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楠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腎臟科主任,本文受訪專家之一
不正常的排尿情況尿檢是檢測腎臟狀況的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每個成年人都該堅持每年一次尿檢,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排尿出現這些情況,就不正常了,要特別當心—— 1、小便泡沫多,半個小時都不消失,說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質較多。 2、尿液顏色異常,呈濃茶色、醬油色或混濁如淘米水。 3、喝水量沒有變化,但尿量驟減或陡然增加。健康的人每天排尿次數大約4~6次,尿量約800~2000毫升。 4、年齡小于60歲的正常人,夜尿頻繁。 引發腎臟病的元兇1、吃得太咸,加重腎臟負擔 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攝入太多鹽會加重腎臟負擔,導致血壓升高,反過來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如果吃得太油,長期吃大量高蛋白食物(如大魚大肉),也會傷害腎臟。“三高”人群的血管(包括腎臟血管)很可能已經發生了病變,更要注意調整飲食,以免傷害腎臟。 2、熬夜、不愛喝水,招來腎結石 常熬夜的人,腎臟排泄功能下降,鈣、草酸、尿酸等成分沉積在腎內,長此以往可能形成結石。 如果平時不愛喝水,尿量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容易增加,也會增大腎結石風險。 3、愛美貪涼,腎易“萎縮” 過分貪涼、吃冷飲,穿露腰的衣服,都可能影響腎臟血液循環,讓腎臟中的腎小球供血出現問題,導致其萎縮或鈣化。由于女性天生比較敏感,因而更易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影響機體免疫力,腎臟可能因此出現問題。建議女性注意保暖,并學會減壓,別自己硬扛著。 養腎三字經”護好腳 腎經起始于足底,要特別注意足部保暖。足底有許多穴位,睡前按揉腳心,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通大便 大便不暢也會傷及腎臟,平時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飲食結構,多做運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能激發腎氣,加速排便。 喝夠水 飲水過少不利于體內有害物質排出,加重腎臟負擔,所以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每天應至少喝8大杯白開水,以沖淡尿液,預防結石等腎臟疾病。 睡好覺 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長期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不縱欲,以利于腎精的養護。 不憋尿 憋尿過久會導致膀胱壓力升高、膀胱壓力反射紊亂和逼尿肌功能下降,或者影響輸尿管—膀胱抗反流機制,導致尿液反流,容易誘發腎盂腎炎,甚至造成腎功能損害。 吞津液 口腔中的唾液,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人的唾液含有多種有益物質,具有助消化、中和胃酸、抗菌、增強免疫等功能。平時多用舌尖舔動上顎,或者含個棗核都能生津。 按摩腰 腰部有很多穴位,經常按揉或叩擊腰骶部,摩擦腰部兩側,活動腰臀部,每天早晚各一次,能溫腎陽、利腰脊、通經絡。 多吃黑 中醫學認為,黑色食物具有補益腎精、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等作用。不過千萬別過量食用,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反而影響健康。 除了三字經,護腎還要做好七件事 不亂吃藥 許多止痛藥、感冒藥和中草藥都有腎毒性,如磺胺類、卡那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草藥,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若病情需要用藥物時,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對腎臟損害較小的藥物。同時,在用藥期間還應多飲水,以促進藥物的排泄。 反復發作的扁桃腺炎要小心 鏈球菌感染容易引起腎臟疾病。 清淡少鹽 鹽攝入得太多,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再加上鹽中的鈉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合理飲水不憋尿 尿液潴留在膀胱,容易繁殖細菌,間接感染腎臟。 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壓 血壓、血糖控制不好造成血管硬化,導致腎臟病變。 泌尿結石 結石易造成腎積水、梗阻性腎病。 定期檢查 最好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尿液和腎功能檢查,尤其女性懷孕時,應該監測尿常規、腎功能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