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緊張和壓力并存的日子越來越多,好多人會出現食欲不振、刷牙時想嘔吐、早起頭暈、大便黏糊糊沖不干凈、肥胖、身子重、長痘、莫名的煩惱等癥狀。很容易引起身體疾病,這些都是被寒濕侵入身體而千萬的。 老中醫說寒濕不去,如何讓身體健康起來? 人身體有兩大祛寒濕大穴:陰陵泉與地機穴。 陰陵泉:適當刺激陰陵泉穴可以起到清利濕熱、健脾理氣、通經活絡的作用,還可輔助緩解腹脹、腹瀉、水腫、膝痛等。取穴方法:采用坐位或仰臥姿勢,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處于脛骨后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地機穴:地機穴具有較強的解痙鎮痛、行氣活血功效,可用于輔助緩解腹痛、腹瀉、水腫、月經失調等狀況。取穴方法: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在陰陵泉穴直下3寸,即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脛骨內側面后緣處。 經常按摩這兩個穴位可以改善濕氣重癥狀,要想完全祛寒濕還身體一個健康,還需要配合其它手段: 1、生姜與大棗一起喝茶:大棗30克,生姜1克。將大棗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炒干,加蜂蜜炒至微黃。生姜和紅棗水沖泡5分鐘飲用。 2、經常喝紅豆薏米煮的湯,紅小豆和薏米是很好的祛濕食物。 3、常運動可以活絡身體器官,緩解壓力,加速寒濕的排出,現在人們的運動量不夠。 中醫認為,濕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濕與寒在一起,稱為濕寒;與熱在一起,被稱為濕熱;與風在一起,被稱為風濕;與暑在一起,被稱為暑濕。濕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遷延難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