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時間管理,先來掌握番茄工作法吧
道格充電室
2017-02-14 11:50
或許,你發現自己有拖延癥了,內心恐慌不已,卻在表明故作鎮定; 或許,你早已聽說過番茄工作法,但卻并沒有認真了解過,只知道25+5; 或許,你已經在實踐番茄工作法,但卻總是被各種因素干擾,無法堅持; 又或許你在學習時間管理,用著各種不同的方法,卻總不能真正管理好時間。
想要管理好我們的時間,必須從當下開始。我們只有專注當下、享受當下,才能夠活在當下,方能進行系統的時間管理。 而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的是番茄工作法中,鮮為人知的洪荒之力。 本人使用番茄工作法時間不長,斷斷續續也只有2年多時間,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簡單的采用25+5的模式,甚至在25分鐘內還不能做到完全專注于同一件事,到現在每天僅需6個番茄鐘,能完成以往一天的工作。 另外,我相信,80%的人所了解的番茄工作法不過是其中的20%,不信?請接著往下看。 番茄工作法 一、番茄工作法有什么用番茄工作法有什么好處,不就是能夠讓我們專注于當下,提高我們的效率嗎? 1.更好的專注 使用番茄工作法能夠更好地去專注當下的工作,減少甚至被打斷的頻率和成功率,以及被打斷時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打個比方,你的上司突然叫你來幫個忙,當你正在處理手頭上的一件事,你跟上司說“可以等我做完XX嗎,做完馬上去”,還是“我的番茄鐘剩10分鐘了,等我10分鐘可以嗎”?我相信大多數老板都不會這么不近人情,10分鐘都不給吧。 2.更高的效率 在每個番茄鐘執行期間,我們的專注力都應在當下,這樣也就在很大幅度上提高了我們效率。當然,前提是我們的注意力不被分散到其他地方例如社交軟件。至于如何提高專注力,我會后續推出文章進行講解,盡請期待。 3.更強的自控力 其實我們每天的工作和學習總被零碎瑣事打擾,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自身的自控力不夠,而使用番茄工作法能夠提高我們的自控力,從自身降低被打擾的可能性。因為我們每切換一次當下的任務,我們就需要關閉番茄鐘,這會讓我們覺得不適應,同時給我們帶來挫敗感。 4.更優秀的時間把控能力 番茄工作法里有一項鮮為人知的內容便是統計。統計我們完成某一個項目或者某一個行動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個番茄鐘,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對完成某件事需要 的時間有一個大致認知。比如我寫這篇文章需要3個番茄鐘時間,那么當我像別人談起的時候,我就能明確的告訴大家,我用了一個半小時寫這篇文章。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番茄工作法的優勢番茄工作法作為時間管理的方法之一,相較于風靡世界的GTD而言,它相對簡單易懂,不似GTD那般系統、復雜。所以,番茄工作法容易學習,上手簡單,而它的工具,也非常簡單。 總的來說,番茄工作法的優勢就是簡單而又高效。 三、入門須知入門番茄工作法需要知道三點
1.使用工具 剛剛說到了,番茄工作法的工具非常簡單,只有三個。 番茄任務清單、番茄時間記錄表以及計時器 清單,就是將當日你需要做的事情,或者任務,列入清單之內。這一點與GTD思想中的清空大腦原理一致:大腦是用來思考的,而不是用來記憶的。所以我推薦大家每天早上把這份清單列好,明確自己今天需要做什么。 記錄表,就是把你完成事情、任務所需的番茄鐘記錄下來。需要注意的事,這里所記錄的,并不只是清單上所列的任務,還包括清單外的突發事件,都需要記錄下來。 以上兩種工具我推薦紙筆記錄,其次是印象筆記,這里不做過多延伸。 計時器,可以是實物計時器,也可以手機內的計時器或者APP等,在這里我推薦forest和瘋狂番茄,前者能讓你有成就感,而后者的滴答聲能時刻提醒你需要專注當下。 2.執行步驟 有了工具,接下來就談談執行步驟:
