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典文學中,有很多文學經典力作傳承至今。其中被人們譽為《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的這四部小說合稱為"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無可比擬的,幾百年來,人們對它的閱讀與熱愛的程度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 《紅樓夢》是十八世界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二百余年來,這部文學巨著被人們爭相傳閱,悉心研究,以至成為一門專門性的學問。 《紅樓夢》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撰寫,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經過雍正、乾隆兩次殘酷的迫害,曹雪芹看到了當時代表最腐朽勢力的雍正、乾隆之流,實行的是怎樣專制黑暗的統治。于是,曹雪芹借"天塌補天″的典故,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寫了封建官僚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別是賈家的衰落過程,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說明了這個千瘡百孔的封建王朝的殘天已無法補救,已注定要必將衰落的歷史命運。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作者站在被貧窮、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這些好漢們敢于造反、斗爭的人道主義精神。多少年的起義隊伍發展,壯大了這支隊伍的聲咸,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由于宋江的個人思想與當初社會的局限,在起義事業到達巔峰之時選擇了妥協、招安,最終葬送了起義事業。
該書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借孫悟空出世,后遇唐僧、豬八戒、沙和尚三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并途經很多異地和妖怪,遭遇九九八十一難的經過。幾百年來,歷朝各代和今人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被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謝邀。小謝不才,斗膽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果真是有一番見地,四本書囊括了古中今外所有故事的套路,從四個方面寫盡了三界五行,更深層次的,寫到了人生,人性,每次讀都能讀出新鮮的東西。如果真正要問這些作品為什么經久不衰,那么原因可真的是太多了。小謝主觀的說說自己的見解。 1、深厚的文化底蘊四本書文化底蘊都非常深刻,到現在還有人跟我說看不懂紅樓夢三國演義??炊@四本書,本身就需要極大的知識儲備量,否則就真的只是看熱鬧走過場。因為成書時間,每本作品都帶有其本身的時代烙印,我們可以從中窺探到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紅樓夢》被稱為文化百科全書。包含的不僅是文學,還有飲食書法繪畫建筑各個方面。曹公大手筆,各行各業都有涉及,我們從小說中了解鐘鳴鼎食之家,世代簪纓之族的日常生活都是什么樣的,他們怎么吃怎么穿,有什么規矩,平日怎么說話,怎樣學詩怎樣畫畫。講的太深太全面。 《三國演義》則充斥著歷史的氣息。關于三國時期的官職,關于三國時期的地名,關于戰場上的廝殺,關于兵器的樣貌,關于陰謀陽謀,關于天下紛爭,關于權謀博弈,關于行兵布陣,這些我們曾經都不懂。 《水滸傳》更是上至天子貴胄,下至三教九流無所不有。皇帝,高官,胥吏,里正,平頭百姓,煙花娼妓,好像那幅清明上河圖,將那個時期的點點滴滴寸寸展開,躍然紙上。街頭屠戶,山中盜匪,栩栩如生。 《西游記》不用說,那是一個神魔的世界,其宗教意味深厚,對佛道兩家的思考,對佛經的解讀,對于神魔體系的構成都有著重要的貢獻。 宗教、官場、家宅,戰爭任何一個命題拋出來,都將是大研究方向,可這四本書居然就寫透了,說清楚了,無論下多少定義和名詞解釋,都不如這四本書說的明白。 2、豐富的人物形象這一點應該不用細說了。四大名著產生了一大批經典人物形象,說后代不行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說人懶就是豬八戒,說人多愁善感就說林妹妹,說人潑辣就說是丹鳳三角眼,說人兢兢業業就一口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些形象太經典太生動太模具化,已經被當做個例拿出來探究,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就是說,這些形象是凝練出來的,是普羅大眾的代表。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發展,但對人性的研究從來就沒有停下來。從荀子的性惡論到今天看星座貼標簽,我們一直在思考給人貼標簽,歸類,統稱之這樣的人或者那樣的人。