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清政府與英、法、美、俄列強簽訂城下之盟——《天津條約》。依據條約規定,各國可派公使常駐北京。崇文門西大街附近的東江米巷,開始聳立起一座座異域風格的小洋樓,這條胡同也由此改名為東交民巷。從此,這里成為濃縮近代中國喪權辱國歷史的小舞臺。第一個入駐東交民巷的就是英國公使館。
1861年英國在北京設立公使館之初,英國公使額爾金看上了怡親王府,但是清政府不同意,他又提出將肅王府改建為公使館。考慮到肅王府是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豪格的府邸,若將其改建為英國公使館有礙國體,清政府還是沒準。最后,英國公使額爾金用每年1200兩白銀的租金,租下東交民巷北邊玉河西岸的梁公府。
梁公府本是清康熙帝第七子愛新覺羅·允祜的宅邸——悖親王府。根據清代爵位降等世襲的制度,到了其孫奕梁這輩,爵位已降為鎮國公。英國公使館基本沿用梁公府的建筑,只是新建了一座二層凱旋門形式的大門。這座大門用灰磚砌筑,墻面有水平凹線裝飾,中部設水平腰線裝飾。大門上部為半圓拱形龕,中央有浮雕裝飾。這座大門朝東開,對面隔著玉河是肅王府。肅王府是肅王善耆的府邸。

英國使館大門。這座大門是二層凱旋門形式,灰磚砌筑, 墻面有水平凹線裝飾劃分,中部設水平腰線裝飾。大門上部為半圓拱形龕,中央有“徽形”浮雕裝飾,拱形龕兩側為方券窗,下部為拱券窗。在大門頂部出檐,中央另設凸起的女兒墻裝飾

英國使館保留了淳親王府(梁公府)原中路主要建筑,由南至北依次為府門、銀安殿、東西翼樓、寢門、后寢殿和配殿等

雪景

梁公府原有的大門。英國人把大門的墻拆了,只留了柱子,改成一個長廊。英國使館中還增加了許多現代設施

梁公府原有大門

內部

從正面看
在使館區中,英國公使館的位置最為隱蔽。它的南邊和西邊被美國公使館和俄國公使館所遮蔽,東邊則被法國、德國、奧地利、日本和肅王府遮蔽。圍困期間,這些建筑為英國公使館阻擋了不少來自清軍的炮火。英國公使館的西邊為上駟院,(清宮內務府下轄的三院之一,掌管宮中用馬),北邊為翰林院。從這兩個方向,清軍又很難發起進攻。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英國公使館在圍困期間成為使館區非戰斗人員的避難所。

英國使館部份建筑測繪圖

英國使館內部

英國使館內部保留了梁公府原有的中式亭臺樓閣

長廊

從英國使館內部可以清晰地看出建大門與原有大門的位置關系

使館內的英軍

花園里擺滿了菊花

使館人員在賞魚
庚子年間,義和團和清軍圍困了東交民巷55天(1900年6月20日至8月14日)。英國使館成為外國人、中國教民和附近中國百姓的避難所。當時這里聚集了11個國家的900多名外國人。英國公使館對面的肅王府也聚集了3000名中國教民。圍困期間,450名使館衛兵和75名志愿者中,共有117人傷亡。其中法國傷亡42人,德國傷亡30人,日本傷亡45人,德國傷亡30人。
當時圍困在英國使館的普特南·威爾回憶,沒有棺材,人們只好用白布把尸體裹起來。由于地方狹小,時間緊張。墳地里不能按一位死者一塊墓穴來安排,只能將尸體放在木板上,扔上幾锨土,再在上面放置第二具,乃至第三第四具尸體。填滿后在土堆上插一塊十字架,并按埋葬順序寫上死者的名字。

庚子年間,英國使館門外一片狼藉

幾名外國婦女在英國使館內避難
庚子之后,英國公使館又占了翰林院、鑾駕庫、鴻臚寺及兵部、工部的一部分,同時將西北部作為兵營,北部作為操場,西南角一帶出租給英商毛蘭洋行(MoulangCo.)與瑞士商百納公司(Bryner PackingCo.)。1950年,中國政府接收英國使館,作為國家機關使用至今。

英國使館內部裝潢堪稱中西合璧的典范

內部雕梁畫棟

會議室是典型的中國門窗,但懸掛著豪華的西式吊燈和維多利亞女王的畫像

另一個角度。此時吊燈似乎還沒有裝,屋內掛著典型的中式宮燈

擺著沙發的起居室

另一角度

起居室一角

客廳

中西合璧的裝飾風格,堪稱樣板間

四合院改造得典雅舒適,又不失原有風格

佛堂里供奉的是耶穌
圖片轉自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西游伏妖:為何用三個妖來代表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
春節檔爭議最大的電影非《西游·伏妖篇》莫屬,暗黑風西游記令許多人表示難以接受。自《大話西游》開始,周星馳就已經嘗試將西游“暗黑化”,力圖拍出一個獨特的西游世界。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幫會大佬杜月笙之子親身參與的海峽兩岸秘密往來
杜維善是海上聞人杜月笙第七子,著名收藏家、古錢幣研究專家。1949年5月隨父親杜月笙離開上海赴香港。1951年杜月笙去世后,隨母親姚玉蘭赴臺灣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就是要挑逗,就是要逆反:《大眾電影》封面女星審美史
在當時,她們是時尚標桿,是女孩們爭相模仿的偶像。夸張的服飾和姿態,代表了整個社會在“解凍”之后,對美和自由的極度渴求。劉曉慶在微博上說:“(當年)能上《大眾電影》封面,是每個明星僅次于‘百花獎’的殊榮。”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