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動作大片中,形形色色“拯救世界”的大英雄們有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每當邪惡政權作亂、巨大恐龍變異、喪尸狂潮、外星人入侵,總有那么幾個英明神武的肌肉男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拯救全人類于水火之中。多年以來,觀眾對這一類爛大街的橋段已經無力吐槽,甚至頭號熒幕英雄——阿諾德·施瓦辛格也拍了一部《幻影英雄(Last Action Hero)》,自我嘲諷一番。
▲阿諾德·施瓦辛格的《幻影英雄》,把自己也嘲諷了一番
現實中,的確有一位英雄拯救了世界——而且是兩次!他并非什么天賦異稟、神勇無敵的超人,只是一名普通的蘇聯海軍軍官,名字叫做瓦西里·亞歷山大德羅維奇·阿爾希波夫。
1926年1月30日,瓦西里·亞歷山大德羅維奇·阿爾希波夫出生在莫斯科郊區的一戶農民家庭。青年時代,阿爾希波夫就讀于蘇聯的海軍學院,畢業后,于1947年進入海軍潛艇部隊服役。1961年夏天,阿爾希波夫被任命為當時蘇聯最新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K-19號的副艇長。
▲本文主角瓦西里·亞歷山大德羅維奇·阿爾希波夫
K-19號彈道導彈核潛艇是蘇聯658型核潛艇(北約代號“旅館”級核潛艇)的其中一艘姊妹艦,在指揮塔圍殼中裝備有3枚R-13型核導彈。在該艇的建造生涯中,曾經發生過大量的不詳事件——碼頭工人在裝載核導彈時,被彈道導彈發射倉的艙蓋砸死;一名工程師在進行工作的時候,不小心卡在兩個水密倉艙之間,最終因此死亡;在該艦下水的時候,砸到船身上的香檳瓶也沒有破裂。在正式服役之前,K-19號上就已經傳出連連噩耗,因此被蘇聯核潛艇官兵奉為不詳之艦。
▲658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剖視圖 1961年4月,K-19號正式加入蘇聯海軍。兩個月后,K-19離開母港前往大西洋海域,執行自己的第一次作戰任務——扮演美軍核潛艇,進行軍事演習。此時,在艇上擔任指揮工作的阿爾希波夫并不知道,一場核災難正在K-19號的反應堆艙室內醞釀。
▲正在水面上航行的蘇聯K-19號潛艇。
1961年7月4日凌晨4點15分,正當K-19號行駛到格陵蘭島南部海域的時候,災難正式降臨:由于焊接時的瑕疵,K-19號上的反應堆冷卻系統管路突然破裂,導致所有反應堆使用的冷卻液流失殆盡。雖然在事故發生后,K-19的兩個核反應堆已經完全插入石墨控制棒,但是由于反應堆的冷卻系統失效,核反應堆開始不受控制地不斷升溫,并且隨時都有融毀的危險。
更嚴重的問題是,如果反應堆溫度進一步升高,極有可能會引燃K-19艇上裝載的核導彈!北約駐格陵蘭島的軍事基地近在咫尺,一旦受到突如其來的核爆炸波及,必然判定為蘇聯先發制人展開的核攻擊,接下來,美軍針鋒相對的核反擊便不可避免,結果將把整個地球卷入萬劫不復的核戰爭!于是,K-19艇的艇長尼古拉·扎特耶夫下定決心,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搶救艇上的核反應堆。
▲時任K-19艇長的尼古拉·扎特耶夫,在他的指揮下,K-19的艇員開始拼死搶救艇上的反應堆
在扎特耶夫的指揮下,副艇長阿爾希波夫連同其他K-19號的艇員開始了搶救反應堆的工作。他們修建了一條從淡水倉連到反應堆艙的管路,希望能夠使用艇上裝載的淡水冷卻反應堆。但是連接核反應堆的最后一段管路,必須要人親自進入反應堆艙進行焊接。當時,K-19上并沒有裝載任何防護服,因此進入反應堆艙執行這項工作的人,注定會有去無回。最終,八名勇敢的水手接受了這個艱難的工作,抱著必死的決心沖入反應堆艙內進行焊接工作。
K-19上的船員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進入反應堆艙的八名水手全部在一個月之內因受到高劑量輻射曝照而犧牲;輻射污染通過管路泄漏到潛艇的各個角落中,幾乎所有艇員均受到核污染,未來兩年里,更有15人陸續死于核污染導致的疾病!作為副艇長的阿爾希波夫在指揮反應堆的搶救工作時,不慎吸入了含有高劑量輻射的水蒸汽,因此患上后遺癥。
船員們的犧牲挽救了K-19的命運:反應堆在淡水的冷卻下成功降溫,最后危機得到控制,附近的S-270艇趕來救出艇員、同時將K-19艇拖回母港維修。
▲浩劫過后的K-19號正在蘇聯船只的拖帶下返回母港,在K-19號全體官兵的努力下,一場核危機最終成功化解
至此,一場隨時會引爆核大戰的危機被K-19的船員們成功化解。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阿爾希波夫和他的戰友們一起,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拯救了世界!
