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所說的:“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做人得意時要少說話,而且態度要更加謙卑,這樣才會贏得朋友們的尊敬。凡事三思而行,說話也不例外,在開口說話之前也要思考,確定不會傷害他人再說出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你也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人生中最大的失敗是驕傲及狂妄自大,“傲慢石頭凸之上,不留智者功德水”,狂妄自大的人永遠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學不到前輩圣賢智者的道德,就像凸起的石頭上,放多少水也沒有用,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謙虛,不要自大。 你越是謙虛,能讓他感受到尊重,你越是樸實和氣,他就愿意與你相處,認為你親切可靠,你越是恭敬順從,他的指揮就得到滿足,認為你很合得來。你越是愚笨,他就愿幫助你。相反,你若以“高姿態” 出現,處處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對方一定感到緊張,對你心存戒心,想如何對付你,你做趙事情就十分困難。 那么,人生有一顆驕傲自大之心其危害有那些?筆者認為:
驕傲自大的人,往往得意忘形。 當一個人事業有成,當然是應該值得慶賀,但這種慶賀應適可而止,切忌得意忘形,特別在言辭上,那種大有“上嘴唇頂天,下嘴唇頂地” 的高談闊論,還是少一些為妙,因為在你的身邊還有一些失意的人,你的張揚會引起他們心態失衡,有時會激起他們做出一些超出自己能力控制范圍的事情,以至于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是在失意的朋友面前,則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只有在言辭上低調,才能融入朋友之中,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人生經歷風風雨雨后,回首凝望走過的路,細細想來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很多事情在歲月長河里也不過曇花一現的幻影,何必在意旅途中驛站里那點微不足道的失意? 做人應該圓融通達,不鋒芒畢露,不得意忘形,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低調是你的能力,足夠的內涵。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你就會有開拓廣闊心境。正如當今社會,與人相處,只要稍有點處理不當,就會招致不少麻煩。輕則,工作不愉快;重則,影響職業生涯。
因此,與人相處,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為人善始善終,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顯赫時持盈若虧,不驕不狂。言為心聲,語言受思想的支配,反應一個人的品德。不負責任,胡說八道,造謠中傷,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 驕傲自大的人,往往抬高自己。 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驕矜之氣盛行,千罪百惡都產生于驕傲自大。驕橫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讓于人。做人的過于驕橫,則不可能很好地與人和諧,必須是不居功自傲,能夠自我約束,克制驕傲的產生。要常常考慮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學習。 在現實生活中,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有些人,就喜歡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往往為了那點自卑的虛榮心而故意抬高自己,貶低別人,這些人都活的很壓抑,經常被人罵,所以養成了奴才的習慣--主人罵奴才,奴才罵狗,一層罵一層,或者互相罵。其結果往往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但沒有抬高自己,相反,卻被人厭惡、唾棄,使自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做法,既不實事求是,也不光明磊落,只能說明一些人心里的陰暗與齷齪,這種人沒意識到他在貶低人家的過程中,其實也降低了自己的價值,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大伙總能看個清楚。
驕傲自大的人,往往盛氣凌人。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很多高高在上的人,有些人不是這樣,有些人就會盛氣凌人。是他們習慣了那種高度,想要證明自己高人一等,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給周圍人帶來的反感。沒必要為這種人煩惱,因為他們還沒有正真學會做人,正真高高在上的人是有深度有內涵的,不是這樣。 一個人的本領大小,不在于能力的強弱,而在于能否和諧大眾。合眾的要領,姿態不能太高,行事不能太孤傲。要懂得客氣謙遜。行事低調的人老成持重,不會虛浮夸大,只憑自己的實力按部就班,穩扎穩打 在強調自我和個性的時代,更不能忘記如何去低調做人,這樣方能更好更順利地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點,暉映自我的亮色,最大限度地開發自身的潛能,成為符合生活需求的自我現實之人。 