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薛之謙在微博上轉了一段視頻,內容是一個青年男子和兩個地鐵掃碼女孩之間的沖突: 薛之謙發布視頻的時候配上了一段話:
于是,這條微博獲得了26萬轉發,近100萬次點贊。隨后北京警方介入,找到了視頻中的男子進行調查。閉著眼睛也能想到,網上肯定又為了這種事情吵成了一團。為了方便大家吵架,這里提供一個我的思路: 首先,我們不帶任何感情地分析一下相關的的事實是什么。事情發生在地鐵上,那么: 1、地鐵是公共交通工具,它是一個公共場所。 女孩在地鐵上掃碼,掃碼是她們的工作。無論是自己創業,還是拿錢為別人做地面推廣,她們都會從中獲利。那么, 2、掃碼女孩是為了私利,在公共場所里工作。 其它乘客購票上地鐵,目的是解決交通出行問題。成為XX廠家的客戶,并不在他們的計劃之中。地鐵作為交通工具,設計目的也不包括作為推銷場地。所以,我得到了第一個結論: 掃碼女孩的行為對于乘客來說,是一種騷擾。她們把公共場所變成自己的工作地點,為自己牟利,這是破壞秩序,是有錯在先。 地鐵男乘客對兩個掃碼女孩破口大罵,搶奪手機,甚至把其中一個推出車外,那么: 3、作為對掃碼的回應,這是一種極為不尊重他人,也是極為危險的行為。 這里我得到了第二個結論: 掃碼在先,辱罵搶手機推人下車在后,前者引發了后者,后者用一個錯誤去應對前者的錯誤。 網上的爭論大多是從這里開始的。到了這個階段之后,大多數人都轉而開始抒情了。比如討論上班多么辛苦,騷擾多么讓人心煩。或者討論創業多么艱難,生計多么艱難。當然,也有薛之謙這樣討論社會冷血,大家都是圍觀,沒有主動阻止男人欺負女人的。 而我覺得有了上述事實和兩個結論之后,我們可以再推進一點:有人犯下一個錯,如果招致的懲罰和他的錯誤可以相抵,大家就會覺得公平合理。否則,無論是小錯大罰還是大錯小罰,都會讓人覺得憤憤不平。那么,究竟是掃碼女的行為太過分了,還是地鐵男的行為太過分了?還是掃碼女剛好得到了她們錯誤應得的懲罰?相信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彼此爭吵不休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為了公平起見,我再換一個角度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請我們每一個人誠實地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A、你是否愿意在地鐵上被掃碼員騷擾? B、你是否愿意在地鐵上被地鐵男那樣辱罵、搶手機、推出車外? 我相信,如果大家神經正常的話,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那么,現在我再問一個問題:如果你必須選擇一樣承受,你是愿意選擇A還是B呢? 我想,除非你是SM愛好者,大概不喜歡被人指著鼻子罵“外地逼”,被人搶走手機,被人強行推下地鐵。所以,這里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來:地鐵男對掃碼女孩的反應強度之大,遠遠超出了她們的錯誤所應得的懲罰。他侮辱他人,搶奪他人財產,在地鐵做出極為危險的推搡動作,危害了公共場所的秩序和安全,所以,警方不單應該帶走他問話,而且應該給予拘役或者罰金作為懲處。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并沒有多少值得爭論的地方。 而薛之謙,以及跟著薛之謙怒罵的幾萬人,我覺得問題反而要大一些。他們把整個事情變成了男人該不該罵女人,社會應不應該那么冷漠。這根本就不是問題的核心好嗎? 問題的核心在于:第一時間,兩個掃碼女孩就不應該上地鐵拉乘客掃碼。事情不是地鐵男和她們吵架的時候才開始變壞的,也不是眾人圍觀無人出手開始變壞的,而是兩個女孩上車開始掃碼開始變壞的。當她們開始對規則開始破壞的時候,事情就已經變壞了。只是這種變質因為太小,太細微,往往就被放過。 即便警察帶走了地鐵男,即便地鐵男要面臨懲戒,警察也應該在第一時間給予兩個女孩口頭警告,給予她們背后的公司警告。討論為何公眾如此冷漠,男人何以敢于侮辱女性,這都是在混淆重點。全車人跳起來暴打了地鐵男一頓就弘揚正氣了么?這個社會就熱情起來了么? 沒有,因為還有別的掃碼員在另外的月臺上等著上車,等待著在車廂里上崗,等待著騷擾其他乘客。而且,這一次他們在心態上要踏實許多。因為大V和網友們都已經為他們說話了,因為掃碼而引發沖突的時候,民眾不站在他們這一邊就是冷血,就是無良。 在最安全的時候,人人都是熱血賁張的。做道德判斷的時候,就是最安全的時候。來吧,熱情起來,大家都熱情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