但世上的人何其多。我們又只能研究這些個別的人物形象,從而給這一類人定一個名詞解釋。 扯遠了,這些豐富的人物形象又衍生出很多的成語俗語歇后語,這些衍生品反過來促進小說的傳播。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免不得要去用這些東西,要去用一個已知的現象解釋另一個,已知的詞匯解釋未知的。這種循環往復是永生不滅的。 3、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常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紅樓,女不讀西廂。為什么呢?三國演義說勾心斗角,老年人上了年齡,心思細密,容易鉆牛角尖,所以不能看太多勾心斗角的東西,以免陷入死胡同。少年人血氣方剛,水滸傳中殺人越貨,奸淫擄掠,兄弟義氣殺人無罪這種思想,對青少年身心是有不良影響的。而紅樓夢中,男性角色大部分不怎么好,賈政假道學,賈珍亂倫,薛蟠同性戀,唯一一個寶玉卻是混在脂粉堆里,在溫柔鄉做富貴閑人,貴族紈绔的生活習氣對男子來說不是什么好事。女不讀西廂則是說崔鶯鶯亂了禮法與人茍合。這段話間接性表現出四大名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西游記》中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紅樓夢》中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度龂萘x》中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端疂G傳》中太平總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這都是人生至理名言,需要用一輩子去學去悟。 4、作者的馬良之筆四大名著之所以成為四大名著,和作者的文筆是分不開的。我初中讀水滸,有些段落往往重復讀無數次,到最后,通常是隨手翻到哪里就看哪里,尤其是招安前的章回,更是字字如金,作者遣詞用句已得春秋筆法。后來讀紅樓夢,更是逐字逐行去讀,連詩詞都要誦讀好幾遍,看似閑閑寫來,其實一個多余的段落都沒有。這兩位都是深諳草灰蛇線的行家。讀三國演義的時候,更是折服于作者的謀篇布局,戰爭場面最難寫,要寫全局,要寫細節,要寫兩軍作戰,要寫雙方局勢,非胸中有丘壑之人不能為之。西游記讀的最晚,是上大學后才讀的,這個勝在情節,以及思想深度上。所以過分喜歡86版的筒子去讀讀原著,你會發現86版西游記拍的真的很簡單,西游記實在是一部很黑暗的作品。 關于四大名著我上大學時期有一個專門研究的課程,講師講的很精彩,關于四大名著的謀篇布局,串珠式結構和網狀結構分析的很透徹。這個網上講解的應該很多,我就不贅述了。 5、時代的二次解構每個時代,對小說的理解總是不同的。所以四大名著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新的解讀,比如《西游記》,最初只是感動于師徒四人克服艱難險阻最終獲得成功,后來發現書里寫的都是黑暗的現實,再后來以陰謀論閱讀西游記,到現在用管理學解讀西游記,跟唐僧學管理。從這個軌跡可以看出,每個階段的思想,都和所處的時代相關。 再比如《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曾經一度被人唾棄,后來開始分析她的心理,從而得出她也是一個很可憐的女人,還致使很多人對這樣一個千古淫婦產生同情和憐憫。人們的思維和思考在不斷變化。這也說明作者在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上比普通小說高出N個檔次。 因為時代在發展,思維方式在改變,富于爭論性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四大名著作為BUG極低的高質量作品,被研究的興趣也就越大。 6、影視的推波助瀾四大名著的翻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涌出,特別是西游記,我都不想去數,電影電視動畫片,出了不知道多少版本。但由于四大名著的文化底蘊,一般沒人敢接手拍全本。86版西游記,87版紅樓夢,94版三國演義,98版水滸傳,這都是四大名著的標桿,而新拍版本很容易就遭受質疑。一方面因為時代原因,新版的四大名著商業意味太濃厚,另一方面是導演編劇本身實力不夠,出現了較大的錯誤和紕漏。 翻拍成功的如新三國,因為融合了很多現代思維,所以容易被接受。還有就是新水滸,因為故事的解構和重塑,使得很多水滸中血腥暴力都不再別扭。被罵的最慘的就是張紀中西游記和李少紅紅樓夢。張紀中版本其實是符合原著的,但輸給了造型和特效。李少紅版真的是粗制濫造,為廣大紅迷不能接受。李少紅最招罵的原因在于,她怎么也不承認她翻拍失敗了,一直說攻擊她的是水軍。 這種外界的輿論和探討,實際上,都在推動四大名著走進大眾視線。再過不久,還會出現新的翻拍,并產生新的思考。 人的思想是不會停頓的,所以有深度的作品會一直流傳下去。正所謂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才是時間證明的精品! 讀紅樓,過情關。問世間情為何物?
讀三國,過爭關。人到底爭個什么?
讀水滸,過利關。我們的仗義去哪了?
讀西游,過欲關。覺悟還是執迷不悟?
四大名著,是中國人的四種修行,也是人生之修行的一個完整路徑。過得去,情天恨海;參得透,世間爭斗;斬得斷,利欲熏心;越得過,欲望執念,才抵達得了人生光明通達、自在寧靜的終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