年,才能趕上人家起跑線的那種富二代。 阿綾全方位地羨慕他。羨慕他的成長經歷,甚至羨慕他的前女友。 羨慕到,就算富二代敞開了說自己不會跟她結婚,她也覺得挺有道理,可以接受。
“花園廣場內廳Jo I Robuchon,三十歲之前能去那里約會就是好女人!”這是阿綾內心關于“成功人生”的一道準則。 終于,富二代決定在這里給她過生日。為了配得上這家超高級餐廳,阿綾分期付款,買了一條折合人命幣一萬七千塊的裙子。 結果,生日當晚,她被富二代放了鴿子。
富二代就這么無限期失聯了。 在富二代同事憤青男口中,她得到了富二代即將赴美跟平面模特結婚的消息。 憤青男討厭靠后臺平步青云的富二代,也討厭阿綾這樣的“拜金物質女”。 當阿綾反問他,如果說女人會選擇有錢的男人,那么男人會選擇什么樣的女人的時候,憤青男回答道:
哈?那阿綾的事業算什么呢?她的夢想算什么呢?從少女時期開始,為了打破現有階層、實現向上流動的所有努力,又算什么呢? 但是沒有關系。這個時候,阿綾已經離開原公司,跳槽到Gucci,成為國際奢侈品大牌的品牌經理。整個人level又up了。 她搬家到了市中心,還勾搭上一個土豪到難以想象的和服店老板。 土豪老板帶她吃最高級的餐廳,住最豪華的酒店,買最時髦的鞋。
在土豪的加持下,阿綾體驗了無數頂尖奢華的事物。事業上也很順利,還接受了雜志專訪。那篇報道的標題是:《被女人羨慕的女人們》。 看到這里,可能你會說,真好,阿綾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可能她也是這么認為的。可是,當她穿著名牌衣服,妝容精致地帶著印有自己照片的雜志參加前同事聚會時,所有的虛榮都被曬娃黨打碎了。
作為女人,是有黃金生育年齡的。已經邁入三十歲的阿綾,決定重新規劃人生,結束小三生涯,把自己嫁掉。 ——對,土豪老板是有妻室的。阿綾在向上攀爬的過程中,當了小三。 阿綾注冊了婚戀網站,卻陷入了一個無解的悖論: 條件差的男人不敢靠近她,條件好的男人卻只喜歡小年輕。
跟土豪老板的分手也沒有絲毫的戲劇性,完全不符合她的心理預期——直接打電話給正室自報家門,老板娘一點反應也沒有。原來,夫妻倆都各自有情人,婚姻不過是個空殼罷了。 接著,劇情突然峰回路轉,阿綾的老公出現了。
——“哈?!” 屏幕這邊的你驚了。 是啊,這位老公年薪比阿綾高,有房——位置就在阿綾剛到東京時,覺得社會名流才住得起的六本木之丘。 更重要的是,他可是聲稱“能幫助妻子的夢想就是自己的夢想與目標”的好男人啊!
已經無數次覺得自己過得很幸福的阿綾,又一次發出了“幸福”的感慨。
是吧,也許是幸福的吧。 除了,婚后老公突然顯露出的各種直男癌屬性。
就像完全換了一個人。 生活習慣也令人發指。性冷淡,不注意衛生,家務完全不做。
這樣的老公,是怎么說出“能幫助妻子的夢想就是自己的夢想與目標”這種話的呢? 很簡單啊,作為另一個應試大國的國民,老公是一個相親教科書的好學生啊。
最新一集里,阿綾已經跑去跟前男友的前妻商量離婚事宜去了。 而我,連一句“干得漂亮”都說不出來。 這部劇到底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 我不知道啊,我自己也深陷泥沼啊。 這部劇還沒更完,搞不好,編劇還留了大招準備戳女主的心呢。 再或許,劇集的走向可以從ep歌詞里可以看出端倪。
什么?要回去么? 不是有這么個段子嗎,“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野心勃勃的阿綾最討厭的樣子,不就是身為東京人卻躲在小鎮腌咸菜的媽媽的樣子嗎? 也許就像歌里唱的吧:“我擁有的都是僥幸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除了女主,本劇的看點還有,時刻準備用打破第四面墻的方式,向觀眾傳遞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的金句配角。 不過呢。 阿綾第一家公司的美女上司,說著這樣偉光正的話,卻習慣性當小三。
跟富二代結婚的無腦模特,說的卻是跟憤青男一模一樣的話。
認為政府多生孩子的號召是為了愚民統治的女鄰居,歧視味道爆表,卻令人無法反駁。
Gucci的女強人上司說的也許是真正的毒雞湯,殊不知女強人家里就養著一個最“沒有能力”的軟飯老公。
也是,這個世界哪來的非黑即白。 我們大人,都僅僅是充滿躁動,又搞不清狀況的灰色生物而已啊。 想看的,AB站都有熟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