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謀臣有幾位?成功后殺了哪些?為何要殺功臣?子孫又如何? 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有幾位劉邦能夠成功登上帝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的身邊,有多位謀臣為他出主意、獻良策,以助他一臂之力。 陳平畫像 張良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臣,是漢初三杰之一。劉邦自己也曾說過,論運籌帷幄的本事,他比不上張良。蕭何同為漢初的三杰之一,雖然他的智謀不如張良,但也是劉邦身邊不可或缺的謀臣。在助劉邦奪天下之后,被任命為丞相,又助呂后智擒韓信,深得劉邦的信任。所以在劉邦的身邊,張良、蕭何、曹參、王陵、陳平以及周勃是比較有名的,不可或缺的謀臣。這些人在劉邦奪天下和定天下的過程中,都占據了十分關鍵的地位,深得劉邦的信任。 劉邦成功后殺了哪些功臣有一句話:“飛鳥盡,良 藏,狡兔死,走狗烹”來形容劉邦再合適不過了,因為他殺了替他賣命打天下的功臣,比如說大家熟知的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曹參、陳平、灌嬰、周勃、樊噲等人,劉邦為什么要殺這些功臣呢? 影視劇中的劉邦 劉邦當初登基時封了7個異姓的諸侯王,到最后都被劉邦殺掉了。這些同生死共命運闖天下的患難與共的兄弟,一代帝王劉邦真的下的去手?首先來看燕王臧荼,他以謀反罪名在劉邦稱帝那一年被殺害。第二年,韓信也是以謀反的罪名被逮捕,五年以后,劉邦的夫人呂皇后對韓信還是不放心,于是就設計陷害韓信,讓他死于長安宮中,并且株連三族。 就這樣,劉邦的將士和功臣們人心惶惶,他們均對劉邦的猜忌和殘酷無情表示無語,但是又沒有辦法,如果起來反抗,還是會被他消滅。韓王信因為極度恐懼,所以干脆投降匈奴,結果最后還是被追殺。 劉邦的同鄉燕王盧綰,跟隨劉邦浪跡天涯,他們一直是患難與共的朋友。在漢朝開國以前,他一直是劉邦的心腹,可最后還是莫名其妙被劉邦逼得逃亡匈奴,還是以謀反的罪名。 劉邦的疑心就這么大么?每個人都要謀反?連劉邦的女婿趙王張耳本也是因為謀反被廢除王位,貶為宣平侯。 陳道明版劉邦 公元前196年,陽夏侯陳豨終于忍無可忍被逼反叛,梁王彭越的部下勸彭越一起謀反,但是他猶豫了一下沒有答應,后來劉邦知道了這件事,非但沒有表揚彭越的忠心,反而又將他處死。更可怕的是,劉邦殺了彭越后,為了警告其他功臣和將領,居然把彭越的尸體剁成肉醬,再分給諸侯品嘗,這使得功臣們更加膽戰心驚。而淮南王英布也知道自己肯定逃不過了,也鋌而走險起兵反叛。但最后還是被劉邦的軍隊給鎮壓了。 就這樣,在劉邦建立漢朝的7年之間,劉邦就利用反叛的罪名將異姓諸侯全部鏟除,只有留下一個地處遠方勢力也比較弱的長沙王吳芮。 劉邦殺掉他的功臣們主要原因還是跟他們產生了政治分歧,這就是政治陰謀,一代帝王最看不慣的就是自己的部下和自己思想不在一條線上,就與他們發生了沖突。所以用過河拆橋來形容劉邦最合適不過了。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子孫如何 劉邦稱帝之后,對民族的壯大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他的子孫就如同他一樣,為百姓們打造了一個太平盛世。 陳鍵鋒扮演的漢文帝劉恒劇照 劉邦去世后,他的嫡長子劉盈繼位。但是劉盈生性仁弱,當了七年的有名無實的皇帝之后就去世了。呂雉就正式臨朝稱制,執掌大權。之后,劉邦與薄太后之子,初封為代王的劉恒推翻了呂雉的統治,繼承了皇位。劉恒繼位之后,勵精圖治,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漢朝也進入了強盛時期。 后來漢文帝劉恒與寵姬竇漪房的兒子繼承了皇位,世稱漢景帝。漢景帝共在位十六年,平定叛亂,鞏固權利,使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更加地富足。 漢文帝與漢景帝父子,在西漢的發展中占據了關鍵的地位,他們倆創造的國泰民的盛世之象被人們稱為文景之治。 而西漢的第七位皇帝是漢武帝劉徹。劉徹頒布了推恩令,徹底解決了自劉邦開始,就存在的諸侯國勢力過大,從而威脅漢王朝政權的問題。劉徹通過獨尊儒術來加強皇權的集中,也徹底消除了因劉邦從一介布衣稱帝而產生的皇帝人人可做的思想,進一步確立了皇權的至高無上。 劉邦在各個方面都頗有建樹,但是在他晚年的時候制造了巫蠱之禍,使太子含冤而死,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劉邦的子孫都勵精圖治,為大漢造就了一番盛世。 想了解更多歷史有趣味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shlhh520)←←長按可復制。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歷史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