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央視,央行11月1日通知:今天起,第四套人民幣1角硬幣(菊花圖案)將只收不付,新收及庫存第四套人民幣1角硬幣一律作為殘損人民幣單獨交存人民銀行發行庫。目前市場上流通的1角硬幣主要是第五套人民幣(蘭花圖案),市民手中如有菊花圖案1角硬幣,仍可正常使用,從停付到完全退出流通還需很長時間。這也就意味著,菊花圖案1角硬幣將逐步退市了。人行南京分行貨幣金銀處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周起已經陸續向各商業銀行的總行下達了通知。” 菊花硬幣 記者在詢問了多家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時,對方都表示,網點已經很少能收到菊花1角銀幣了,一般市民過來兌換的菊花1角都是殘幣。市場上的菊花1角硬幣存世量已經逐漸減少,也由此正成為收藏熱門。在制造工藝上,菊花1角硬幣采用了空前的“外圓內凹九邊形”設計,目前發行的硬幣當中,只有菊花1角采用了這種設計。此外,近代誕生的貨幣中,無論硬幣還是紙幣,錢幣的大小輕重是與面值成正比,但菊花1角別具一格,無論是從直徑還是厚度上,都要大于同一套人民幣當中的梅花5角硬幣。正是因為菊花1角硬幣特殊的材質和外形圖案,在錢幣收藏市場很受青睞。 資料顯示,菊花1角硬幣從1991年開始試鑄到2000年停止發行,按年號的不同共有10枚。但2000年菊花1角硬幣實際上并未被投入市場流通,只是作為裝幀冊發行。故市面上流通的菊花1角硬幣以1991-1999年為主。2000年菊花1角硬幣成為第四套人民幣1角硬幣的“關門幣”,也是最后一枚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的1角硬幣,其后的蘭花1角硬幣標的是“中國人民銀行”。 而4日又有內部消息稱,第四套人民幣梅花5角硬幣只收不付文件通知也已經下達,正式時間為12月。這枚我們都用過的梅花五角,繼菊花硬幣之后也成為收藏界的黑馬,但它也終將和其他貨幣一樣慢慢的退出流通市場。今天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這枚梅花五角的獨特之處吧! 1、梅花圖案的設計 老三花硬幣的設計絕對是新中國四個硬幣品種中最用心良苦的,梅花五角上那六朵盛開的梅花,則是對過去苦的追憶與對今后香的祝愿,梅花香自苦寒來,看那六朵臘月冰雪之中盛開的寒梅。 2、獨特的銅材質 老三花硬幣中唯獨只有梅花五角是銅材質,后來的新三花則完全取消了全銅材質的硬幣(荷花五角為鋼芯鍍銅),時常會看到有的朋友在談論,梅花五角會不會成為中國最后一枚全銅材質的流通硬幣。梅花5角發行了十一年,在91年-94年里,梅花5角硬幣都是采用進口的銅材,當時制造一枚5角的硬幣的需要花費7毛的成本,這對于當時的情況來說,成本非常高。而在1995年之后開始采用國產銅材。所以91年到94年的梅花5角硬幣價值要比95年之后的稍微大些。 3、消耗量極大 梅花五角從91年發行流通至今,究竟消耗了多少,準確的數據是無法統計出來的。但單從如今的銀行對五角硬幣回籠的統計來看,梅花五角所占比例不到15%,在長三角經濟發達,貨幣流通速度快的地區,有時梅花竟然占比為0,這就看出,梅花五角的流通消耗是如此之大。 另外,銅材質的硬幣向來是民間首飾加工的首選材料,可以說梅花流通了20年,被加工了20年的首飾,還記得小時候不少長輩的戒指都是拿梅花五角熔鑄的。從以上各種情況來分析,梅花的流通消耗量大概在總量的50%-60%之間,這意味著,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梅花五角已經人間蒸發或者被長時間的市場流通損壞。 4、 群眾基礎好 說起收藏,不得不說到一件藏品的群眾基礎,就好像一種美食一樣,有強大的群眾基礎自然不愁銷路。我們僅拿老三花與長城套幣做一下對比,由于特定的歷史時期,長城幣雖然作為中國第一套以元與角為單位的流通硬幣,但在當時真正拿著長城一元去流通購物的百姓卻不多,很多中國人甚至沒有見過這一套流通硬幣,這就造成群眾基礎的薄弱。 當然長城套幣作為當今流通硬幣的龍頭品種,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了解和認可,但對于流通了十年的老三花硬幣來說,長城的群眾基礎則顯得薄弱許多,梅花五角作為老三花套幣中唯一的銅幣,也自然受到更多人的關注。那么,接下來只收不付的老三花系列中只剩下牡丹一元了嗎?曾經我們熟悉的老三花,終將在我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但收藏的意義,不正在于彌補這份遺憾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