清空大腦,則是將你大腦中所想到的任何事記錄下來。需要注意的是,在記錄的時候不要想這件事的細節,這會打亂你當下專注的節奏,你只需要把他記錄下來。例如我正在寫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我的水杯壞了,需要買個水杯,那我就在清單上寫下“買水杯”。 挑選要事,把清單上的事情進行篩選,這時候我們需要對清單上每一件事情問三個問題,“這是不是我真的想做的?”,“我想要達到什么結果?”,“那我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還是像買水杯: 這是不是我真的想做的?是的,我必須買水杯,我不想再繼續用一次性水杯了。 我想要達到什么結果?買一個耐用點的水杯,平時喝水用。 那我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對,就去淘寶買一個樂扣杯。 那么這時候,我就可以在清單上更改我的事情,由“買水杯”升級為“去淘寶買一個樂扣水杯”。 執行,執行的時候就需要用到計時器了,很多番茄計時器都會默認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我們只需要輕點開始就可以。執行的時候就應當專注于當下,我是要來淘寶買樂扣水杯的,其他東西我不看,打折也好,甩賣也罷,與我無關,我只是想買樂扣水杯。 休息,5分鐘的休息時間需要做些什么?當然是放松放松,刷刷微信,逛逛淘寶,放松一下自己啦。錯!休息時間很寶貴,只有5分鐘,這時候我們不應該對著手機、電腦,而應該看一些綠色植物,放松雙眼;喝杯開水,補充水分;簡單的拉伸,放松身體。對于后期高效能人士而言,可以在這5分鐘考慮繼續當前任務還是處理突發任務。例如我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母親邀我與她同去市場買菜,那么我在當前番茄鐘結束時,便會跟母親前去買菜。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四、番茄工作法的三個層面任何方法都分階段,番茄工作法亦是如此。 執行統計、總結分析、任務預估 首先是執行統計,就是把每項任務花費的番茄鐘個數記錄下來,比如我寫這篇文章用了4個番茄鐘。 其次是總結分析,我為什么用了4個番茄鐘,能減少一個嗎?怎么減少? 最后是任務預估,也就是時間把控能力,比如我將要寫的下一篇文章,我大概需要多少個番茄鐘去完成?做個預估,就好比財務預算,不可或缺。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五、執行建議想要精通番茄工作法,這三個階段是不可跨越的坎: 適應階段、休息節奏、控制打斷 所謂適應階段,就是大家可以先從10分鐘的番茄時間開始入手,慢慢培養自己的專注力,逐步提升,直到25分鐘,甚至更長。 休息節奏,就是在25分鐘的番茄時間過后,應當立即把自己從工作狀態抽離,去放松自己,不去想與工作有關的事情。 控制打斷,在開始番茄鐘之后,我們總會被其他事物干擾甚至打斷,當我們無法避免時,我們應當去控制我們的專注不被打斷。例如老板找你有事時,你可以明確的告訴他你的番茄鐘還剩10分鐘,10分鐘后就去。 除了這三個階段,還有幾種特殊情況要給大家談一下。 1.一項事情并不需要一個番茄鐘的時間,怎么辦? 就像買水杯,絕大多數人并不需要25分鐘,那我們就可以跟其他同樣不需要25分鐘的事情結合起來。例如買紙巾,我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合并為買水杯和紙巾,一起執行。 2.實在沒辦法被打斷了怎么辦? 那么當前的番茄鐘作廢,就當它從未發生過,即便你這個番茄鐘已經執行了20分鐘。這樣做有助于我們控制打斷。 3.當我連續完成多個番茄鐘后,需要一個多一點的休息時間嗎? 需要,建議4個番茄鐘后休息20~30分鐘為宜。另外,一項工作的番茄鐘不宜超過4個,超過4個的話就需要轉為項目去對待。 PS:項目,是由多個為了同一個目的的動作組成。舉例:寫文章可以由想題目、列大綱、找素材、找配圖組合而成。 最后,希望大家讀完本文后能夠學到之前沒學到的、不一樣的番茄工作法。并使用它,讓自己專注于當下,享受當下,從而活在當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