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泉盛 通訊員許琳晶王彥 福州晚報訊 昨日記者從馬尾區獲悉,福馬路(馬尾段)拓寬改造工程將于今年底動工,該工程將消除沿線安全隱患及解決沿線村莊內澇,成為一條雙向6至8車道的景觀性主干道。 融入船政元素打造如畫景觀道 福馬路(馬尾段)提升改造工程為2017年市級攻堅項目,分為8個標段,快安段起于魁岐互通東側、止于馬尾君竹環島,全長8.5公里,等級為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改造后道路寬80米,將設置雙向6至8個車道及專門的非機動車道,計劃于2018年6月完工。馬尾隧道、鼓山隧道將于2019年12月完成建設。 “改造后,該路段將并入市政道路,一些大型貨車將改道行駛。考慮到群眾出行,還在該路段新增了6座人行天橋,并在原有地道附近利用主路與村莊高差新設人行通道,設置公交站11個,實現人車分流。”馬尾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路段為交通事故頻發區,福馬路(馬尾段)拓寬改造工程的啟動將大大改變這一情況。 該負責人說,改造后的福馬路將成為馬尾區的一處風景。“我們將對整條道路的景觀進行提升,增加綠化帶,打造一條如畫的景觀廊道。在景觀提升改造中,還將結合馬尾船政文化特色,融入船政元素,打造多個船政主題小公園。” 采用海綿城市技術沿線村莊不再內澇 據悉,福馬路(馬尾段)拓寬改造項目,涉及到馬尾鎮7個村莊,總建筑面積約126000平方米。“福馬路沿線內澇的主要原因是沿線排水管道許多已經堵塞。一到大雨天,排水管道根本排不出水。”上述負責人說,5.8公里的綜合管廊建設,將解決困擾福馬路沿線7個村莊幾十年的內澇問題。 據福州市城鄉建設發展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福馬路將采用海綿城市技術。“道路采用滲透性鋪裝及下沉式綠地,讓雨水排放更通暢。道路隔離帶根據寬度相應設置了生態排水溝與暗埋蓄水,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綠化澆灌、景觀用水、道路沖洗等。既達到雨水綜合利用的目的,又使高架建設不增加徑流量,減輕市政雨水管網壓力,大大減少內澇的產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