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跑前如何熱身? A:“想要降低受傷機率,充足熱身是不可避免的”這個道理的確人人都懂,但要“做什么樣的熱身”又會是另個問題了。 過去我們學到的熱身方式多以“靜態伸展”為主,也就是在原地拉腿筋、繞繞手臂腰部和腳踝,加上觀察運動場周圍,大家似乎都這么做,模仿起來也不覺得怪。 然而,比起“靜態伸展”的熱身方式,各位其實有更好的選擇,也就是在靜態伸展前,先執行“動態熱身”,待動態熱身結束,感覺有些肌肉需要特別再伸展,到時候再進行即可。 “動態熱身”與“靜態伸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能否提高身體溫度”,很多時候運動傷害是來自“身體還沒熱開”,“熱開”實際上就包含“提高身體溫度”的含意。 一旦我們的身體溫度提升,流經各部位肌群的血液順暢起來,要執行較劇烈的運動,就比較不會感到僵硬,尤其現在的氣候寒冷,運動前若沒有確實“熱”起來,表現多少會打折扣。 那么跑步前可以做什么“動態熱身”呢? 1.單腿抬高 跑步是兩腳不斷交替支撐、運動的過程,因此除了下肢肌力需要一併提升外,單腳的穩定度同樣需要鍛煉,而“單腿抬高”可以幫助我們在動態熱身時喚醒穩定度,并加強下肢的肢體活動范圍,活動到大腿前后側及臀部肌群。 先是兩腳站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握拳擺出“擺臂”姿勢。 單腳抬起,想像有條隱形線將膝蓋向上拉,這時膝蓋會呈90度,整個大腿也會被抬起。ˋ直到抬至最高點,再將腳放下來,回到起始動作。 2.小腿前踢 小腿在跑步過程中會協助“推蹬”,肌肉雖然不是大塊,卻是前進的重要幫手,也是時常發生“抽筋”的部位,因此,在熱身階段也不能忘記它。 一樣兩腳站立與肩同寬,單腳抬起、大小腿間呈90度。 接著小腿向前伸直,帶點“踢”的動作,再回到單腳抬高動作,回到預備姿勢。 3.單腳踢屁股 為平衡身體及肌肉的活動,做完向前也不要忘記向后的動態熱身。 兩腳站立與肩同寬,維持自然站姿。 單腳后踢,讓腳跟碰到屁股,再回到預備姿勢。 4.腳踝活動 大至腿部肌群、小至腳踝活動,跑步需要身體多處至大至小的部位配合,適當的熱身方式還可使腳踝維持良好的活動度。 雙手叉腰單腳站立,另一只腳輕松抬起,接著將腳尖下壓。如果過程中身體無法平衡,隨時可放下腳,再抬起也無妨。 5.軀干活動練習 確實活動腿、臀、小腿、腳踝后,再來就是活動最重要的軀干,可以運用在待會跑步的身體活動上。 首先單腳抬起、軀干微微向前傾,看起來人體有些蜷曲。 穩定好身體后,單腳向后延伸,這時候軀干會面朝下前傾,猶如跑步姿勢。 注:以上所有動作都是單邊做10次,各執行3組。過程中保持呼吸順暢,并盡量維持一定的節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