在K-19號的核事故成功化解后,所有艇員被蘇聯當局警告,禁止談及這次差點引發核大戰的事故。多年以后,好萊塢以阿爾希波夫及他的戰友們的故事為原型拍攝電影《K-19》,以頭牌影星哈里森·福特主演。
▲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電影《K-19》
回到蘇聯這邊,在K-19號上指揮過反應堆搶救工作的阿爾希波夫,被調派到常規潛艇部隊中繼續服役,擔任B-59號常規動力攻擊潛艇的副艇長。
▲B-59號屬于“狐步”級,這是一款常規動力攻擊潛艇
1962年10月1日,古巴導彈危機正在不斷發酵,一支由B-59、B-36、B-4、B-130四艘常規動力潛艇組成的潛艇編隊,從科拉半島駛出,前往古巴海域為運輸武器的蘇聯商船提供護航。這支潛艇編隊的參謀長,正是編隊旗艦B-59號的副艇長、經驗豐富的阿爾希波夫。當時局勢已經接近白熱化,為了在核戰爭爆發后立刻發動反擊,這四艘常規潛艇上全部裝備有T-5型核魚雷,其戰斗部當量為3500噸TNT,一發魚雷足以毀滅地球上的任何一艘軍艦!。
經過兩個星期的航行后,這四艘常規動力潛艇于10月14日抵達了古巴水域。此時,美軍已經進入了“警戒狀態3”,古巴水域完全被美國海軍艦艇封鎖,所有蘇聯商船不得出入。于是,蘇聯當局命令這四艘潛艇離開古巴水域,前往附近的馬尾藻海待機。10月24日,肯尼迪總統命令美軍進入“狀態2”。所有美國軍隊已經準備應付接下來將要爆發的核戰爭,而美國海軍艦艇則開始四處狩獵蘇聯潛艇,使用各種手段逼迫這些潛艇浮出水面。
▲在肯尼迪總統的授權下,美軍艦艇開始使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逼迫蘇軍潛艇浮出水面
其他三艘潛艇先后上浮,而B-59號上的情況也開始變得“焦灼”起來——該艇的空調系統徹底罷工,使得船艙內悶熱不堪,各艙室的溫度上升至65度以上,而發動機艙的溫度更是達到70度!整艘潛艇中,只有最前和最后的少數艙室比較涼爽,艇員們得到批準,輪流進入這些艙室中稍事休息。
▲編隊中的B-130號潛艇,它在馬尾藻海域附近遭到了美軍艦隊的攔截,被迫浮出水面
對B-59潛艇來說,更糟糕的是電池所剩余的電量也不多了,無法繼續深潛水下。無耐之下,B-59號只好上浮至潛望鏡深度,使用通氣管帶動柴油機航行,這就加大了被美軍發現的幾率。10月27日,以倫道夫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的美軍反潛編隊,發現了正在使用通氣管深度航行的B-59號潛艇。美軍艦艇立刻遵照肯尼迪總統的指示開啟聲吶,用聲吶的聲波不斷拍擊躲在水里的B-59號潛艇,試圖逼其浮出水面。與此同時,美軍飛機也相繼起飛,在B-59號頭頂上來來回回地進行模擬攻擊動作。
在意識到自己已經暴露之后,B-59號立刻收起自己的通氣管,重新遁入深海躲避。此時,B-59的電池尚未充滿,換氣工作也遠沒結束,所以這艘常規動力潛艇只能在海底呆很短一段時間。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美軍艦艇完全沒有離開的意思,它們繼續開啟聲吶,用聲波“轟擊”著這艘躲進深海的蘇聯潛艇。終于,美國人的耐心用完了,開始從水面上不斷投擲訓練用的深水炸彈,想把這艘潛艇炸出水面。
▲兩艘正在進行反潛演習的美軍驅逐艦,雖然美國人投下的是訓練用的深水炸彈,但是對于不理解他們行為的蘇軍潛艇艇員來說,這等于直接對他們宣戰
B-59艇上的情報軍官奧爾洛夫事后回憶道: “ 根據我們聲納的信號探測,水面上共有14艘美軍艦艇。一開始,我們開始采取了規避措施。很快,美國人就向我們投擲了深水炸彈,逼迫我們上浮。深水炸彈在潛艇周圍爆炸,引起潛艇的劇烈震動,我們就像呆在一個不斷被人用鐵錘敲擊的大鐵箱里。這對所有艇上的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經歷。
