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占兒科門診就診的60%,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的感染性炎癥,有些兒童會反復發生感冒、支氣管炎、肺炎,幾乎每隔半個月至一個月,發生一次呼吸道感染,甚至在一次呼吸道感染剛痊愈數天,稍有天氣變化,就又發生呼吸道感染。醫學上將這種反復發生的呼吸道感染,且在一年內超過一定次數的狀況,稱為反復呼吸道感染,約占呼吸道感染的10%左右。下面濟南哮喘病醫院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呼吸道感染到底該怎么辦?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機體內在因素、疾病因素、致病微生物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常見原因有: 1.呼吸道解剖生理特點:小兒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其呼吸器官發育不成熟,例如鼻道狹窄且缺乏鼻毛,對吸入氣體的過濾能力差,易吸入致病微生物和灰塵;氣管及支氣管黏膜腺體分泌不足、纖毛運動不良,加上呼吸肌發育不成熟,不利于咳出吸入呼吸道的致病微生物和灰塵;易誘發呼吸道感染。 2.疾病因素:常見的有營養缺乏病,如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鋅缺乏癥,維生素A缺乏癥(缺乏維生素A時呼吸道上皮細胞發育差,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呼吸道感染)等。有些孩子患有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因肺血多,可經常出現呼吸道感染;唇腭裂,胃食管反流患兒易將食物誤吸入氣道,誘發呼吸道感染。還有體內存在隱匿性感染,如慢性咽炎、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由于急性期治療不徹底,使得病菌沒有被徹底清除,而在體內潛伏下來,一旦受凍、疲勞或抵抗力下降時就又發病。 另外,氣管、支氣管異物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有些小兒在吃飯、吃瓜子、吃花生等情況下哭鬧或講話,或家長在喂飯、喂藥時哭鬧,將飯粒、瓜子、花生或藥丸嗆入氣管,如這些異物較小,小兒在一陣咳嗽后無明顯氣急與青紫,則家長未能注意,肺內異物可經常招致肺感染,經抗生素治療后有效,但易復發。 3.免疫功能異常:這是引起患兒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嬰幼兒時期,特異性免疫功能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吞噬細胞吞噬能力低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溶菌酶、乳鐵蛋白、補體、干擾素等抗感染物質含量較低。某些患兒存在著免疫功能缺陷,其缺陷的原因可為原發性,也可繼發于某些疾病或使用某些免疫抑制劑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免疫功能異常可能是患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也可能是患兒多次發生呼吸道感染后的結果。免疫功能失常加重了患兒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的幾率。 4.環境因素:環境污染和被動吸煙等可損傷小兒的支氣管黏膜,并能降低全身抵抗力。其他如氣候變化,缺乏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喂養方式(人工、牛奶喂養)、出生時窒息、胎糞吸入性肺炎或曾患重癥肺炎史等因素均可以促發反復呼吸道感染。 了解引起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我們可以進行有效的防治。 1.加強鍛煉:以增強小兒機體的抵抗力。要鍛煉孩子適應天氣突然變化的能力,特別是御寒能力。從夏秋季開始就逐漸培養孩子用冷水洗臉、洗腳、洗手、洗澡及喝涼開水和適當增減衣服的習慣,以增強抗寒能力,但切忌突然減少衣服或置孩子于寒冷環境中。 2.注意環境衛生:營造科學的生活環境,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室內經常通風,合理使用空調設備,去除室內煙塵,提高室內清潔度和氧含量。冬春季是流感和其他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要避免帶小孩去公共場所,一旦發現周圍的人患有流感或其他傳染病要注意隔離。 3.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扁桃體明顯腫大、反復化膿、睡眠時打鼾影響呼吸的兒童,可切除扁桃體。患細菌性呼吸道感染時,抗生素療程要足,以徹底清除感染灶。先天性心臟病及唇腭裂的孩子要進行手術修補。可疑氣管、支氣管異物者,及時檢查、明確診斷,取出異物。 4.營養治療:營養不良及各種營養缺乏的孩子要給予相應的治療。佝僂病的嬰幼兒予以補充維生素D和鈣;貧血的孩子補充鐵劑,或富含鐵的食物(豬肝、豬血等);鋅缺乏的孩子補充葡萄糖酸鋅等鋅制劑;維生素A缺乏的孩子予以補充維生素A及胡蘿卜素等。對于某些食欲差或消化吸收功能差的兒童可以服用雙歧桿菌乳酸菌類制劑、酵母片及調節脾胃的中藥。 5.免疫功能調節劑應用: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普遍存在免疫方面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低下問題。提高免疫功能可防止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工作中,經常遇見許多家長要求用免疫球蛋白增強小兒免疫力。免疫球蛋白用于防止反復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作用,但這種藥物是血液制品,是成人血液的提取物,可能含有某些目前技術尚不能檢測的病毒。所以,如不是有絕對指征,一般不主張用。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其他一些免疫調節治療。如泛福舒、蘭菌凈、核酪、胸腺肽、斯奇康、匹多莫德、施保利通及中藥制劑等。這些免疫調節劑成分和作用機制各有不同,應根據患兒的不同情況在醫生指導下有選擇地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