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三關

位置:外踝尖與膝蓋外側高骨直線上。中點處為三關中穴。三關中穴與外踝尖中點處為三關下穴,三關中穴與膝蓋高骨中點處為三關上穴。 主治:扁桃腺發炎、喉炎、腮腺炎、肩臂痛、諸瘤。 針法:針深一寸至一寸五分。 運用:該穴用治外科諸病頗佳,亦常用于手臂腫脹熱痛、網球肘、肩痹等癥。

通關穴

部位:在大腿正中線之股骨上距膝蓋橫紋上五寸。針深三分至五分。 主治:心臟病、心包絡(心口)、心兩側痛、心臟性之風濕病、頭昏、眼花、心跳、胃病、四肢痛、腦貧血。 說明:

通山穴

部位:在通關穴直上二寸。針深五分至八分。 主治:同通關穴。 說明: 通天穴

部位:在通關穴直上四寸。針深五分至一寸。 主治:同通關穴 注意:通關、通山、通天三穴不能雙足六穴同時下針,僅能各取一穴至二穴下針,高血壓者雙足只許各取一穴。 說明:①通關、通天、通山三穴為治療心臟及血液液循環要穴,蓋伏兔穴為脈絡之會(見針灸大成),即在通關、通山連線中央點上,經絡(均隸屬胃經)相同,部位毗鄰,因此效果近似;②除上述各證外,尚可治療下肢浮腫,通天單用治膝蓋痛亦有效。

通腎穴

部位:在膝蓋內側上緣。針深三分至五分。 主治:陽痿、早瀉、淋病、腎臟炎、糖尿病、腎虧之頭暈腰痛、腎臟性之風濕病、子宮痛、婦科赤白帶下。 .通胃穴 部位:在通關穴上二寸。針深三分至五分。 主治:同通關穴,又治背痛。

通背穴

部位:在通腎穴上四寸。針深五分至一寸。 主治:同通胃穴 運用:①通腎、通胃、通背三穴可任取二穴(兩腿四穴)配針,禁忌三穴同時下針,②通腎、通胃、通背三穴可任取一穴為治療其他各癥之補針,③通腎、通胃、通背三穴可任取一穴為治療婦人流產之補穴,連續治療半月即無流產之慮。 說明:①通腎、通胃、通背均位于大腿內側黑白肉際之斜線上。②通腎穴除治療上述癥狀外,還可治療口干、喉痛。③上述三穴配合主治腎臟炎、全身浮腫、四肢浮腫、腳背紅腫極為有效,兩側六針齊下,并無大礙。④上述三穴治療肩峰痛亦極有效,通胃穴單治胃病可立即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