在B-59潛艇內部,蓄電池只是用來提供照明用電,在各艙室溫度高達 45-50度,而在輪機艙更是達到60度以上。此外,艙室內空氣嚴重不足,二氧化碳的含量達到了臨界,對于人來說幾乎是致命的。一些值班的艇員失去知覺,摔倒在地,之后又有第二個,第三個。。。下跌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對于我們來說,此時依然想機動擺脫對方,為此整整進行了4小時。而美國人對我們采取了更強烈的行動,扔下了顯然是真正的深水炸彈,我們每個人都認為這下完了。。。 ”
美國人的練習深彈直接在B-59號的上方爆炸,潛艇內的蘇軍官兵頓時進入全面戒備狀態,認為對方投下“顯然是真正的深水炸彈”,戰爭已經打響!毫無疑問,美軍兵力占據壓倒性優勢,B-59號岌岌可危,現在唯一翻盤的機會便是發射艇上裝載的T-5型核魚雷,徹底摧毀美軍艦隊! 通常情況下,一艘蘇聯潛艇要動用核武器,必須通過艇長、政委兩人的雙重確認。生死關頭,B-59號的艇長和政委毫不猶豫地一致贊同:發射核魚雷!
▲蘇聯潛艇上裝備的T-5型核魚雷,險些點燃的火藥桶 不過,現在B-59號上的情況則有點特殊——該艇是編隊的旗艦,編隊參謀長阿爾希波夫擁有和政委平級的表決權。也就是說,只有艇長、政委、阿爾希波夫三個人同時確認,才能動用核魚雷。危急關頭,阿爾希波夫回想起了自己在K-19號上的經歷。他深知核魚雷一旦發射出去,必然引爆美蘇之間的全面核戰爭,對于人類文明來說無疑是一場空前浩劫。于是,阿爾希波夫堅決地回絕了船長與政委所提出的發射核魚雷的請求,他的用意很明確:即便存在B-59號被擊沉的危險,也不能把整個世界拖入萬劫不復的毀滅深淵!
一時間,B-59號的指揮艙內展開了唇槍舌劍的交鋒。最后,阿爾希波夫憑借處理K-19號危機的經驗,成功地說服了B-59號潛艇的艇長。發射核武器的命令被取消,B-59號浮出水面,與美軍的水面艦艇取得了聯系,要求對方停止挑釁。與此同時,莫斯科方面發來命令,要求已經暴露的B-59號潛艇向基地返航。 就這樣,古巴導彈危機中,美蘇兩國對抗的白熱化階段安全冷卻,阿爾希波夫再次成功地阻止了核大戰的爆發!
▲浮出水面,遭到美軍艦載機群圍觀的B-59號潛艇
在古巴導彈危機后,阿爾希波夫再次擔任另外一支潛艇中隊的指揮官,并且在1975年升任海軍少將,成為基洛夫海軍學院的校長。最終,阿爾希波夫官至海軍中將,并且在1980年代初退休。1998年8月19日,阿爾希波夫因為K-19號事故的輻射后遺癥病發,與世長辭,享年72歲。
▲晚年的阿爾希波夫,其胸前別滿了各種獎章
在阿爾希波夫離開人世后,他的事跡逐漸透露至外界,世人方才意識到當年他在阻止核大戰時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在2002年的一次采訪中,在古巴導彈危機時期擔任美國國防部部長職位的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就曾經表示:“我們曾經與核戰爭擦身而過,核子大戰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遙遠。”而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的館長托馬斯·布蘭頓甚至對阿爾希波夫大加贊揚,他毫不吝惜地褒獎道:“瓦西里(阿爾希波夫)拯救了這個世界!” 事實上,如果算上在K-19號上發生的反應堆事故的話,阿爾希波夫已經連續兩次拯救了我們這個世界!
▲曾經兩度拯救世界的人——瓦西里·亞歷山大德羅維奇·阿爾希波夫
作者吳榮華,知名軍事歷史研究者,專長蘇俄軍事歷史,有多本專著出版,包括《蘇俄戰略火箭軍全史》、《蘇俄遠程戰略航空兵全史》、《蘇聯國土防空軍全史》、《二戰蘇聯海軍史》等作品,并在相關軍事雜志發表文章數十篇。 點兵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