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版醫保目錄的正式實施,新的大品種有望誕生,A股醫藥上市公司誰會成為最大贏家? 本刊記者 杜鵬/文 時隔8年之后,新版醫保目錄終于發布。2月23日,人社部發布《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的通知》,新版醫保目錄正式出臺。 這一事件引發了市場對醫藥板塊的關注,更是引燃了“吃藥“行情,醫藥行業及相關個股有望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醫保目錄大擴容 2017年版醫保目錄共收錄了2535個品種,西藥部分共有藥品1297個,中成藥(含民族藥88個)部分共有藥品1238個;醫保類別上,甲類藥品594個(化學藥402個、中藥192個)、乙類1941個,地方增補目錄不超過15%(291個),地方政府要在7月底前完成乙類目錄的調整,并于調整后一個月實施新的目錄政策。另外,國家擬醫保談判品種45個,另行通知。 相比2009年版醫保目錄,本次醫保目錄收藏品種總數增加了339個,增幅約15.4%,與上一次調整增幅基本一致。資料顯示,2009年版醫保目錄較2004年版中的品種數量增加15.5%。對此次擴容幅度,多數券商認為符合市場之前的預期。 從西藥來看,本次醫保目錄共進入西藥品種1297個,與2009年版醫保目錄相比增加133個品種,增幅約11.4%,與市場預期也基本相符。 本次西藥調整更加注重藥物的臨床價值與藥物經濟學,將2009年后上市的新藥作為重點評審對象,并對其中的創新藥做了進一步傾斜;從品種上來看,多個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藥品均被納入新版醫保目錄,如替尼類靶向腫瘤藥、糖尿病用藥DPP-4抑制劑、高血壓復方制劑等。 對此,渤海證券認為,未來臨床價值明顯、價格合理的藥品將會更受青睞。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西藥目錄中,絕大多數血制品醫保適用范圍均有所擴大。 渤海證券認為,血制品需求將進一步釋放,供需缺口將進一步擴大,繼續看好該領域的未來發展。 從中藥來看,本次醫保目錄共進入中成藥1238個(含民族藥88個),與2009年版醫保目錄相比增加了206個品種,增幅約20%,超乎市場預期,這體現了國家對中成藥的重視與扶持。 不過,同2009年版醫保目錄對比,新版醫保目錄對中藥注射劑的使用限制規定更為嚴格,如紅花注射液由2009年版醫保目錄的“無限制”變更為新版的“限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并有急救搶救臨床證據的患者”。 不少券商預計,未來中藥注射液將進一步承壓。 此外,中藥飲片部分未做調整,仍沿用2009年版藥品目錄的規定。 從政策導向來看,創新藥、兒童用藥、臨床重大疾病用藥獲得了重點支持和鼓勵。 從2008年到2016年上半年,中國批準的絕大部分創新化藥和生物制品都納入了2017年版藥品目錄范圍或談判藥品范圍,例如??颂婺帷鹞舨嫉?;兒童藥方面,新版醫保目錄新增了91個兒童藥品品種,其中明確適用于兒童的藥品或劑型達到540個,進一步加強了兒童用藥保障力度;重大疾病方面,治療癌癥、重性精神病、血友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常用藥品基本被納入了藥品目錄或談判藥品范圍。 40多家上市公司受益 隨著2017年新版目錄的出臺,諸多藥企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此次目錄調入品種涉及的上市公司大約有40多家,品種數量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億帆醫藥、海正藥業、人福藥業、恒瑞醫藥、康緣藥業和益佰制藥等。受此影響,醫藥板塊在目錄發布后出現較大漲幅,多只個股均有不錯表現。 從醫保目錄調整的類別看,部分產品從地方醫保乙類目錄升級為國家醫保目錄,如鎮痛活絡酊、龍牡壯骨顆粒、艾瑞昔布,相對應受益上市公司分別是景峰醫藥、健民集團、恒瑞醫藥。 同時,部分產品從國家醫保目錄乙類調整為甲類,如華東醫藥的阿卡波糖,增加了用藥優先級以及報銷比例。部分品種直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如益佰制藥的理氣活血滴丸和婦科調經滴丸、億帆醫藥的小兒金翹顆粒、恒瑞醫藥的非布司他、新華制藥的聚卡波非鈣等,其中益佰制藥、億帆醫藥新入品種較多。 此外,部分產品的適應癥還做出了調整,如益佰制藥的復方斑蝥膠囊取消了原先在消化系統腫瘤中的使用限制。 從以往歷史來看,每一輪醫保目錄調整都會造就一批大品種,醫藥牛股也隨之誕生。