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來一篇宋塔吧。
龍德寺塔在浦江縣城免費的塔山公園里,矗立在一個低矮的龍峰山上,高拔巍聳,俯視著、守望著這座小城千年。當年的龍德寺早就隨風而去了,和塔前只有一顆粗壯的香樟一起,它們成為龍德寺綿延的影子。
塔山公園環境幽謐,不看塔,漫步其中也感覺不錯。可惜這次來天氣陰郁,再加上濃密的樹木干擾,再漂亮的塔,拍上去也難受。


龍德寺塔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9年(1016年),當年修復塔身時發現了“大中祥符丙辰”
、“皇宋天禧元年”等銘文磚,成為了它身份證明。這座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塔,高36米,7層6面,如果按宋寺院的規制,它應該在寺院的最后邊。




此塔原有木構的外廊、平座、欄桿、飛檐等,但火災、雷擊的多重打擊,把它變得裸身,所以從長相來看,此塔相貌平平。這讓我想起了六和塔,它的外廊、飛檐都是1900年補建成的,一如給這個南宋塔穿了一件衣服,陡然豐滿華麗不少。如果給它套上外廊、飛檐的,想必會增光添色。




龍德寺塔在南宋、明和國朝修繕過,但依舊保持著北宋原貌。每層開6個拱券門,塔身外每面轉角處是6個六邊形的倚柱,柱間施闌額,門兩邊在壁體上凸出方形槏柱,腰檐下有磚制斗栱,補間鋪作各兩朵。估計原先此塔可以上上,但現在只能仰視。塔內透過光影,拍出的感覺還比較迷幻的。




浦江共有3個國保,還有就是鄭義門建筑群和上山遺址,遺址在下高速進城的附近,想著看頭不大,看完塔直接去山下的博物館,這里有上山遺址出土的“萬年”遺物。博物館是在陳氏宗祠的基礎上改建的,但可惜中午休息,時間還很長,只得悻悻離開,浦江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