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的投資領域是消費升級相關的領域。在以前,我們主要解決的是衣食住行;但今后,我們將主要解決消費升級方面的吃喝玩樂。未來的十年,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動機,問題在于整個產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未來十年,可以關注以下幾大行業:
“資本寒冬”早已成為2017年創投圈的熱門詞匯,但文娛產業的投資熱情卻不減。近年來,搭乘著互聯網的東風,網生內容空前爆發。所謂網生內容,即平臺自制內容、UGC內容(用戶生成內容)與PGC內容(專業合作伙伴生成內容)。 此外,伴隨游戲、動漫衍生而來的二次元文化興起,生產數字化、碎片化、娛樂化內容的自媒體大爆發,都將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輕用戶,引發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如今最大變現的途徑和手段是影視和游戲,但最終的源頭是文學,文學里面網絡文學占了60%-70%,30%是傳統文學。年輕人愛好指引的方向是我們投資學習的方向。 我們將關注以下細分領域:1)擁有優質IP內容(生產或購買)和強大IP運營能力的公司;2)有海量用戶及盈利能力的自媒體和新媒體;3)文化娛樂行業的大數據分析公司;4)二次元內容聚合社區;5)泛娛樂直播平臺等。
新能源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度,同時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 所謂新能源就是相對傳統能源定義,傳統能源就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地球表面的植物埋到地底下,凡是挖出來有燃燒功能作為能源的就叫化石燃料,例如煤炭、石油。然而,新能源是非化石燃料,主要包括四個種類,一個是風能,一個是水能,一個是太陽能,一個是核能,把這四個統稱為新能源非化石燃料。 開發風能和太陽能當前遇到瓶頸問題,一個是發電成本太高,遠遠高于傳統能源的發電成本。成本太高,消費者不會接受,消費者會尋找在經濟上最便宜能源消費。所以要把它的發電成本降下來。目前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免征土地使用稅,一個尋求政府補貼。大力度的財政補貼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走向成熟,蘊含豐富投資機會。 國家已經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發展重點方向。目前規定凡是建小區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基礎配套設施,就是充電站。現在全國所有城市都在推進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目的就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未來新能源行業看好的幾個投資方向包括:動力電池廠商、動力電池關鍵材料(電解液、添加劑)、動力電池生產設備、關鍵零部件(動力系統、繼電器)。
挑戰從來都與機遇并存。未來十年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內的人工智能產業將呈現出以下特點: 機器將成為人類的工具。機器將在若干行業替代人工勞動,或協助人類完成任務。未來十年將有約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人工智能將催生數個千億美元甚至萬億美元規模的產業。以金融行業為例,據高盛公司估計,到2025年人工智能可通過節省成本和帶來新盈利機會創造大約每年340億至430億美元的價值。 在金融、醫療、安防、教育、能源、機器人、互聯網產業升級、傳統行業的流程自動化及商業智能等方面,人工智能都具有千億美元以上的市場潛力。 在人工智能領域內,主要關注的方向包括: 1)計算機視覺識別(以人臉識別為典型); 2)計算機自適應(以各類機器人為例); 3)各項細分底層技術領域(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
2016年被稱之為“VR元年”,硬件、內容、資本等全面開花,在風口不斷的互聯網時代,類如VR、AI這類前沿的科技概念正在制造新的創業風口。 目前虛擬現實內容以5分鐘以內的VR視頻短片和VR游戲Demo為主,整體來說虛擬現實的內容現在還是比較欠缺。未來VR行業將更加注重內容開發,除了現有的游戲、影視外,將會與醫療、教育、旅游觀光等更多的行業形成新的聯動,VR的未來應用也會得到極大的擴展。 隨著技術的升級,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虛擬現實技術將逐步走向成熟,硬件生產將逐漸實現產業化、規?;?。
當前,全球已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正以一種革命風暴的姿態闖入人們視野,2012年,大數據服務市場規模約為1.16億元,2014年,其市場規模約為6.13億元;前瞻預測,2016-2021年,中國大數據服務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軟件市場和硬件市場,年均復合增速將達到75%,到2021年,中國大數據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元。 近年來,各大IT企業一方面通過并購以后進行技術整合,另一方面依靠企業自身的研發實力,紛紛推出自身的大數據分析產品。Google、IBM、EMC、Oracle、微軟、惠普、SAP、Teradata等在內的世界知名企業都先后發布了針對大數據的產品。 “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如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大數據+零售”、以丁香園為代表的“大數據+醫療”、以搜房網為代表的“大數據+房地產”等等。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對于資源型大數據公司:數據資源足夠龐大完整,數據價值足夠有想象空間,數據挖掘整合能力足夠強; 2)對于技術型大數據公司:技術門檻夠高,并足以讓公司快速形成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從而快速占領足夠市場份額; 3)對于應用型大數據公司:應用市場足夠大,公司成長性好且可實現性強。 大數據行業天生就具備性感的基因——海量數據擁有無限再生能力。要想成為性感的大數據公司,需要以產品為導向,以技術為支撐,驚艷的產品、顛覆性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及改變世界的激情。不具備這些特質的大數據公司必將消亡。
無人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美國蒂爾集團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會從2015年的6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億美元,發展態勢迅猛。無人駕駛汽車至今仍未揭面紗,但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該領域將會有2000億美元到1.9萬億美元產值,屆時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值空間至少也在萬億規模,潛力無限。 該領域可長期持續關注如下標的: 1)隨著政策逐漸放開,百度、谷歌、寶馬、奧迪等巨頭加緊布局無人駕駛汽車,我們重點側重汽車電子相關硬件、車聯網相關軟件、整車等各個領域領導企業; 2)無人機領域,我們將重點挖掘部件制造與總體設計細分領域及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潛力的優質企業。
2016是此起彼伏的一年,平安好醫生宣布5億美元A輪融資,刷新互聯網醫療初創企業最大單筆融資;微醫創始人廖杰遠正式宣布盈利,備受變現質疑的互聯網醫療又被打上了“強心劑”。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引發各個行業的巨大變革,也為醫療行業帶來巨大機遇。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多領域技術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新技術與新商業模式快速滲透到醫療各個細分領域,從預防、診斷、治療、購藥都將全面開啟一個智能化時代。同時,中國醫療行業特有的資源配置不合理、服務質量低、醫患關系緊張等問題,都有賴于憑借互聯網技術加以改善。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增至2.6億,我國的老年用品和服務產業才剛剛起步,涉及養老機構、醫療保健產品、旅游、房地產等領域,在各方面的專項產品及服務都還亟待開發。一個起碼十萬億級的市場正在誕生,與養老相關的機會將在未來幾十年迎來長足的發展。 一、需求激增與有限供給提供產業創業大機遇,健康管理、養生保健、康復醫療為消費增長點。 二、生態養老觀念的發展推動生態旅游、休閑農業與健康養老相結合的全新養老模式,以及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智能養老成為主流。 三、產業資本更加活躍,大舉介入創造良好創富機遇,并且金融產品形態多元,打通健康養老產業支付端的最后一公里。 時運好壞或許是成功與否的要素之一,可大多數人必須自己創造機會,并且在別人尚未看到機會的時候就做好起跑的準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