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有一位最有爭議的人物,他就是晚清重臣李鴻章,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大的賣國賊,有人說他是再造玄黃的肱骨之臣,他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被人們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并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李鴻章的是非功過,是蓋棺也不能定論的,今天我們就說說李鴻章死后,為何能叫慈禧太后為他流眼淚。 19世紀末,在中國爆發了義和團運動,1900年義和團的勢力發展到了京津地區,開始的時候,清朝是極力的鎮壓義和團,后來義和團的勢力發展壯大,打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慈禧本想借著義和團的力量將西方列強趕出中國,再加上當時的列強反對慈禧政變囚禁了光緒皇帝,慈禧太后想報復下洋人,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帝的名義同時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宣戰,這就是庚子事變。 當清政府對十一國同時宣戰之后,當時的大臣是極力的反對,現在想想慈禧太后絕對是腦子進水,湖廣總督張之洞更是極力反對與洋人開展,策劃了“東南互保”單獨跟洋人簽訂了和平條約,洋人被慈禧惹毛后,組成了八國聯軍攻陷了北京,慈禧這下慌了,知道自己摸了老虎屁股洋人要她的命,便帶著光緒皇帝西逃,在逃跑的途中下達了兩道命令一道是否認了義和團的合法性,召集軍隊鎮壓義和團,一道是立即調遣李鴻章趕赴北京全權處理北京事務,商談對列強的賠償事務,李鴻章的家人極力反對李鴻章再背這個黑鍋,因為《馬關條約》李鴻章被看做是賣國賊,但是李鴻章卻不顧家人反對,來到北京,開始同洋人談判,當時的李鴻章已經病危,經常咳血,就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是賠款,不割地,同時保住了慈禧太后的性命,等《辛丑條約》簽訂后,李鴻章已經是油盡燈枯,1901年便吐血而死,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到慈禧太后的耳朵里,她當時就留下了眼淚,說了句:“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慈禧太后的眼淚,沒有一點虛假,是對李鴻章真實的評價。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烽煙半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