瓿卣罍觶鉞甗觚盉簋缶盨銎鏃敦轙 鬲軎甑箅匜觥斝彝卮镈鑃鐸鈹樽斛 …… 這些字你認識幾個? 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卻讀不出?
其實上面提到的都是青銅器的名字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 青銅器以其雄渾古樸的造型 絢麗精美的紋飾、等級森嚴的形制而著稱 我們常常能在博物館中看見它們 卻因為這些生僻的字而無法完全認識它們 這次我們就一起來學學看 那些見了不會讀的青銅器名“字”
瓿[bù]
獸面紋巨型銅瓿(商 一級文物) “瓿”字最早見于《說文·瓦部》:“瓿,甂也?!庇衷疲骸爱K,甂似小瓿;大口而卑,用食?!庇纱丝梢娝^瓿形似甂而體較大,為大口而低矮的容器。如同小盆,其用途為盛食器。
2 卣[yǒu]
獸面鳥紋提梁銅卣(商 二級文物) 卣,是一種酒器,專以盛放祭祀時使用的一種香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時期。
3 罍[léi] “冉父乙”銅罍(商 一級文物) 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4 觶[zhì]
湘潭出土“冉”銅觶 古時飲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于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5 鉞[yuè]
益都蘇埠屯“亞醜”銅鉞
古代兵器,青銅制,像斧,比斧大,圓刃可砍劈,中國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禮儀、殯葬用。
6 觚[gū]
銅觚(商 一級文物)
觚是一種大口身、細腰、闊底的飲酒器,是商周時期最常見的青銅禮器之一,也是商代酒禮器制度的核心。
7 盉[hé]
龍首流銅盉(西周 二級文物)
“盉,調味也?!笔怯靡詼鼐苹蛘{和酒水的濃淡的器物。大腹斂口,前有長流,后有鋬[pàn],有蓋,下多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今人大致認為,盉是一種注水的水器。
8 甗[yǎn]
銅甗(西周)
甗,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一種炊器,作蒸食之用。分為兩部分,下半部是鬲[lì],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zèng],兩者之間有鏤空的箅,用來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9 鬲[lì]
![]() 夔龍獸帶紋鬲(春秋) 鬲是象形字,它是古代煮飯用的炊器。其形狀一般為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熱。青銅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時期。
10 甑[zèng]
甑是中國古代的蒸食用具,為甗的上半部分,與鬲通過鏤空的箅相連,用來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將甑中的食物煮熟。
11 箅[bì]
《說文》:“所以蔽甑底者也。從竹,畀聲?!笔怯锌障抖芷痖g隔作用的片狀器具。
12 簋[guǐ]
![]() 銅簋(湖北省博物館藏)
簋,是商周時期的盛食器,主要用來盛黍稷稻粱。商代早期的青銅簋不帶耳,商代晚期開始出現雙耳簋,西周時期出現四耳簋,但耳的造型多為獸面造型,少數為素面。
13 簠[fǔ]
![]() 蟠螭紋銅簠(春秋 二級文物)
祭祀時盛放稻粱的器皿,方口。據《周禮》記載:“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焙叺幕拘问绞且环N長方體,早期以陶制,后來逐漸使用青銅鑄造以顯尊貴。
14 缶[fǒu]
![]() 蟠螭紋銅缶(春秋 二級文物)
缶實質上是一種盛儲器,即用來盛裝酒或者水的器皿。《說文解字》解釋:“缶,瓦器,所以盛酒漿?!?/p>
15 盨[xǔ]
![]() 大德九年銘文銅盨(元 二級文物)
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
16 敦[duì]
![]() 鐵足銅敦(湖南省博物館藏) 敦是中國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會時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
17 匜[yí]
![]() 貯子匜(西周) 匜是中國先秦時代禮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禮,為客人洗手所用。
18 匕[bǐ]
![]() 銅匕(戰國) 古代的一種取食器具,長柄淺斗,形狀像湯勺。
19 觥[gōng]
![]() 獸形?。ㄉ蹋?/p> 觥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
20 斝[jiǎ]
![]() 商晚期鳳柱斝 斝是古代中國先民用于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
21 豆[dòu]
![]() 云紋銅豆(湖南省博物館藏)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
22 彝[yí]
![]() 獸面紋方彝(西周)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
23 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
24 樽[zūn]
![]() 胡傅溫酒樽(漢) 古代盛酒的器具。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鏤空,中間可點火對器中的酒加熱。
25 斛[hú]
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后來改為五斗。
26 镈[bó]
![]() 四虎镈(湖南省博物館藏) 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上面多有龍蛇圖案。又指一種農具。
27 鑃[diào]
古樂器,形似鐸鈴,以木槌敲擊,祭祀和宴樂時用。
28 鐸[duó]
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于中國春秋至漢代。
29 鈹[pí]
![]() 秦青銅鈹(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 鈹是將短劍裝在長柄之上,類似現代的刺刀。鈹在作戰時主要用于直刺和砍殺。
30 銎[qióng]
指斧頭上裝柄的孔。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
31 鏃[zú]
![]() 秦青銅箭鏃(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 箭頭。“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32 轙[yǐ]
是古代馬車構件。在馬車的車衡兩側各裝一件銅轙,馬嘴上的韁繩分別從四個轙孔中穿過到達駕車者手中,從而避免韁繩纏繞在一起。
33 軎[wèi]
![]() 錯銀銅車軎(戰國) 古代車上的零件,青銅制,形如圓筒,套在車軸的兩端。軎上有孔,用以納轄。 部分文物照片及解讀摘自 《悠遠的印記·長沙文物精品漫談》
![]() 《悠遠的印記·長沙文物精品漫談》 內 容 簡 介 《悠遠的印記·長沙文物精品漫談》(套裝共5冊)擇要收錄長沙市及區縣歷年出土和征集的歷代文物(包括部分現存國外博物館的)約200件,分金銀玉石、陶瓷、漆木器、簡帛、書畫、雜件等內容。遵循“用散文風格描寫藏品、故事風格細敘歷史、學術風格把握信息”的原則,闡釋文物自身的價值、藝術特質,集學術性與通俗性于一體。 ![]() |
|
來自: 昵稱KgsTtEIG > 《微信和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