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肝硬化失代償期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損害肝臟所致。病程發展較緩慢,病情隱匿,可能潛伏3~5年或更長,少數發病較快,3~6月便可形成肝硬化。臨床上將肝硬化分為肝功能代償期與肝功能失代償期。目前臨床乙型肝炎后失代償性肝硬化較其他病因(血吸蟲性、營養不良或酒精性、膽汁性、循環障礙性、代謝障礙性、化學毒物性、胃腸道感染或腸寄生蟲性)的肝硬化為多。由于此期已屬肝硬化后期,肝功能不斷受到破壞,肝的代償機能逐漸消失,所出現的門靜脈高壓(腹水、脾腫大等)及肝功能明顯障礙(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黃疸、出血傾向等),故治療相當困難。現代醫學多注重對癥治療,而中醫采取證病辨治,并從實少虛多選方用藥,頗可彌補其不足。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證屬肝郁脾虛,腎虛水停,治以溫補脾腎,行氣利水。 楊某某,男,59歲。2009年8月14日初診。 患者1986年患慢性乙型肝炎。刻下癥見:腹脹,尿黃,乏力,納眠可,偶有口渴,牙齦出血,下肢靜脈略有曲張。血壓110/70mmHg。舌紅、苔少,脈弦小無力。 診斷: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償期。 辨證:肝郁脾虛,腎虛水停。 治則:溫補脾腎,行氣利水。 處方:生曬參12g,生北芪15g,蒲黃炭15g,北柴胡10g,川郁金12g,大腹皮12g,炒枳殼6g,制川樸6g,烏賊骨15g,西砂仁4g,車前子10g(包),金銀花15g,制鱉甲20g,雞內金6g,白茅根10g,仙鶴草10g,雞骨草15g,生甘草5g,田基黃15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2診:服上方后,精神好轉,胃脘及腹脹減輕,二便正常,但仍牙齦有出血。舌紅、苔少,脈弦有力。處方:生曬參15g,生北芪15g,蒲黃炭15g,淡紫草10g,蒲公英12g,北柴胡10g,川郁金10g,大腹皮12g,炒枳殼6g,制川樸6g,制鱉甲20g,西砂仁4g,雞骨草15g,田基黃15g,車前子10g(包),生甘草5g,制香附10g,生地炭10g。14劑,每日1劑,水煎服。 3診:服上方后,仍牙齦出血,腹瀉。 處方:生曬參12g,生北芪15g,淡紫草10g,北柴胡10g,川郁金10g,大腹皮10g,制鱉甲15g,西砂仁4g,車前子10g(包),雞骨草10g,生甘草5g,生地炭10g,蛇舌草15g,烏賊骨10g,薏苡仁15g,炒六曲15g,白茅根10g,半枝連15g。30劑,每日1劑,水煎服。 服上方后,諸癥好轉,病情穩定。 按語: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由實致虛, 基本病機為肝脾腎三臟同病,氣血水互結。肝氣郁遏日久,勢必木郁克土,即所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久病及腎。本病雖為本虛標實之證,但在補虛的同時又不能忽視祛邪,然亦不能單純利水,還要注意調整氣機,必須配伍行氣藥,如大腹皮、厚樸、枳殼、枳實、香附之類,可隨癥選用。本例患者有出血,因此余師加用蒲黃炭等涼血止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