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菲律賓不時挑起沙巴是他們的領土,其中最大把柄,是我國至今仍每年償付租借沙巴的租金,給屬于菲律賓領土的蘇祿蘇丹。英國在第2世界大戰時向蘇祿蘇丹租借沙巴,在沙巴同意加入馬來西亞后,政府至今每年仍繳付7萬比索給蘇祿蘇丹。莊永諒說,若菲律賓向國際法庭申請索回沙巴領土,國際法庭裁決交由沙巴人民裁決,住在沙巴的菲律賓后裔,一旦決定沙巴應歸還蘇祿蘇丹,我國極有可能失去沙巴!“也許,大家認為如此事件,哪有可能發生?不過,世上無絕對,我們應做好防范工作,不要問題真的發生了,才來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話?!?/p>
另一方面,記者曾到菲律賓政府網站的論壇查閱,發現不少菲律賓人在網上留言,指歷史很明確告訴世人,沙巴屬于蘇祿蘇丹所有,本就是菲律賓一部分。其中一名菲律賓網友,指英國租借香港百年后,把香港歸還中國,大馬政府也應歸還沙巴給菲律賓!
若有心的菲律賓政客,炒弄這項課題,加上大馬政府無力解決菲律賓非法移民,恐怕莊永諒的預言有一天會成真。
莊永諒:若要對癥下藥 先承認問題存在
“要解決沙巴非法移民問題,先要承認問題存在!”對沙巴非法移民課題,有深入研究的前上議員莊永諒醫生質問,如果聯邦政府不愿承認,也不認真面對問題,誰相信政府從中找出解決非法移民方案?
他針對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納茲里,早前在國會回答議員針對沙巴非法移民提問,否認沙巴非法移民有如當地議員所說般嚴重時,這么說。他說,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曾在2000年指出,沙巴非法外來移民問題嚴重,可納茲里講的又是另一套,如此反反覆覆,叫沙巴人如何相信聯邦政府,有誠意解決沙巴非法移民問題?“所以,我說,不承認,那就不用談解決了,你相信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者,可找出解決自己切身問題的例子嗎?”
夠吃文化影響 菲裔小孩拒上學
本地人和非法移民通婚,導致生下的孩子,面對國籍不明問題。
貧窮,固然是菲律賓裔小孩無法上學導因,不過受“夠吃就好”和滿意現狀文化影響的菲律賓小孩,卻自愿放棄受教育機會,寧可在大巴剎當童工,賺取微簿薪酬過日子。亞庇大巴剎當漁販助手的魯欣(15歲)和古桑多蘭(14歲),異口同聲坦言對上學壓根兒沒興趣,況且出外打工一個月,月入300至400令吉,足夠協助補貼家用。
“爸爸都沒受過教育,他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也在大巴剎當童工的杰菲里(10歲)受詢時也說,從沒想過上學,最重要開心,有口飯吃就很好了。他是家中長子,自認也許命中注定這輩子沒機會受教育,因要出外打工協助母親哈米達(23歲),賺錢養家。
杰菲里披露,平時和母親在清晨由加雅島的住家,搭船到亞庇市大巴剎,充當巴剎漁販攤或菜攤助手,一天可賺取約5令吉至10令吉日薪。他說,自己不是每天都工作,只有在家里缺錢用時,才會到巴剎工作;至于上學,想都沒想過。
提供教育改善衛生 杜絕難民問題惡化
不論非法或合法進入沙巴的菲律賓人,已崛起成沙巴主要族群之一。斗亞蘭區國會議員拿督威弗瑪迪批評,聯邦政府不應任由菲律賓難民繼續住在沙巴,為沙巴制造問題。
他指出,我國并沒簽署聯合國難民協議,政府是以人道立場收留他國難民。他說,在這情況下,逃到沙巴的菲律賓難民有3項選擇,第一,可繼續住在大馬;第二,申請到第3國,或第三,選擇重返菲律賓。威弗瑪迪說,所有費用都須自行負責,政府不會出錢,大多數難民都選擇繼續留在沙巴,一些更住了數十年。他透露,這些難民在沙巴結婚生子,但因非公民身分,難以承擔孩子教育費,只好選擇放任,天生天養?!耙恍┮虼藴S為街童,甚至干起非法勾當,使當地犯罪問題日益惡化。”
威弗瑪迪也說,不少本地人也與難民或非法移民通婚,生下的孩子面對國籍不明等問題,所以是時候聯邦政府作出果斷決定。他認為,在這期間,政府不妨也為住在難民村的孩子,提供基本教育及衛生設備,避免引發更多社會問題及把疾病傳染給沙巴人。
控制難民涌入 征收500保證金
沙巴進步黨建議,政府可向前往沙巴的菲律賓和印尼人民,征收500令吉保證金,同時所有搭乘渡輪前來沙巴的菲印人民,都得購買雙程船票,否則不允進入沙巴,藉此杜絕非法移民涌入。
沙巴進步黨主席拿督楊德利說,該黨認為政府有必要在三寶顏設領事館;或把設在達渥市(Davao)的領事館,遷到三寶顏,因為大多數非法潛入沙巴的菲律賓人,主要都是在當地搭渡輪到沙巴。他說,若菲律賓政府拒絕配合,我國應停止三寶顏至山打根的渡輪服務,直至雙方達至滿意安排為止。楊德利說,這些建議,都是沙巴進步黨親赴菲、印考察及研究后,擬出的14項解決沙巴非法移民建議。
他說,沙巴非法移民以菲裔占絕大多數,為此菲律賓應認真考慮沙巴設立領事館,加速辦理該國人民出境手續。楊氏指出,菲律賓過去一直拒絕在沙巴設領事館,主要是因為他們一直有意圖索回沙巴。
采訪手記 我們心中可有沙巴?
在大學求學,結識好些來自東馬的朋友,其中一位室友就是沙巴人,他們讓我對沙巴有進一步的了解,包括他們對西馬的不滿。
我這位與我同房2年的好友,針對西馬和東馬一些政策問題,議論不休;其中一項最大爭論點,就是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是在1963年9月16日,與馬來亞組成馬來西亞,可為何獨立日依然是8月31日?他也指責,沙巴是我國主要石油生產州,可是當地貧困問題是全國之冠,造成如此局面者,就是聯邦政府把油錢用來發展西馬,忽略沙巴發展。
其實,他的言論不是其個人意見,很多東馬朋友都這么說,菲律賓外來移民涌入,聯邦政府似乎還尋找不出解決方案,更讓他們不滿。近來,我負責采訪國會新聞,沙巴議員頻頻挑起當地非法移民課題,可是以西馬為主的媒體,基本上都不會太關注此課題,甚至也不以為然。不久前,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納茲里在國會說,政府打算給予滯留大馬的菲律賓難民永久居民身分,就讓沙巴人嘩然!雖然估計合法和非法留在沙巴的菲律賓人,其實已超越當地土生土長的沙巴人,可是我想應該沒有多少西馬人,會像關心新山罪案般,認真關心沙巴遭菲律賓人“占據”的困境,縱然我們知道沙巴是馬來西亞一部分。
這時,我不由想起當年我責備沙巴室友,為何不稱自己是馬來西亞人,總要以沙巴人自居時,他回了我一句:“你們西馬人可曾關心過沙巴?”
沙巴與砂拉越都是大馬領士,不過住在半島的國人,請捫心自問:我們可曾認真曾關心東馬?心中可有沙巴這片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