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主動·感恩 商城一中:盧敏 2017-02-1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去年9月7號,秋季的開學典禮,我倡議同學們要學會做的三件事:“不帶零食進校園”、“保持公共場合的文明和安靜”、“愛上讀書”,半年來,同學們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一度,網上流行 “曬豪宅”、“曬名車”、“曬萌娃”,而今年,最大的變化是,中國開始流行曬書單。同學們,上學期和這個寒假,你讀了多少書? 這個寒假,上海復旦大學附中的女生武亦姝在中央電視臺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決賽中,一戰成名。16歲,2000多首詩詞量儲備,愛詩詞,攻書法,淡泊寧靜,娉婷挺拔,對壘不慌張,臨陣多瀟灑。三番突出重圍,幾度承擔重壓。腹有詩書氣自華。 由這個節目引起了全國對中華文華之美的重新審視: 春天,看到了桃花盛開,你會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而不是只會說:“呀,花開了”; 夏天,去農村看見荷塘,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蓮葉無窮碧”什么是“水光瀲滟晴方好”,而不是只覺得“熱死人了”; 秋天,過了天高云淡,就是涼風乍起,梧葉飄黃,知道了什么是“老樹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華休”; 冬天,西風凜冽,行人匆匆奔走回家圍爐夜話,你會明白“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以茶為酒的冬趣,而不是只會感慨“耳朵都快凍掉了”; 愁的時候,不是只會說“好郁悶啊”,而是“佇倚危樓風細細”; 樂的時候,不是只會說“今天好高興”,而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夸獎一個男生英俊的時候,不是只會說:“哇,好帥”,而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夸獎一個女生漂亮的時候,不是只會說:“哦,太美了”,而是“絕世而獨立”“傾國與傾城”; 去沙漠的時候,不是只會說:“除了沙還是沙”,而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去江邊的時候,不是只會說:“快看,有太陽,還有鳥”,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根!愛上讀書,生命之樹才會有源泉的滋養。 本學期,我們在保持好習慣的基礎上,再學會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學會敬畏規則。我們每一層的樓梯口都有消防設施。以前被破壞的很嚴重。但是,就在整整兩年前的今天,也是在開學典禮上,我要求全校同學要學會愛護消防設施。整整兩年過去了,我們的消防設施沒有發生任何損毀和丟失情況。而且,自覺維護它,已經成了我們的一種習慣。我記得有一次,我下樓的時候,看見八年級10班的何毅同學在摳消防栓的門,我問他要做什么,他說那個門的鎖失靈了,總是自動打開,他在想有什么辦法可以給門關住,免得消防栓頭丟失。我想,這兩年來,我們默默做出這種行動的同學還有很多,我們這幾年每一學期都要求同學們學會做一些小事,正是在這些小事中,我們學會了對規矩、規則、紀律的敬畏。而任何一項紀律、規則的制定,肯定有其必須執行的原因。我們讓大家愛護消除栓,因為著火時能救命;我們讓大家有序排隊上下樓,因為2000個學生擁擠,極易發生踩塌危險;我們不讓抄作業,因為不想讓你自欺欺人;我們不讓1:30分以前來校園,是因為學校大門沒開,在校門口有極大的安全隱患……這樣的規則和動機,不勝枚舉,只要你肯用心去想,你一定能用心去遵守。 第二件事:學會主動。 我們在七年級,每天下午第三節設為自習課,是為了讓同學們在進入初中之后就要學會離開老師主動學習。當沒有老師,你也知道主動學習之后,你的學習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強,主動解決問題的欲望一定會越來越強。不僅僅是主動學習,還有,見到老師主動問好,看見垃圾主動拾起,見到同學有困難主動幫助,見到老師嗓子啞了主動幫忙倒一杯水……只有越來越主動,你才能更多地掌握你自己的人生,才能寫出屬于你的積極人生。 第三件事:學會感恩。去年冬天,我收到了一位母親的短信:“孩子越來越叛逆,我們每說一句話,他就嫌煩,吃完飯就立即關門。我們天天像伺候祖宗一樣,卻換不來他的一次笑臉?!蹦赣H很痛心,她怎么會有這樣的孩子;我也很痛心,我們的孩子怎么會這樣?要知道,是父母給了你生命,她養你長大,你陪她變老。這位母親說在短信的最后說:“校長,請幫幫我,讓我的孩子回家能笑著喊我一聲媽?!蓖瑢W們,這位媽媽的要求高嗎?不高!但是,你是不是還保留著笑著回家的習慣?有沒有同學已經越來越像短信中的這個孩子了呢?如果他身上,也有你的影子,那么,今天放學回去開始起,像小時候一樣,甜甜地喊上一句爸媽,他們都很辛苦,你給他們倒一杯水,拿一雙拖鞋,都能在瞬間融化他們的心啊。一個對父母都冷漠無情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一個對生活、對生命都無動于衷的人組成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我們商城一中的學生,有感恩的傳統。每一年的教師節,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應該都見證過這樣的場景:考上高中的學長們,回一中看他們當年的老師,如今你的老師。他們抱著老師激動地哭,激動地笑,他們站在教室后面還想聽老師講一節課,他們捧著鮮花,希望老師永遠像花一樣美,他們感恩老師當年對自己的各種嚴格要求,他們開始在各種活動中做志愿者,關心更多的人。 2016年中招考試,我們學校的張京瀚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入商高,并獲得了8000元的獎學金。他把錢分成了四份,3000元錢捐給了一個社會愛心基金會;3000元錢捐給了母校商城一中,用來獎勵優秀的學弟學妹;給所有教過他的老師每人寫一份書法作品,裝裱用去1700元,剩下300元給爺爺姥爺買了禮物。8000元就這樣全部用來了感恩親人,感恩老師,感恩母校,感恩社會,沒有給自己留1分零花錢。當你知道張京瀚學長考全縣第二時,也許是羨慕、敬佩,但是,當你知道這些舉動的時候,應該又不僅僅是羨慕和敬佩。 同學們,初中,是你們人生思想和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請一定要記住,不守規則的自由,將是一個牢籠;不會主動的人生,永遠活在被選擇、被淘汰的尷尬境地;而沒有感恩之心的成長,只有軀殼,沒有靈魂。教育,不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規則的敬畏、對事情的主動,對成長的感恩。希望大家能夠牢記這三點,化為一個個的行動,商城一中,將由你們來寫出精彩! 編輯:呂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