這背后的邏輯是,醫藥產品進入醫保系統之后,雖然藥價被嚴控,但是有望迅速進入醫療服務體系,藥品銷量有望迅速增加,成為相關企業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縱觀歷史,在每次新版醫保目錄執行半年左右,中標品種開始進入放量周期,一般快速增長是三到五年,這些公司將贏得戴維斯雙擊效應,”華創證券表示,如果品種很新,還要經過地方招標和學術教育,放量周期更加往后。 例如,2009年版醫保目錄調整就曾造就一批大品種,以丁苯酞膠囊(0.1g×24)為例,該藥品為石藥集團自主研發的獨家藥物,2009年藥品中標均價為224.38元,但自從進入到2009年版醫保目錄后,2010-2012年銷量年均復合增速達69.71%。到2013年,藥品在國內樣本醫院年銷售額已經達到3.35 億元。受此牽引,石藥集團的港股股價上漲明顯。 最大贏家是誰? 那么,2017年版醫保目錄將會造就哪些大品種呢?又會有哪些醫藥類上市公司脫穎而出呢? 在入選的藥品之中,渤海證券認為,市場空間大、臨床價值高、競爭格局好、目前已經有一定市場基礎,同時企業學術推廣和營銷能力較強的品種有可能迅速放量,增厚上市公司業績。 中信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醫保目錄調整后具有高彈性的品種,包括麗珠集團的艾普拉唑、海思科的多拉司瓊、恒瑞醫藥的艾瑞昔布、東北制藥的地衣芽孢桿菌活、翰宇藥業的特利加壓素、通化東寶的預混胰島素、豐原藥業的伊布利特、華潤雙鶴的匹伐他丁、葵花藥業的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這些品種競爭格局良好,上述上市公司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100%、100%、100%、91%、77%、63%、100%、82%、100%。 新醫保目錄實施后,這些品種有望快速放量,實現爆發式增長。中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上述各大品種在2016年的市場規模分別是3億元、7億元、1.2億元、2.25億元、4億元、16.5億元、320萬元、4.5億元、1億元,而新醫保目錄實施后,市場空間將有望分別達到15億元、15億元、10億元、20億元、15億元、30-40億元、1億元、20億元、10億元。 其中,在以上藥企上市公司中,翰宇藥業最受市場所關注。翰宇藥業此次新進醫保目錄的藥品是特利加壓素和依替巴肽。 特利加壓素是一種新型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壓素類似物,可降低門脈壓,主要用于肝硬化靜脈曲張出血的止血,現臨床廣泛用于肝腎綜合征、肝硬化腹水、感染性休克、燒傷、急性肝衰竭等治療,尤其對肝硬化并發癥(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肝腎綜合征、腹水)患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為歐美及國內指南推薦的一線用藥。 目前,擁有特利加壓素生產批文的僅有翰宇藥業和德國輝凌。翰宇藥業的市場份額高達90%,2016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左右,在此次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之前已經進入了10省地方醫保。光大證券認為,按照通常進入國家醫保后放量5-8倍來推算,翰宇藥業的特利加壓素的銷售收入有望超過10億元。 依替巴肽是翰宇藥業第二個新進目錄的大品種。依替巴肽的原研藥是先靈葆雅公司的Itrifiban(Integrilin),于1998年7月在美國首次上市,未進入中國市場,2012年全球銷量約2億美元。 目前,國內僅有翰宇藥業和豪森藥業兩家擁有依替巴肽批文。由于過去幾年沒有招標,兩家已有銷售規模都很小。光大證券研究報告稱,按照每年中國50-60萬例PCI 手術、500元/支、5-12支/次來測算,依替巴肽的國內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億元。 此外,作為翰宇藥業的老醫保品種,去氨加壓素從醫保乙類調整到了甲類,醫保報銷比例提高,對公司是一種利好。 另外,生長抑素的醫保使用范圍拓寬,胰腺炎病人也可使用,且翰宇藥業的2mg 生長抑素是獨家規格。 華創證券認為,翰宇藥業是國內多肽藥物龍頭,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未來在國外原料藥和ANDA、國內依替巴肽和卡貝縮宮素招標后,將進入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周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