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漿法提金工藝-載金炭的解吸 2010-9-17 14:39:55 瀏覽:1271 次 我要評論
[導讀]氰化礦漿加活性炭吸附金產出的載金炭,經洗滌和除去木屑等雜物后送解吸金、銀。
氰化礦漿加活性炭吸附金產出的載金炭,經洗滌和除去木屑等雜物后送解吸金、銀。南非研制的一種淘洗器(圖1)除木屑特別有效,它可將含木屑13.8%的載金炭中的木屑降至1.1%。這種淘洗器,應廣泛用于處理來自斯威科(Sweco)篩篩析出的含木屑載金炭。 圖1 木屑淘洗器 1-Sweco篩;2-220V攪拌機;3-濫流溜槽; 4-觀察孔;5-自動閥;6-手動閥;7-載金炭槽 南非明特克選廠研制的一種EPAC除木屑和雜物的28目篩,與圖2的浸沒篩屬同一類型,也是安裝在槽邊上靜態作業,用于處理進入吸附槽的礦漿。由于它的篩面上有一層氣泡簾,能使濾在28目篩面上的木屑、纖維和粗粒物質保持疏松運動狀態,而不致粘附在篩面上。其結構與作業過程如圖3所示。 圖2 浸沒篩及其布置 圖3 EPAC除木屑篩 以上講過,活性炭對金(銀)的吸附是屬于放熱反應,礦漿溫度越高,炭對金吸附的容量就越小,這一特性就成為載金炭上金的高溫解吸(洗脫)工藝的基礎。根據А.И.格拉博夫斯基等的試驗AY-50載金炭在動態條件下,使用0.1%NaCN和0.4%NaOH作解吸液,在50、70和93℃三種溫度時,不同時間金和銀的解吸曲線如圖4所示。與此同時他們還分別進行了КАД、CKT載金炭的解吸試驗。所有試驗(包括靜態條件下)結果表明:金、銀在93℃解吸呈現明顯的峰值,70℃時峰值小,50℃時沒有峰值。且銀的峰值出現早,在開始2~3h解吸率即達50%。金的峰值出現晚,解吸液中金的最高濃度出現在開始后4~6h,9~12h 解吸率才達50%。這給實現金、銀初步分離提供了條件。即將解吸作業分為兩段,從前一段取出銀高金低的解吸液,后一段產出的則是金高銀低的解吸液了。這些試驗還證明,載金炭的解吸必須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它與現今廣泛采用的80~93℃是一致的。且使用含NaOH的解吸液還可脫除沉積在炭上的硅,防止炭中毒。 圖4 AY-50載金炭金銀的解吸曲線 -·-Au,-Ag,a,1-93℃;b,2-70℃;c,3-50℃ 前蘇聯一些研究者認為:載金炭上金的吸附是生成穩定的中性共價化合物Au(CN)2沉淀于炭上。因而它具有高度地不溶于水的特性,故只有使用熱的含較高濃度的、能與金生成牢固絡合陰離子的藥劑(如CN-或SCN-等)解吸,或預先用較高濃度含CN-藥劑處理后再用熱水洗滌,載金炭上吸附的金才能有效地被解吸。南非還研究了一種方法,即先將載金炭用稀HCl(最好用HNO3)洗滌,它可使炭的解吸時間縮短至8h。若在解吸前先用3%HCl或5%HNO3洗滌一次,還可除去炭上沉積的鈣鎂碳酸鹽,可有效消除這些鹽類對炭引起的中毒。 載金炭的解吸方法,現今在生產上廣為使用的有四種: 一、扎德拉解吸法。 該法是J.B.扎德拉1952年發明的。將載金炭于0.1%~0.2%NaCN和1%NaOH的熱(80~93℃)溶液中,在常壓條件下解吸24~48h,可使98.4%的金被解吸下來。 二、酒精解吸法。 該法是美國礦務局雷諾研究中心研究出來的。將載金炭于20%酒精、1%NaOH和0.1%NaCN熱(80~85℃)溶液中,在常壓下解吸5~6h,可使99%的金從炭上解吸下來。但酒精為易燃易爆品且有毒,應小心使用。 三、高壓解吸法。 此法是用1%NaOH和0.1%NaCN在350~400kPa壓力和160℃條件下,經2~6h可使99%的金解吸下來。但此法需使用高壓設備,且減壓前必須先冷卻解吸液,以免溶液噴濺并造成損失。 四、去離子水洗脫法。 南非英美公司采用一個炭體積的10%NaOH(或0.5%NaCN和1%NaOH)的熱(90~110℃)溶液預處理2~6h,然后用5~7體積的去離子熱水洗滌5~7h,整個作業周期為9~20h。 洋雞山金礦的載金炭,預先用0.6體積3%HNO3酸洗16h,再用自來水冼脫。由于自來水中古鈣等堿濃度高,炭上部分〔NaAu(CN)2〕又轉化為Ca〔Au(CN)2〕2,使金的解吸率降低。改在自來水中加入0.1%NaOH攪拌澄清后取上清液洗脫,金的解吸率提高4.6%。載金炭的預處理時原采用98℃預處理3h,由于蒸發量大致使解吸柱上部的載金炭被烘干,影響金的解吸率,后將預處理時間改為30min。經改革后,金的解吸率達到98%以上。 |
|