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千杯不醉,有的人一口就倒?能喝的人天賦異稟,不能喝的勤加練習(xí),酒量能上去嗎? 有的人說可以。 兩年前啤酒 2 瓶必吐,現(xiàn)在喝半打也沒事。 從前白酒 1 兩就倒,現(xiàn)在兌冰紅茶能喝 3 兩。 有的人說不可以。 一幫人一起擼串兒,1 杯啤酒就喝吐了,整個人臉上、身上全紅紅的,然后就處于放空中。 來看看人喝酒后,酒精是如何吸收的。 一杯酒下肚,先進入胃中,然后是十二指腸、小腸,究竟經(jīng)由胃腸道進入靜脈系統(tǒng),然后被運送到肝臟進行代謝。進入肝臟后,酒精先被乙醇脫氫酶(AHD)轉(zhuǎn)化為乙醛;然后乙醛由乙醛脫氫酶(ALDH2)轉(zhuǎn)化為乙酸,最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被排出體外。 如果一個人乙醇脫氫酶少,酒精代謝慢,就會非常容易醉。也就是我們說的酒量差,一杯就倒。 如果一個人乙醛脫氫酶 2 數(shù)量少,活性低,乙醛代謝慢,乙醛會導(dǎo)致皮膚黏膜血管擴張,也就是我們說的,一喝就上臉。在現(xiàn)實生活中,喝酒臉紅的人還真不少。據(jù)日本久里濱酒精研究中心統(tǒng)計,中國、日本和韓國有 36% 的人喝酒會臉紅。 我們平時適量地喝點酒,只要不喝過多,這兩種酶就能順利地將酒精代謝。讓人醉酒的是乙醇,所以酒量差異由乙醇脫氫酶的數(shù)量和活性決定,也就是說酒量大小是遺傳決定的。所以,喝酒也是要“拼爹”的。 酒量大的人,很可能是攜帶杜康基因的人。杜康基因,也稱“解酒基因”,是乙醇脫氫酶 -1B(ADH1B)的一個變種,漢族人 70% 攜帶這種基因。有杜康基因的人代謝乙醇的速度是沒有的人的 13 倍。 有的人一喝就上臉,很可能攜帶一種乙醛脫氫酶 2 變異體基因——ALDH2*2。中國人有 18% 攜帶這個基因。人有一對等位基因,攜帶 1 個ALDH2*2,酶活性僅有正常水平的 6%,若攜帶 2 個,酶的活性幾乎為零。對后者來說,一杯倒是很平常的事,他們喝酒容易感到不適,因此一般滴酒不沾。這個群體如果不考慮自身實際,去“努力”練酒量,長期下去容易引發(fā)疾病。 為什么有的人越喝越能喝? 人代謝酒精的速度是天生的,但大腦對酒精帶來的各種反應(yīng)的忍耐力會增強。也就是說,喝多了酒精并沒有排出體外,而是身體對酒精的敏感度降低了。不過,練酒量,讓身體更能忍耐酒精,卻不能減少酒精對身體的損害,是非常不可取的。這類群體長期酗酒,肝臟和其它器官都會受到損害。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酒量,但是可以減慢酒精吸收。比如,喝酒前吃點下酒菜,不要空腹飲酒;慢慢兒喝,不要喝快酒,更不要一口悶;喝酒時不要兌碳酸飲料,因為二氧化碳會加快酒精吸收;不要兌果汁飲料,否則像喝飲料一樣容易喝多;在喝酒的過程中和酒后,記得多喝水,加速酒精代謝,同時避免脫水帶來的宿醉引發(fā)頭疼。 總之,飲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酒量不好是怎樣一種體驗? 囊括一切酒類知識,走進微醺酒類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