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個國家,還是哪座城市,甚至是某個村莊,都是窮人多,富人少,是真的嗎? 小蔥在書上看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一個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小蔥看過這段話后就在想,是不是可以說,一個貧窮的人,看到的都是比自己富有的人,小蔥以前工資800塊一個月,感覺特別窮,看到那些拿2000塊的,心里就不爽;后來工資2000塊了,還是覺得窮,看到那些拿5000塊的,心里就不平衡;等到拿了5000塊了,看到那些拿年薪的,就感嘆命運的不公。小蔥的一個朋友,現在年薪200多萬,挺羨慕他的,小蔥覺得他算是有錢人,富人。有一次我們一起喝茶聊天,他竟然說他很窮,連買一輛法拉利都費勁,人家某某某,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布加迪就有兩輛,勞斯萊斯好幾輛,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我們拼命的努力掙錢,為什么還是窮光蛋呢。 小蔥覺得,有什么樣的內心世界,就有什么樣的外界眼光。小蔥以前的文章寫過,金錢只是獲得幸福的手段,而金錢影響幸福的指數非常小,不改變自己的金錢觀,賺多少錢都覺得窮,都不會感到快樂。小蔥覺得這句俗語說的很好:人家騎馬我騎驢,瞅瞅后邊還有拉車的呢。 有的時候,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的內心;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就會隨之好轉。張德芬曾經說過: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你有什么樣的內心就會有什么樣的世界。我們往往花大力氣去了解別人,認識別人,卻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那么真實的你究竟是什么樣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小蔥覺得,是我們的內心,是我們的思想,一個內心煩躁的人,縱然身處幽靜也是狂躁不安的,一個內心清凈的人雖然深處鬧市,他的世界還是清凈的。一個思想匱乏的人,縱然是腰纏萬貫,他的內心也是落寞空曠的。無論是追求金錢,還是幸福、寧靜、安詳,到你的內心去尋找吧,那里有無窮無盡的源泉。 |
|
來自: 仙人掌i3amw5c6 >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