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潮今日要帶大家認識技術指標啦。當然接下來很長的時間都是指標的小知識哦。 什么是均線 移動平均線(MA)也稱均線,是指一定交易時間內的算術均線,是美國投資專家格蘭維爾創建的,是由道氏股價分析理論的“三種趨勢說”演變而來,將道氏理論具體地加以數字化,從數字的變動去預測股價未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變動方向,為投資者的決策提供依據。 均線的分類 短期移動平均線:比較常用的有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和30日均線; 中期移動平均線:比較常用的有45日均線、60日均線、90日均線; 長期移動平均線:比較常用的有120日均線、250日均線。 均線的計算方法 在技術分析領域中,移動平均線是必不可少的指標工具,移動平均線利用統計學上的“移動平均”原理,將每天的市場價格進行移動平均計算,求出一個趨勢值,用來作為價格走勢的研判工具。 均線最簡單的計算方法就是:N日移動平均線=N日收市價之和/N 均線的特性 均線可以反映真實的價格變動趨勢,即通常據說的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借助各種移動平均線的排列關系,可以預測股票的中長期趨勢,同時現靈活應用K線技術,就可以實現低買高賣,從而獲得較高的收益。 ---追蹤趨勢 移動平均線能夠 表示股價的趨勢方向,并追蹤這個趨勢。 ---滯后性 在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于MA追蹤趨勢的特征,使其行動往往過于遲緩,掉頭速度落后于大趨勢。這是MA一個極大的弱點。 ---穩定性 根據移動平均線的計算方法,想要較大的改變移動平均的數值,當天的股價必須有很大的變化,因為MA是股價幾天變動的值。 ---助漲助跌性 當股價突破移動平均線時,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突破,股價都有繼續向突破方向發展的愿望。 ---支撐線和壓力線特征 由于MA的上訴4個特征,使得它在股價走勢中起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MA被突破,實際上是支撐線和壓力線被突破,從這個意義上就很容易理解后面將介紹的葛蘭威爾法則。 均線的形態(葛蘭威爾法則) 平均線從下降開始走平,股價從下上穿平均線(①點處) 股價跌破平均線,但平均線呈上升趨勢(②點處) 股價連續上升遠離平均線,突然下跌,但在平均線附近再度上升(③點處) 股價跌破平均價,并連續暴跌,遠離平均線,(④點處) 移動平均線呈上升狀態,股價突然跌破暴漲且遠離平均線(⑤點處) 平均線從上升轉為盤局或下跌,而股價向下跌破平均線(⑥點處) 股價走在平均線之下,且朝著平均線方向上升,但未突破平均線又開始下跌(⑦點處) 股價向上突破平均線,但又立刻向平均線回跌,此時平均線仍持續下降(⑧點處) 今天介紹了很多“硬貨”,希望大家都可以參透。 |
|
來自: 昵稱27246082 > 《股票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