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不是墓地,不是牧師面對一片靜寂無聲的墳堆做禱告那樣的世界。課堂也不是懂的人向不懂的人告知現成的“知識”,而是相互傾聽、共同求索未知問題的探究世界。在應試教育的課堂,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苦于學習的異化,這源于三種喪失——學習對象的喪失、學習伙伴的喪失、學習意義的喪失。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 鐘啟泉) 目前,我國課堂教學最大的問題是教師對學生過度掌控,教師扶著學生、牽著學生甚至綁著學生完成教學過程。如何有效調整教與學的關系,讓教師更放心、更放手,把學習時間、空間讓給學生,是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田慧生) 教學材料由教科書轉向教學資源。教科書的地位有所下降,逐步被教學資源所超越。教材的內涵進一步擴大,“教材”與“學材”回歸本位,開始分為“教的資源”和“學的資源”兩部分。 (山東省樂陵市實驗小學校長 李升勇)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含知識的獲得、方法的掌握、思維的激活、能力的鍛煉及學情的發動。當下的教師不缺知識,缺的是讓學生高效接受、加工、運用知識的技能和方法。 (浙江省湖州市第十二中學校長 俞月琳) “生本課堂”中的“生”,大多指的是班級學生這個群體,即以群體學生為本,以假想化、符號化的學生為本,仍然對每一個性格迥異的鮮活生命關注不夠。而“自本課堂”中的“自”,指的是每一個學生,以每一個學生自己為本,重心更加下移。自本課堂有效放大了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為學習者的特征,進而使師生進入“新學習時代”。 (河南民辦教育共同體理事長 王紅順) 許多時候,你無意間讀到的某本書,甚至某句話,都可能成為生命中的“伏筆”,成為命運之神預設的一條神秘而美妙的“線索”。也許事隔多年,你才會意識到:原來,一切后果都有前因。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 謝云) 泄露一個可以由學生自己發現的秘密,這是壞的教學法,甚至是一種罪惡。 (荷蘭數學教育家 弗賴登塔爾) 文章來源 | 中國教師報(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編輯 | 冬慈 猜你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