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視死如視生,所以往往會把生前享受的東西帶人到地下,但這樣就會在無形之中有了一筆讓人覬覦的寶藏。所以古代的防盜和盜墓就是天生一對矛盾體,這樣也就會有讓我們從側面看出古人的智慧。 以上就是盜墓賊的戰績,只要一把洛陽鏟沒有墓葬挖不倒,以至于古代墓葬基本上是十穴九空。不得不承認盜墓賊很多情況下比,考古隊厲害,很多情況下是盜墓賊去盜墓沒有得手,然后考古隊接到舉報才發現古墓,比如說去年的海昏侯墓就是如此被發現的。 正因如此古人才會如此重視防盜。 第一種疑冢,大家一定會想到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但是曹操還是白費功夫,自己干過盜墓的勾當還想逃,結果是司馬懿的后人把他的墓給毀了,所以疑冢曹操學的不到家,最厲害的看看人家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等蒙古貴族都是實行秘葬,所有知道墓葬位置的人都死了,只有一只駱駝知道在哪里,因為墓葬的位置有它孩子的鮮血,當駱駝死了墓在哪就只有天知道了。茫茫草原盜墓賊如何下手。
在墓道中設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長約10厘米左右的刀錐利器。坑上層平覆數塊木板,木板中間有軸,下綴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體,呈天平秤狀,板上有掩蓋物。所以盜墓賊還是很小心這些機關的。 第三種積沙積石,顧名思義就在回填的時候用松軟的沙子回填的材料然后加大石頭,這樣沙子永遠瓦不完,而只要挖沙子就會出現塌方。 但是就是這樣古代盜墓賊還是殺開了一條血路來,不知道盜墓賊,付出多少代價,但是還是徒勞無功。 第四種依山為陵鐵水澆筑墓口,其典型代表乾陵。
就是這樣的建筑工程,讓擁有現代起重運輸機械的專業考古隊都望而卻步更何況盜墓賊。 第五種水銀池,這個就是在墓葬中灌入大量水銀,這種墓進去沒有防護措施,必死。典型代表秦始皇陵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盜墓和反盜墓,不知道會在世界上的那個角落里上演著,智慧的傳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