必須在每天的生活中尋找現實的東西,隨時準備做出不同的選擇,來開辟一條自認為可行之路。低調做人,讓自己擁有一個好心態,那就是什么也不能帶走每時每刻的好心情。 人生在世,常常產生想解釋點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釋起來,卻發現任何人解釋都是那樣的蒼白無力,甚至還會越抹越黑。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釋,便成為智者的選擇。那么在當今社會,與人相處,我認為關鍵是要學會低調,時常保持一個好心態。 驕傲自大的人,往往顯耀自己。 有諺語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萬物為參照,可洞觀一己之不足。”意思是天地雖沒有自己說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們都看得見天地的高曠寬廣,是他養育了萬物生靈——真正有學識有涵養的人是不會到處炫耀自己的。 一個想真正有所作為的人,就不要把功名利祿看得太重,而應抱著淡然一笑的態度。曾國藩曾在立下赫赫戰功之際,馬上給他的弟弟曾國荃寄去一封信,信中附了一首詩:“左列鐘銘右讀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詩中告誡他的弟弟,千萬不能因此而驕傲自大,越有功勞越得低頭做人。 低調是一種生活姿態,而且是一種比較良好的姿態,低調了才能認真考慮自己的成就和不足,低調的人才能被大眾所喜愛,而張揚也是一種姿態,張揚沒有錯,但是張揚的人沒有人喜歡跟他們交往。 做人應掌握做到: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才不會產生自滿心理,才能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締造完善人生。謙遜能夠避免給別人造成太張揚的印象,這樣的印象恰好能夠使你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與能力,最后達到成功。 驕傲自大的人,往往孤芳自賞。 孤芳自賞是過于自信或過高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是一種不切實際自高自大的心理表現,這種現象往往會使人言談舉止狂傲自私,瞧不起人。自負必須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通常,脫離實際的自負對于人的心理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 有孤芳自賞心理的人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們自視過高,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總是把自己凌駕于別人之上:與人交往時,你們習慣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即使明知自己錯誤,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接受別人的觀點;任何事情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但卻要求別人都能為他服務;對別人的成績非常嫉妒,對別人的失敗幸災樂禍,不向別人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在別人獲得成功時,會用“酸葡萄心理”來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孤芳自賞不是要一個人個性張揚,目中無人,而是要人隱忍的去做事,一個真正孤芳自賞的人常常是無語的,他默默的做著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為外界的價值觀所左右。從這個意義上說,孤芳自賞的人,一定是有力量的人。這樣的人內心充盈著一種力量,自然就表現出一種氣勢,這是一種自然的流露,與盛氣凌人無關。 中國人講究含蓄,即從表現出來的有限東西上,來反映那沒有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含蓄可以激發你的聯想和思索。正是如此,它是增強“意境”的一個重要手段,即使你表現出來了某個片斷或局部的東西,但是可以讓看到你的人“浮想聯翩,思之無盡”。 驕傲自大的人,往往自以為是。 有諺語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萬物為參照,可洞觀一己之不足。”意思是天地雖沒有自己說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們都看得見天地的高曠寬廣,是他養育了萬物生靈——真正有學識有涵養的人是不會到處炫耀自己的。
自以為是的人多是因為他們確實有著可以自豪的地方,這使人們對他們產生一種佩服的感覺,甚至還去學習他們。但是,過分地自豪,甚至自大、狂妄,驕傲得不著邊際,那就預示著一種危險,一種潛在的巨大危機。
如果覺得自己還可以,那么就這么以為下去,當別人不理解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也最好不要去教育別人,試圖去改變別人的想法,因為別人怎么想不關你的事,別人的想法是別人的,不礙著你的事。沒拿你的錢,也沒搶你的東西。 得意之時少說話,獲得成功更謙卑。 凡事三思而后行,說出話如口吐釘。 狂妄自大如突石,人前人后欠謙遜。 樸實和氣人尊重,越是恭順越可親。 事業有成該慶賀,適可而止才算高。 得意忘形不可取,高談闊論常挨叨。 心態失衡喜張揚,未控情緒有點糟。 言辭低調朋友喜,人生經歷麻煩少。 博展文章作品佳,生花妙筆展才華。 豪情依舊傲云天,壯志猶存心地間。 陋室耕耘樂且醉,寒窗潑墨苦猶甜。 博園信步吟詩句,網海暢游賞景觀。 善事多為甘奉獻,身直影正享康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