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 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農歷:丁酉年 正月廿二 雨水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將至,氣溫慢慢回暖,濕氣增多,霧露偏重。此時天氣變化不定,容易出現寒潮,變化無常的天氣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心神不安,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病人更是不利。 因此,在雨水節氣來臨之際,一定要補養好自己的身體,讓疾病不敢找上你,健康一整年。趕緊行動起來吧! 雨水將至 強身健體的補法竟這么簡單! 調脾胃:山藥芡實薏米 雨水節氣,雖然氣溫逐漸回升,但冷空氣并未完全退去,會寒濕并存,人們容易“肝強脾弱”。 中醫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所以,這段時期首先應加強對脾胃的養護。 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加入藥材后,更能治療慢性病,對身體有滋補作用。 民間有“春天喝粥,勝似補藥”的說法。想要補脾胃,有一味健脾胃的極品粥。常吃這碗山藥芡實薏米粥可以補脾胃。 山藥芡實薏米粥的做法: 食材:山藥50克、大棗10枚、芡實30克、薏米60克、花生50克、大米適量。 做法:把上面材料一起煮粥即可,每周吃兩至三次。 功效: 山藥,《本草綱目》說它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 芡實,性味甘、澀、平。歸脾、腎經。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等功效。 薏米,在《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健脾益胃。 經常食用山藥芡實薏米粥有補脾胃的作用。 防春寒:干洗腳 雨水將至,一定要注意倒春寒。所以要適當春捂,不要過早脫棉衣,并根據氣候變化添減衣物。這是古人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養生原則,以防風寒侵襲,引發疾病。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醒,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就是說,雨水節氣,下身應多穿一些。中醫養生諺語“寒從腳起,濕從下入”講的也是關于下體腿腳的保暖。 如果是 “風寒腿”,可以常做干洗腳這個動作,長期堅持,可起到腿部保暖的作用。 干洗腳做法: 用雙手從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從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復10~15次。 提陽氣:陽池穴 雨水將至,不要進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以避免過度活動而損耗能量,損傷陽氣。提好陽氣能讓我們像春天一樣陽氣勃發。助陽氣勃發,可以艾灸陽池穴。 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是這條經絡的原氣發出之點,灸陽池穴可以補下焦之氣,培本腎元的作用很明顯。 陽池穴:補陽氣 陽池穴位置:位于手背腕橫紋中點處。 操作方法:用艾灸陽池穴,每次灸二十到三十分鐘就好,只需灸一周即可。 心平和:多聽笑話,多看喜劇 雨水將至,萬物復蘇,肝也主生發,此時節肝氣正旺盛,如果調理不當,肝氣就會失調。 肝氣失調容易導致脾氣暴躁、失眠多夢,甚至食欲不振等不良癥狀。心氣充沛,方能滋養脾臟,養脾得以健胃。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清心寡欲、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保持心境平和、舒暢。 生活中可以多聽笑話,多看喜劇,保持情緒通暢。 雨水將至 02月18日 ![]() 好雨生時節, 當春潤萬物。 ![]() ![]() ![]() 雨水節氣, ![]() ![]() 愿春風吹走你的晦氣 ![]() ![]() 吹來喜氣; ![]() ![]() ![]() ![]() ![]() ![]() 今天雨水, ![]() 愿春雨帶來你的福氣 ![]() ![]() 吹天降甘霖送幸運; ![]() ![]() ![]() 今天,我特向老天祈禱, 先向你降一場財氣雨, 讓你有幸福感, 再向你降一場吉祥雨, 讓你有快樂感, 然后向你降一場好運雨, 讓你有喜悅感, 祝你好事像雨水, 點點砸向你! 雨水將至,補好身體至關重要!收藏好這篇文章,并按著做,有病管病,無病強身,你可千萬別錯過了。 這么好的方法,不花錢,又實用,何樂而不為呢?趕緊動動你的指頭,發給親友們看看吧~ (注意:本文所用為基本方,使用前請咨詢醫生指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