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交易過程看似神秘繁瑣,其實真正說起來卻也不見得有那么難。我們只要知道它的原理,區塊鏈的交易過程就不再神秘啦。 第一步:所有者A利用他的私鑰對前一次交易(比特貨來源)和下一位所有者B簽署一個數字簽名,并將這個簽名附加在這枚貨幣的末尾,制作出交易單。 此時。B是以公鑰作為接收方地址 第二步:A將交易單廣播至全網,比特幣就發送給了B,每個節點都將收到交易信息納入一個區塊中 此時,對B而言,該枚比特幣會即時顯示在比特幣錢包中,但直到區塊確認成功后才可以使用。目前一筆比特幣從支付到最終確認成功,得到6個區塊確認之后才能真正的確認到賬。 第三步:每個節點通過解一道數學難題,從而去獲得創建新區塊的權利,并爭取得到比特幣的獎勵(新比特幣會在此過程中產生) 此時節點反復嘗試尋找一個數值,使得將該數值、區塊鏈中最后一個區塊的Hash值以及交易單三部分送入SHA256算法后能計算出散列值X(256位)滿足一定條件(比如前20位均為0),即找到數學難題的解。由此可見,答案并不唯一 第四步:當一個節點找到解時,它就向全國廣播該區塊記錄的所有蓋時間戳交易,并由全網其他節點核對。 此時時間戳用來證實特定區塊必然于某特定時間是的確存在的。比特幣網絡采用從5個以上節點獲取時間,然后取中間值的方式成為時間戳。 第五步:全網其他節點核對該區塊記賬的正確性,沒有錯誤后他們將在該合法區塊之后競爭下一個區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合法記賬區塊鏈、 每個區塊的創建時間大約在10分鐘,隨著全網算力的不斷變化,每個區塊的產生時間會隨算力增強而縮短,隨算力減弱而延長。其原理是根據最近產生的2016年區塊的時間差(約兩周時間),自動調整每個區塊的生成難度(比如減少或增加目標值中0的個數),使得每個區塊的生成時間是10分鐘。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
|
來自: 漫步之心情 > 《C黃金.匯率★金融.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